内窥镜弯曲部及弯曲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5009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080017421.5

    申请日:2010-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0055 G02B23/2476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弯曲管的制造方法。第一节环(12)包括一对第一铰接部(15),该第一铰接部(15)包括第一中央平面部(20)和在周向上设置于第一中央平面部(20)两侧的第一两侧平面部(21),第二节环(13)包括一对第二铰接部(30),该第二铰接部(30)包括第二中央平面部(40)和在周向上设置于第二中央平面部(40)两侧并与第一两侧平面部(21)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两侧平面部(41)。第一铰接部(15)和第二铰接部(30)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中央平面部(20)和第一两侧平面部(21)之间和/或第二中央平面部(40)和第二两侧平面部(41)之间具有轴向台阶部(23、43),该轴向台阶部(23、43)设置于在长度方向上节环(12、13)的整个长度,并使第一中央平面部(20)配置在比第二中央平面部(40)向外周侧突出节环(12、13)的壁厚的位置。

    内窥镜弯曲部及弯曲管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500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80017421.5

    申请日:2010-0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0055 G02B23/2476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弯曲部及弯曲管的制造方法。第一节环(12)包括一对第一铰接部(15),该第一铰接部(15)包括第一中央平面部(20)和在周向上设置于第一中央平面部(20)两侧的第一两侧平面部(21),第二节环(13)包括一对第二铰接部(30),该第二铰接部(30)包括第二中央平面部(40)和在周向上设置于第二中央平面部(40)两侧并与第一两侧平面部(21)配置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两侧平面部(41)。第一铰接部(15)和第二铰接部(30)中的至少一者在第一中央平面部(20)和第一两侧平面部(21)之间和/或第二中央平面部(40)和第二两侧平面部(41)之间具有轴向台阶部(23、43),该轴向台阶部(23、43)设置于在长度方向上节环(12、13)的整个长度,并使第一中央平面部(20)配置在比第二中央平面部(40)向外周侧突出节环(12、13)的壁厚的位置。

    内窥镜插入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8497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680001267.6

    申请日:200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的内窥镜,其中的内窥镜插入部具有内侧管状构件(28a)、外侧管状构件(28b)和操作线(36),上述内侧管状构件(28a)具有大致筒形状、并至少在整个弯曲部(20)上延伸,上述外侧管状构件(28b)外套在内侧管状构件(28a)上、具有大致筒形状、至少在整个弯曲部(20)上延伸,上述操作线(36)用于对上述内侧管状构件(28a)及上述外侧管状构件(28b)进行弯曲操作;内侧管状构件(28a)和外侧管状构件(28b)中的至少一方管状构件具有连结部(31)和至少2个筒状部(30),这些连结部(31)和至少2个筒状部(30)形成为一体,上述连结部(31)具有弹性、将相邻的筒状部(30)可弯曲地互相连结起来;由上述内侧管状构件(28a)和上述外侧管状构件(28b)在内侧管状构件(28a)和外侧管状构件(28b)之间形成有可进退地保持操作线(36)的线保持部(34)。

    内窥镜插入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2590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680046026.3

    申请日:2006-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0055 G02B23/2476 Y10T29/49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插入部的制造方法,其制造效率高。该内窥镜插入部包括:相互并列设置的多个节环、设于相邻两个节环中的一个节环上的突起部、设于该两个节环中的另一个节环上的供突起部可转动地插入且使该两个节环可相互摇动的接受部,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插入部的制造方法包括:在1个板材(24)或者多个板材上形成用于形成一个节环的第1节环准备部(56a)和用于形成另一个节环的第2节环准备部(56b)的工序、通过冲压加工连接第1节环准备部(56a)和第2节环准备部(56b)的工序、通过冲压加工将第1以及第2节环准备部(56a、56b)做成筒状的工序。

    内窥镜及内窥镜插入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46475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331.5

    申请日:2006-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0055 A61B1/0011 G02B23/2476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窥镜及内窥镜插入部的制造方法。该内窥镜弯曲部的弯曲管(52)包括多个节环(62)和连结部(64);上述节环(62)形成为环状,并沿上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并列设置;上述连结部(64)使上述节环互相相对且可弯曲地相连接。上述节环包括连接弧形分割体(72)、连接部(74a)和引导部(82、84);上述连接弧形分割体(72)是将上述节环分割为多个部分而成的;上述连接部(74a)设于上述连接弧形分割体的端部,并将这些连接弧形分割体连接为沿周向互相可动的状态;上述引导部(82、84)分别设于上述连接弧形分割体的开放一侧的端部(74b),用于使这些端部互相抵接而将上述多个连接弧形分割体做成上述环状的节环。

    内窥镜弯曲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9780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80041473.6

    申请日:2010-09-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0055 A61B1/0011 A61B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弯曲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顺畅的弯曲动作且能够廉价地制造的内窥镜弯曲部。内窥镜弯曲部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节环(28b),其至少1个节环(28b)具有沿径向贯穿节环(28b)的开口部(38)、以及在节环(28b)的径向外侧部分形成于开口部(38)周围的卡定座部(39);以及操作构件座单元(34),其从节环(28b)的径向外侧向径向内侧插入在开口部(38)中,并具有操作构件贯穿部(36)及卡定部(37),该操作构件贯穿部(36)通过对具有弹性的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并向节环(28b)的内部突出,并贯穿有操作构件,该卡定部(37)以操作构件座单元(34)能够以沿节环(28b)的大致径向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相对于节环(28b)旋转的方式卡定在卡定座部(39)上。

    罩式处理用内窥镜和内窥镜用罩

    公开(公告)号:CN102361584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3546.0

    申请日:2010-0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罩式处理用内窥镜和内窥镜用罩。罩式处理用内窥镜(10)具备覆盖内窥镜主体(21)的内窥镜用罩(13)。内窥镜用罩(13)包括罩插入部主体(25)、在安装状态下将内窥镜主体(21)的插入位置确定在主体前端部(32)不会自罩插入部主体(25)的前端突出的位置的定位部件(139)、在安装状态下将内窥镜主体(21)与罩插入部主体(25)相连结的连结部(27)和自罩插入部主体(25)的前端向前端侧突出设置并具有弯曲机构(101、102)的处理用臂部(45、46),上述罩插入部主体(25)包括供内窥镜主体(21)插入的插入通路(20)、设于最前端的罩前端部(91)和设于罩前端部(91)的基端侧的罩弯曲部(92),在将内窥镜主体(21)插入到插入通路(20)中的安装状态下,利用内窥镜主体(21)的主体弯曲部(33)的弯曲使该罩弯曲部(92)弯曲。

    内窥镜插入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1607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80001267.6

    申请日:2006-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的内窥镜,其中的内窥镜插入部具有内侧管状构件(28a)、外侧管状构件(28b)和操作线(36),上述内侧管状构件(28a)具有大致筒形状、并至少在整个弯曲部(20)上延伸,上述外侧管状构件(28b)外套在内侧管状构件(28a)上、具有大致筒形状、至少在整个弯曲部(20)上延伸,上述操作线(36)用于对上述内侧管状构件(28a)及上述外侧管状构件(28b)进行弯曲操作;内侧管状构件(28a)和外侧管状构件(28b)中的至少一方管状构件具有连结部(31)和至少2个筒状部(30),这些连结部(31)和至少2个筒状部(30)形成为一体,上述连结部(31)具有弹性、将相邻的筒状部(30)可弯曲地互相连结起来;由上述内侧管状构件(28a)和上述外侧管状构件(28b)在内侧管状构件(28a)和外侧管状构件(28b)之间形成有可进退地保持操作线(36)的线保持部(3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