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87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444329.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提高蟹池综合养殖效益的鱼虾蟹混养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整个养殖时间周期,有效把控养殖节奏,在混合养殖期间科学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以河蟹为主养品种,小龙虾为主要增利品种,搭配经济鱼类鳜鱼,同时利用白鲢和花鲢一起调节水体环境,提高养殖环境的水体品质;并且根据这些养殖品种特有的生活、摄食习性,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有效增加养殖密度,降低养殖期间饲料的投入成本,从整体上提高蟹池的综合养殖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216219600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0855306.0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K6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小龙虾虾苗运输装置,包括货厢;货厢内设置有货架,货架上设置有多组用于放置虾苗框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沿货架高度方向间隔布置;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轨道,支撑轨道相对水平设置在货架上;虾苗框为在上端开口的封闭框体结构,虾苗框在开口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伸出的支撑部,支撑部可配合设置在一支撑组件上,与支撑组件中的两个支撑轨道滑动配合。该运输装置中采用将虾苗框设置在货架上的方式,将虾苗框间隔设置在运输车的货厢内,在合理利用货厢内部空间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改善货厢内的环境,防止虾苗框堆叠放置使虾苗框之间相互挤压,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耗,且虾苗框的装卸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4107784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3131199.1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饲料生产用圆筒筛,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该饲料生产用圆筒筛,通过电机的使用,电机的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进而使转动杆外侧固定连接的搅拌叶转动,搅拌叶交错分布在转动杆的外侧,搅拌叶的转动可将筛筒内部的饲料进行搅拌,使饲料中结成块的饲料搅碎,使饲料的颗粒均匀,更容易通过滤网,并且搅拌叶的转动还可以防止饲料将滤网堵塞,通过活动套的使用,活动套经第二固定架和筛筒固定连接,电机带动活动套和转动杆同轴心差速转动,使饲料在筛筒的内部被快速搅拌,加快筛分的效率,实现了筛分效率高的目的,提高了生产进度,方便了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418345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3120977.7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饲料原料粉碎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主体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主体箱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均延伸至主体箱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粉碎刀片,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刮片,所述主体箱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均通过第二电机固定连接。该饲料原料粉碎装置,粉碎效果好,提高后续加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929560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1093789.4
申请日:2019-07-1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N17/00
Abstract: 用于生产鱼饲料的膨化装置,用于饲料膨化,包括底座、输送机构、加热混合筒、加强层和挤压机构,底座上表面两侧通过立柱固定安装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挤压箱、挤压电机、挤压螺杆和挤出板,挤压电机固定安装在挤压箱一侧外璧,挤压螺杆固定安装在挤压箱内,且挤压箱远离挤压电机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挤出板,包括底座,通过设置的挤压机构、挤压电机、挤压螺杆和挤出板的配合使用,实现对饲料的挤压,通过将挤出板设置成可拆卸安装方式,方便对挤出板进行拆卸清洗,防止饲料堵塞,避免设备损坏,同时提高了饲料膨化效率和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198530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21095825.0
申请日:2019-07-1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G19/28
Abstract: 用于生产鱼饲料的配料秤,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顶部相向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环,支撑环的上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重量感应器,两个重量感应器的上方设有称量斗,称量斗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两端分别放置在重量感应器的上表面上,称量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机构,两个支撑板的相向一侧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相向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搅拌斗,其通过设置的排料机构对称量斗中的原料进行排出,若称量斗中的原料多于预定配比时,将排料软管取出,通过排料软管将称量斗中多于原料排出称量斗,进而防止鱼饲料的配比出错,进而防止对鱼饲料的质量造成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51254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093788.X
申请日:2019-07-13
Applicant: 天门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鱼饲料的连续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加热罩和匀料箱,烘干筒的外侧套设有加热罩,烘干筒的上侧安装有匀料箱,烘干筒螺丝固定在撑架的上侧,烘干筒的上侧中部螺丝固定有一号减速电机,一号减速电机的外侧且位于烘干筒上侧设有若干排气孔,一号减速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烘干筒顶壁固定连接有一号转轴,本用于鱼饲料的连续烘干装置,具有结构紧凑和加热均匀的特点,使用时,鱼饲料从匀料箱内均匀进入烘干筒内,由拨板拨动鱼饲料不断落至下层,多个分隔板和拨板的设置,延长了鱼饲料在烘干筒内的加热时间,且能充分搅动鱼饲料,使得加热更加充分,加热罩起到加热作用,充分烘干后的饲料从出料口出料收集。(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209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225006.9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珠海海壹水产饲料有限公司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水产动物粪便成形程度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饲喂水产动物3‑5小时后,收集水产动物的粪便;检测粪便形态,粪便溶失率C和粪便颗粒粒径X三个指标;建立水产动物粪便成形程度的评价模型,结合步骤S2中的三个指标对水产动物粪便成形程度进行鉴定评价。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鉴定评价方法在饲料筛选中的应用。本发明对粪便形态、粪便溶失率C和粪便颗粒粒径X三个指标进行检测,建立粪便成形程度的评价模型,可以准确的评价粪便的成形程度,有效的提高粪便成形程度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并为后续筛选饲料的工作提供评判标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57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72530.9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23K10/20 , A23K10/22 , A23K10/30 , A23K10/37 , A23K10/38 , A23K20/142 , A23K20/158 , A23K20/174 , A23K20/189 , A23K20/26 , A23K40/10 , A01K61/10 , A01K63/10 , A23K50/80 , C05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及池塘循环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鲤科鱼养殖饲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鱼粉5‑8份、鸡肉粉4‑7份、豆粕24‑28份,菜粕20‑25份、DDGS4‑7份、小麦12‑15份、豆油4‑5份、米糠12‑14份、磷酸二氢钙2‑2.5份、98.5%赖氨酸0.3份、蛋氨酸0.1份、杂食性预混料0.2份、免疫增强剂0.1‑0.2份、中药添加剂0.1‑0.2份、复合酶制剂0.1‑0.2份。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鲤科鱼饲料,并配合相应的池塘养殖系统及管理模式进行养殖,可促进鲤科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鱼体免疫力,且能够降低氮磷排放,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675476.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揭阳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小龙虾和牛蛙的混合养殖模式,包括以下步骤:将虾稻田中部设置为浅水滩,虾稻田四周环绕设置为深水沟,深水沟的沟面低于浅水滩滩面0.6‑1米;深水沟内设置牛蛙养殖用网箱;3月份在深水沟的牛蛙养殖用网箱放养牛蛙苗,苗种规格60‑70只/斤,放养密度为120‑200只/平米,养殖2‑3个月开始捕捞,成蛙规格为150g/只;3月份‑5月份在深水沟放养2‑3批次小龙虾苗,苗种规格100‑120只/斤,放养密度为6000‑8000尾/亩,放苗15‑20天后开始捕捞,捕捞周期为15天,成虾规格为25g/只;6月份开始在浅水滩种植水稻。本发明将小龙虾和牛蛙混养,使现有的虾稻田做到一田两用,养殖小龙虾的同时也养殖牛蛙,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