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质量评价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042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550639.0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岩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围岩原位测试,获取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基于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地下水影响系数、岩层变异系数和层数影响系数,获得岩体原位质量指标;基于岩体原位质量指标,获取岩体质量分类评价结果;基于围岩原位测试及岩体质量分类评价结果,构建沿巷道走向二维岩体质量分布模型及工作面三维岩体质量分布模型。该围岩质量评价方法是一种基于围岩原位测试的、对岩体多参量快速测试的并能进行准确的围岩质量评价的方法,能够利用钻孔获得多个原位测试数据,并直接用于后续围岩质量评价,为支护、加固、压裂等围岩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设计依据。

    冲击地压巷道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837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111506218.0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安全监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监测到的冲击地压发生过程中巷道围岩的震动速度、应变和应力与巷道围岩失稳的临界值比较,确定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将监测到的冲击地压发生过程中位于巷道表层的第一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形变与第一支护结构失稳的临界值比较,确定第一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将监测到的冲击地压发生过程中位于巷道内部空间的第二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形变与第二支护结构失稳的临界值比较,确定第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根据围岩、第一支护结构以及第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确定巷道安全等级,并基于巷道安全等级确定巷道安全补充措施,综合评估巷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实现巷道支护设计的动态优化。

    软弱煤岩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62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78668.X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岩支护领域,提供一种软弱煤岩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软弱煤岩支护结构,包括:杆体用于插入软弱煤岩的锚固孔中;充填袋包覆在杆体的一端,充填袋内用于灌注锚固用浆液;涨壳片安装在充填袋的外表面,涨壳片包括倒齿,倒齿用于卡在锚固孔内壁上。本发明提供的软弱煤岩支护结构,通过向充填袋内充入浆液,使充填袋膨胀,从而增大充填袋与软弱煤岩的接触面积,在充填袋上设置涨壳片,在充填袋膨胀过程中,涨壳片与软弱煤岩接触,直至涨壳片插入在软弱煤岩中,增大与软弱煤岩的摩擦力,进而提高软弱煤岩支护结构的抗拉能力,提高锚固力和主动支护效果。

    一种等效断面支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280031.X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等效断面支护方法及装置,通过特定地质环境和应力环境确定实际开采巷道内断面外部的等效断面的目标断面轴比,然后为了使得内断面外部的等效断面的轴比为目标断面轴比。对内断面进行人工支护,以使等效断面的轴比为目标断面轴比,促进了巷道围岩内部形成理想状态为椭圆形的最佳等效断面,将人工支护和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能有机协调,大大促进了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的释放。同时,对内断面的人工支护的方式和人工支护的材料需要根据地质环境和应力环境进行选择和确定,以充分调动巷道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得人工支护和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进行有机地协调,充分发挥二者的协调支护能力,以保障巷道在开采期间的安全性。

    一种等效断面支护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0031.X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等效断面支护方法及装置,通过特定地质环境和应力环境确定实际开采巷道内断面外部的等效断面的目标断面轴比,然后为了使得内断面外部的等效断面的轴比为目标断面轴比。对内断面进行人工支护,以使等效断面的轴比为目标断面轴比,促进了巷道围岩内部形成理想状态为椭圆形的最佳等效断面,将人工支护和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能有机协调,大大促进了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的释放。同时,对内断面的人工支护的方式和人工支护的材料需要根据地质环境和应力环境进行选择和确定,以充分调动巷道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得人工支护和巷道围岩的自承载能力进行有机地协调,充分发挥二者的协调支护能力,以保障巷道在开采期间的安全性。

    巷道表层位移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848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85242.4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表层位移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巷道顶板的锚杆支护上以平行于巷道顶板的方式悬挂一巷道表层位移检测装置,所述巷道表层位移检测装置包括:框架、多个位移传感器和显示器;步骤二、调整多个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位置,使其与巷道顶板接触,并记录下此时显示器上读数,再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显示器上读数,通过比较不同时刻的显示器读数即可判断巷道表层是否发生位移。本发明能够在一个面范围内监测巷道表层的位移状况,相比于传统的单点监测更加全面完善,更能准确的分析巷道表层位移规律,以便设计更安全的锚杆支护形式,为矿工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