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5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54248.9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提锂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提锂活性材料的再生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再生活性材料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在电化学提锂中失活的磷酸铁类电极极片与氧化剂和酸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将反应产物固液分离,对极片部分洗涤;将洗涤产物置于含锂溶液中进行再生,混合溶液反应包括:在10~120℃进行的简单浸泡或水热反应,含锂溶液的浓度为0.01~5mol/L。本发明制备的再生活性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可以使再生活性材料吸附容量最大程度恢复到失活前再生活性材料的80%以上,且本发明所进行的再生反应均在极片原位进行,再生后的活性材料可直接再次应用于电化学提锂领域,避免了复杂的二次涂布工艺,环保无毒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711222368.2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等压杯及杯盖开启装置,等压杯包括杯体及杯盖,杯盖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加盖装置连接部、外螺纹部、盖本体部,在盖本体部内侧嵌套安装聚四氟乙烯柱体,在盖本体部外侧套装一卡簧套,在卡簧套的环壁上部径向均匀间隔制有多个圆孔,每一圆孔的下部均连通连接一竖直的长条孔,该长条孔一直通到卡簧套的底部,卡簧套的底部向内翻制有卡勾,在杯体的顶部制有一圈外沿,当杯盖盖在杯体上时,卡簧套的卡勾恰能卡在杯体的外沿上固定杯盖。等压杯由钛钴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并可在高压条件下使用;杯盖外部装有不锈钢卡簧套,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开启装置撬开卡簧套泄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832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30599.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阴离子交换膜的连续式电化学提锂装置及其提锂方法。该装置主要由电源、电极、电解槽、洗涤槽、阴离子交换膜等组成。电解槽被一系列阴离子交换膜分割成一系列的原料池和回收池,其中,原料池和回收池的位置依次交替,不同原料池及不同回收池间分别依次连通。在泵的作用下分别将原料和回收液泵入原料池和回收池中,通过对电极位置的控制,实现将原料中的锂转移并富集于回收液中。本装置组成及操作简单,且锂回收过程中仅消耗电能,不涉及其他任何有毒试剂的使用,因而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锂装置及提锂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30569.0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隔膜的连续式电化学提锂系统及其提锂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电解槽、洗涤槽、电源、一系列吸脱锂电极和电子平衡电极组成。其中,电解槽被一系列隔板分割成位置依次交替的原料池和回收池组成,不同原料池和回收池间分别通过连接管串联。在原料池和回收池中分别通入待提锂原料和回收液,通过电极在原料池和回收池间的切换,实现锂从原料中分离并在回收液中富集。该系统易于对电解槽级数进行增减,或对电极位置交换频率进行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含锂溶液的提锂需求。该系统在提锂过程中原料和回收液回路相互独立且连续运行,因而可实现连续的电化学提锂。此外,由于提锂过程中仅涉及电极的规律性移动,因而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62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1524295.4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纺丝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提锂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分子聚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静置脱泡;(2)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锂离子筛粉末及水溶性致孔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3)利用湿法纺丝设备将混合溶液喷丝至凝固浴中相转化成型;(4)通过牵伸水洗,烘干固化后得到多孔纺丝复合吸附材料。将获得的多孔纺丝复合吸附材料应用于液体锂矿中锂的提取。本发明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相对于粒状、棒状等吸附材料而言,其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而在盐湖卤水、地下卤水、地热水等中锂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07723.X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津科(天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碘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碘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Co(NO3)2·6H2O、Vlm和AIBN按照摩尔比为16~24:100~140:1~5的比例与适量的DMF混合,反应后得到第一生成物。将第一生成物洗涤并干燥后得到Co‑Vlm6。将Co‑Vlm6和聚醚砜(PES)按照质量比4:5~9混合,加适量NMP混合,密封搅拌均匀得到造粒液。将造粒液注入到造粒机的槽中,滴到水中成球形,成型后洗涤,得到Co‑Vlm6/PES复合吸附剂。本发明的Co‑Vlm6/PES复合吸附剂对I3‑有吸附容量大、速率快、选择性好的性能,而且易与吸附液快速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72483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930599.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阴离子交换膜的连续式电化学提锂装置及其提锂方法。该装置主要由电源、电极、电解槽、洗涤槽、阴离子交换膜等组成。电解槽被一系列阴离子交换膜分割成一系列的原料池和回收池,其中,原料池和回收池的位置依次交替,不同原料池及不同回收池间分别依次连通。在泵的作用下分别将原料和回收液泵入原料池和回收池中,通过对电极位置的控制,实现将原料中的锂转移并富集于回收液中。本装置组成及操作简单,且锂回收过程中仅消耗电能,不涉及其他任何有毒试剂的使用,因而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锂装置及提锂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83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930569.0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隔膜的连续式电化学提锂系统及其提锂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电解槽、洗涤槽、电源、一系列吸脱锂电极和电子平衡电极组成。其中,电解槽被一系列隔板分割成位置依次交替的原料池和回收池组成,不同原料池和回收池间分别通过连接管串联。在原料池和回收池中分别通入待提锂原料和回收液,通过电极在原料池和回收池间的切换,实现锂从原料中分离并在回收液中富集。该系统易于对电解槽级数进行增减,或对电极位置交换频率进行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含锂溶液的提锂需求。该系统在提锂过程中原料和回收液回路相互独立且连续运行,因而可实现连续的电化学提锂。此外,由于提锂过程中仅涉及电极的规律性移动,因而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619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24295.4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中心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纺丝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提锂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分子聚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静置脱泡;(2)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锂离子筛粉末及水溶性致孔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3)利用湿法纺丝设备将混合溶液喷丝至凝固浴中相转化成型;(4)通过牵伸水洗,烘干固化后得到多孔纺丝复合吸附材料。将获得的多孔纺丝复合吸附材料应用于液体锂矿中锂的提取。本发明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粉体材料的流动性和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而且相对于粒状、棒状等吸附材料而言,其吸附速率和吸附容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而在盐湖卤水、地下卤水、地热水等中锂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0781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22368.2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天津科技大学
IPC: G01N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等压杯及杯盖开启装置,等压杯包括杯体及杯盖,杯盖包括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加盖装置连接部、外螺纹部、盖本体部,在盖本体部内侧嵌套安装聚四氟乙烯柱体,在盖本体部外侧套装一卡簧套,在卡簧套的环壁上部径向均匀间隔制有多个圆孔,每一圆孔的下部均连通连接一竖直的长条孔,该长条孔一直通到卡簧套的底部,卡簧套的底部向内翻制有卡勾,在杯体的顶部制有一圈外沿,当杯盖盖在杯体上时,卡簧套的卡勾恰能卡在杯体的外沿上固定杯盖。等压杯由钛钴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并可在高压条件下使用;杯盖外部装有不锈钢卡簧套,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开启装置撬开卡簧套泄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