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水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54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06806.7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水深度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矿井水在井下进行固液分离、调节沉淀、管式过滤和反渗透,反渗透的产水作为井下设备用水,反渗透的浓水作为井下用水;调节沉淀后的剩余部分上清液在地上依次进行调节、软化反应沉淀、过滤、超滤、离子交换吸附、纳滤、反渗透,地上反渗透的产水作为地上回用水,地上反渗透的浓水进行蒸发结晶;将矿渣、脱水煤泥、地脱水污泥作为井下注浆充填用原料。本发明井下深度处理后的脱盐水、过滤净水和浓盐水完全满足井下各类用水的需求,无需地上的水处理工艺单元向井下供水,减少了矿井水抽到地面的水量,降低了地上水处理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实现了矿井水处理中产生的废物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模块化蠕动床式HEDN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361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97884.7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蠕动床式HEDN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池体模块以及安装在反应器池体模块内的一个或多个竖向集成模块,多个竖向集成模块水平拼装;竖向集成模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曝气释放器模块、一个或多个填料蠕动床模块;反应器池体模块的进水口将待处理水体导入曝气释放器模块中,待处理水体自下而上经填料蠕动床模块处理后,上层清液区经池体出水口排出。本发明通过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及相应模块的灵活组合,达成反应器在模块化标准化生产、快捷拆装快捷检修、水平向+竖向多维模块化自由组装、多功能需求变换组装;可广泛适用于来水水量波动大或河湖液位变动大的变水位使用场景,有快捷安拆需求的应急处理场景等。

    一种两相反应并具备三相分离功能的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91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507995.1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反应并具备三相分离功能的反应器,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模块本体,反应器模块本体安装于反应池体中;反应器内的气体释放反应区的一侧与进水管道/通道相连、另一侧通过气提升流廊道和泥水降流廊道与泥水分离/回流平流布水区的一侧相连;泥水分离/回流平流布水区的另一侧设有排泥廊道,排泥廊道与排泥管道相连;泥水分离/回流平流布水区与上方的泥水分离区和清水区依次连通,清水区与出水管道相连,泥水分离/回流平流布水区还通过泥水混合液回流管与气体释放反应区相连。本发明可显著提高反应器的集成度与空间利用率,竖向功能分区明确,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总体反应器集成度高。

    一种无沉淀池型蠕动床式HEDN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3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354523.7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沉淀池型蠕动床式HEDN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反应器池体,反应器池体内沿污水的处理流向依次设有相连通的缺氧区、动力气升区、蠕动床好氧区和兼氧滤床区,污水在相邻各区之间按照上(下)进下(上)出的折流方式流动;蠕动床好氧区内自下而上设有曝气器和生物填料蠕动床,蠕动床好氧区与排泥区相连通;兼氧滤床区内自下而上设有立板稳流组件、生物滤床和出水口,立板稳流组件的下部设有与起始的缺氧区相连通的循环回流口。本发明HEDN反应器的处理功能全面、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无需设置沉淀池,适用于接触氧化或接触吸附反应过程,尤其适用于氨氮、总氮含量均较高,需要同步高效硝化反硝化的综合脱氮过程。

    一种内循环接触反应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36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73215.X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循环接触反应器,包括:池体;池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区、主接触反应区和出水区;主接触反应区内设有中隔板,将主接触反应区分成与第一接触反应廊道和第二接触反应廊道,进水区与第一接触反应廊道相连通、出水区与第二接触反应廊道相连通;中隔板的两端各设有一泵井,泵井的底部安装有轴流泵,一泵井的第一接触反应廊道侧设有倒刺型百叶、第二接触反应廊道侧设有抽吸过水孔和上仰型百叶,另一泵井的第一接触反应廊道侧设有抽吸过水孔和上仰型百叶、第二接触反应廊道侧设有倒刺型百叶;基于两个泵井,实现主接触反应区的内循环流。本发明通过轴流泵和百叶过流孔,实现反应器的内循环流流量可调、流态稳定均匀的同时,高效节省了主接触反应区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