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9842.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融合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S1.构建基于模型的特征工程;S2.构建基于多类型回归算法的模型;S3.算法融合测算碳排量。该方法在变量筛选方面引入特征工程构建方法,以实现随测算主体变化而动态筛选有效变量;在算法优化方面加入多类型机器学习方法,通过算法融合的方式实现各算法对碳排放的综合测算,加大碳核算模型的应用范围,也保证了模型测算偏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5340.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充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方法,其中的直流微网的设备层包括:至少两个储能双向Buck‑Boost直流变换器接口、一个光伏单元Boost直流变换器接口、一个汽车充电Buck直流变换器接口,各接口变换器采用直流母线进行互联,各单元控制器分别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新型控制策略,然后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息进行控制模式切换,从而改善光储充直流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能,同时优化储能单元之间的SOC均衡指标以及充电单元的负荷响应特性。该方法改善光储充直流微网的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能,同时有效优化储能单元之间的SOC均衡指标以及充电单元的负荷响应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126604.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LLC变换器的电压调节能力小,难以在实现宽增益调节能力的同时兼具高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LC谐振和双管buck‑boost直流充电模块及设计与控制方法,其同时具备宽增益和高效率特性,包括新型直流输入直流输出充电模块,以及新型充电模块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谐振腔励磁电感参数设计方法以及新型控制策略,使得所设计的充电模块在不同调制频率、不同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需求下,充电效率保持在97%以上,有效提升充电设备性能及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06457.2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数据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包括:利用数据采集模块,实时监测温室气体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获取实时数据;利用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和校正,并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利用不确定度评估模块,基于预测模型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确定度等步骤。本智能温室气体排放量不确定度评估系统和方法具有提高评估准确性、评估不确定度、实时监测和数据整合、智能化决策支持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多项益处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90827.9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7/35 , E04H6/00 , E04D13/18 , B60L53/51 , B60L53/31 , B60L53/53 , B60L53/64 , H02J7/02 , H02J7/00 , H02J3/32 , H02J3/38 , H02J3/00 , H02J1/10 , H02S40/22 , H02S40/30 , H02S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弱光环境下电动汽车光储充高效充电系统,该系统在停车场建设钢结构车棚在其顶部和附近建筑物屋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所发电力优先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桩供给电动汽车使用,剩余电量可存储在利用电动汽车退役电池建设的储能系统中,当光伏电力不足时储能系统作为调节电源为电动汽车供电,电力仍有缺口则从电网获取电力向电动汽车供电,上述方式能最大限度将本地太阳能电力被转移到汽车内,实现绿色出行。储能系统能在谷段时间充电、峰段时间放电实现“峰谷套利”,也可与电动汽车本身电池系统共同构成可调节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155648.1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30/018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系统全环节的碳计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义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的电力碳计量原则;步骤2:根据碳排放流理论确定电力系统碳排放度量的各指标类型,具体包括:直接碳排放量、间接排放量、发电碳排放因子、节点碳排放因子、区域碳排放因子、碳流率及碳流密度;步骤3:计算电力系统碳排放度量指标。该方法从电力系统全环节碳计量的角度出发,能够反映碳排放因子时空差异性和网侧碳排放责任,可更加实时、精细的核算电力系统碳排放,准确把握电力系统碳排放现状及碳排放趋势,引导电力系统上下游协同减排,有效加速能源电力低碳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16535.1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工企业碳账户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具备减少对第三方机构的依赖、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企业碳资产管理、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建立工业企业大样本碳数据库、降低碳盘查门槛计解决依赖第三方机构的滞后性问题的优势,通过基于碳排因子法的碳账户构建、基准值的工业碳积分评价体系以及行业碳盘查标准的集成,提升了企业碳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依赖外部服务的需求,并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9838.1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树旺 , 胡浩瀚 , 董建强 , 于海波 , 闫松 , 潘胜 , 张立 , 刘晓静 , 刘涓钰 , 许莎莎 , 陈莹 , 李欣悦 , 张来东 , 李永庆 , 卫晨 , 李琳 , 王思珏
IPC: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企业电力碳排放计量平台的实时电力碳排放计量方法,该方法从发电厂及省间流入电力的碳排放开始计算用电终端的实时电力碳排放,包括:发电厂直接碳排放量计算、发电厂直接碳排放因子计算、省间流入电力间接碳排放量计算、节点碳排放因子计算、区域碳排放因子计算、终端用电碳排放量,该方法通过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输电线路‑用电终端的真实链路,对用电终端进行实时碳排放计量,为政府碳监管、企业碳减排提供更为有力的底层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80797.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负荷波动和车辆收益的V2G车网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测向电网馈能后的收益信息,供车主决策是否要向电网馈能;S2.车主决策本次充电过程中是否向电网馈能;S3.车主决策是否根据车辆年限及电价,通过V2G参与向电网馈能行为;S4.给出是否应主动通过V2G参与向电网馈能行为的建议;S5.通过上述步骤S1至S4由车主最终确认是否参与向电网馈能行为;S6.提高V2G向电网馈能电动汽车数量和V2G充放电系统的使用率,改进电网负荷波动的调节效果。该方法通过与供电变压器负载曲线叠加,实现变压器负荷曲线可调/可控与电动汽车拥有期内车主收益最大化两者之间的平衡。从而提升车主主动向电网馈能参与意愿,实现车网互动良性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490825.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低压台区的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方法,该方法搭建的系统可以同时采集配电监控数据和用电信息数据,精准感知高压线路、配变台区、低压线路、末端表箱等电力系统全景数据。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故障事件精准预判,实现配电侧和用电侧的双向互动,降低电力维护成本、提高供电质量,为配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该方法构建了交直流低压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以凸优化理论为基础,对非凸非线性约束进行凸化和线性化,保证了模型的最优性和快速性,通过该方法搭建的系统,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