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493385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2148172.5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46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两种可分离的溶液排出沉降槽的设备,为从沉降槽中将各所述溶液排往提取溶液流槽和水端,将比所述流槽和水端深的烟囱状溢流道箱相连,烟囱状溢流道箱的底部是又与相应溶液的输送管相连的。
-
公开(公告)号:CN1493384A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2148170.9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IPC: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46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节两种可相互分离溶液间界面并将两种溶液排出分离部的设备,为调节此可相互分离的溶液间的界面,水端(10)设有垂直地置于水端内的管状件,所述的管状件是可调的,并且其顶沿起作溢流口沿的作用,这样的结构可防止被分离的溶液吸气。
-
公开(公告)号:CN1216934A
公开(公告)日:1999-05-19
申请号:CN97194295.1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IPC: B01D11/04 , B01D17/028 , C22B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446 , B01D17/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在液体-液体萃取的混合装置中形成的分散物,以控制溶液流动和在分离部分产生纯溶液的方法。按照本方法,有机溶液相的流速明显地调节成高于水溶液相的流速,为了防止溶液相速度不同引起边界紊流,将存留在两分离溶液之间的水滴分散层调节成远伸至分离部分的排放端。为了分离溶液相,在分离部分的前端至少三处布置使分散和已分离的溶液流经一个形成于限定的横向表面上的桩栏,在第一限定的横向表面将流动旋转输入分离部分以跟随分离部分纵向时,在一个限定的横表面上形成的流动方向上的第二桩栏允许分离的水溶液相自由地流到分离部分的底部。本发明也涉及一种按照本方法的萃取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2382C
公开(公告)日:2002-04-10
申请号:CN97194295.1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IPC: B01D11/04 , B01D17/028 , C22B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446 , B01D17/0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在液体-液体萃取的混合装置中形成的分散物,以控制溶液流动和在分离部分产生纯溶液的方法。按照本方法,有机溶液相的流速明显地调节成高于水溶液相的流速,为了防止溶液相速度不同引起边界紊流,将存留在两分离溶液之间的水滴分散层调节成远伸至分离部分的排放端。为了分离溶液相,在分离部分的前端至少三处布置使分散和已分离的溶液流经一个形成于限定的横向表面上的桩栏,在第一限定的横向表面将流动旋转输入分离部分以跟随分离部分纵向时,在一个限定的横表面上形成的流动方向上的第二桩栏允许分离的水溶液相自由地流到分离部分的底部。本发明也涉及一种按照本方法的萃取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216933A
公开(公告)日:1999-05-19
申请号:CN97194294.3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57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C22B3/000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循环方法,用于使来自萃取步骤的分离部的较重溶液再循环进入同一步骤的混合单元,从而使循环溶液的一部分由分离部的排出端的沉淀溶液的溢流返回混合单元。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再循环进入混合单元的较重溶液的大部分是沿着分离部整个宽度取自分离部本身。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以上述方法为基础的设备,在该设备中,在沉降槽(6)的底部有一个较重溶液集液管(13)沿着沉降槽的整个宽度延伸并且具有多个从绝缘漆斜着朝向待收集溶液的吸液管(15)。
-
公开(公告)号:CN1143717C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申请号:CN97194293.5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46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节两种可相互分离溶液间界面并将两种溶液排出分离部的方法,防止在将此溶液从分离部排放时吸气,从而使沉降的,较轻的有机溶液的溢流高度保持不变的方法。为调节此可相互分离的溶液间的界面,通过将经沉降的水溶液经管状件从下向上引导而调节较重的水溶液的溢流高度,在此情况下,可以调节这些溢流管的高度。当从分离部排放溶液时,通过将其经有盖的,比排出端深的烟囱状溢流道箱导入输送管中而防其吸气。
-
公开(公告)号:CN1090983C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97194456.3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53 , B01D11/0457 , C22B3/000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涉及将在液-液萃取混合单元(1)中生成的两相分散系由混合单元导入分离部(2),其中由混合单元相对分离部呈非对称形式排出的分散系的流向转向而成为相对分离部的对称形式。在混合单元的最后一个混合器(4)中,分散系流由液流转向部件(9)转向与分离部的纵轴平行,分散系液流在混合器底部的高度上从混合单元排出并导向平行于分离部纵轴的竖管(11),在该竖管中分散系液流转向上方并被对称地排入分离部。
-
公开(公告)号:CN1216932A
公开(公告)日:1999-05-19
申请号:CN97194293.5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46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节分离部排放端处的,液-液提取中的两种可相互分离的溶液间界面的方法,及防止在将此溶液从分离部排放时吸气,从而使沉降的,较轻的有机溶液的溢流高度保持不变的方法。为调节此可相互分离的溶液间的界面,通过将经沉降的水溶液经管状件从下向上引导而调节较重的水溶液的溢流高度,在此情况下,可以调节这些溢流管的高度。当从分离部排放溶液时,通过将其经有盖的,比排出端深的烟囱状溢流道箱导入输送管中而防其吸气。本发明还涉及用其调整各溶液间的界面及防其吸气的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219568C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2148172.5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46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两种可分离的溶液排出沉降槽的设备,为从沉降槽中将各所述溶液排往提取溶液流槽和水端,将比所述流槽和水端深的烟囱状溢流道箱相连,烟囱状溢流道箱的底部是又与相应溶液的输送管相连的。
-
公开(公告)号:CN1219567C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02148170.9
申请日:1997-04-29
Applicant: 奥托昆普技术公司
IPC: B01D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3/02 , B01D11/0446 , B01D17/0208 , B01D17/0211 , B01D17/0214 , B01D17/045 ,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节两种可相互分离溶液间界面并将两种溶液排出分离部的设备,为调节此可相互分离的溶液间的界面,水端(10)设有垂直地置于水端内的管状件,所述的管状件是可调的,并且其顶沿起作溢流口沿的作用,这样的结构可防止被分离的溶液吸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