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供电-微藻曝气-耦合回流供氧微氧污泥床组合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4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765374.2

    申请日:2021-07-07

    Inventor: 张潇 田野 李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电‑微藻曝气‑耦合回流供氧微氧污泥床组合装置。该装置包括微氧处理单元、外循环微藻复氧沉淀一体池、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补光灯;微氧处理单元包括微氧污泥床、复氧水回流管与回流泵;微氧污泥床内设有微氧污泥填料;所述微氧污泥床通过出水管与外循环微藻复氧沉淀一体池相连接,外循环微藻复氧沉淀一体池能与多个微氧处理单元相连;所述补光灯通过蓄电池和充电控制器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相连接。该装置可应用于废水处理。

    高比电容特性的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24418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510524161.5

    申请日:2015-08-24

    Abstract: 一种高比电容特性的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它的化学通式是MnxCo2O3+x,其中x的取值为1≤x≤6;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1mol/L Co(NO3)2·6H2O,0.5~1.5mol/L Mn(NO3)2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再加入有机燃料并控制金属离子和有机燃料的摩尔比为0.4~4.0,搅拌20~60min使其形成均匀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置于300~450℃的箱式炉中使其燃烧,继续保温1.5~4h,取出样品,就得到了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粉体。本发明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不但原料储量丰富易得,价格低廉,而且超级电容性能优异,比电容大,倍率性能高,循环稳定性好。

    基于螺[3,3]庚烷-2,6-螺二芴的空穴传输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6748832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0028795.0

    申请日:2017-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螺[3,3]庚烷‑2,6‑螺二芴为核、甲氧基取代的二苯胺为修饰基团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及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属于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新型空穴传输材料的制备所利用的原料成本低,合成方法简单、方便,所合成的空穴传输材料经过光物理性质的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热稳定性测试表明,空穴传输材料性能较好,能级能与钙钛矿相匹配,表明所合成的空穴传输材料能被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而且热稳定性好。本发明还利用该新型空穴传输材料制作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并进行光伏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最高能达到12.95%的光电转化效率,因此,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备的全固废复合充填胶凝材料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533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10637.1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弃玻璃制备的全固废复合充填胶凝材料及方法,属于金属矿床地下充填开采技术领域;解决了资源化利用废弃玻璃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增钙热活化废弃玻璃、超细矿渣、脱硫石膏和水,按质量配比,增钙热活化废弃玻璃:超细矿渣:脱硫石膏=20:75:5;所述增钙热活化废弃玻璃为白云岩与废弃玻璃高温煅烧而成,按质量配比,白云岩:废弃玻璃=(20~35):(80~65),煅烧温度为800°C~1000°C;所述水的添加量为固体复合粉体添加量的45~50%;本发明应用于废弃玻璃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