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91444.4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西安)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B7/04 , E21B44/00 , E21B47/022 , E21F1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底鼓防治领域,提供一种底鼓防治方法。底鼓防治方法包括确定底板钻孔的钻孔参数;确定钻场的钻场参数;基于钻孔参数,在巷道底板的高水平应力层和/或底鼓起始层布置钻孔。底鼓防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底板的承载能力;有助于减少巷道底板的变形和破坏,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防治底鼓的发生;有助于减少巷道底鼓对煤矿等地下工程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通过提前在高水平应力层和/或底鼓起始层布置钻孔,预留出巷道底鼓变形空间来达到主动治理巷道底鼓的目的,改善相关技术中被动防治的现状,主动手段相较于被动手段对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更为有利,有助于降低钻孔作业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0676670.0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压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安装部、内插接套和外插接套;安装部用于与辅助安装件相连,内插接套套设在振动传感器外并与安装部相连接,外插接套套设在内插接套外;内插接套的外侧设有外锥面,外插接套设有与外锥面的形状相适应的内锥面;外插接套为可伸缩结构,其能够相对于内插接套移动以径向扩张或回缩。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可获取围岩破裂及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微震信息,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微震信息分析裂缝扩展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围岩中的安装孔,因而可以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333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59793.X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段切槽和劈裂注浆改性围岩协同控制方法及结构。其中,多段切槽和劈裂注浆改性围岩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在巷道的围岩钻孔形成锚孔,并在所述锚孔的孔壁进行多段切槽形成切槽段;将锚固件放入所述锚孔,并在所述锚固件靠近巷道侧壁的尾部放入封孔装置,所述封孔装置封堵于所述锚孔;在所述锚孔内通过高压劈裂注浆形成注浆段,以使所述注浆段周围的围岩形成高压劈裂注浆强化区。本发明给出的多段切槽和劈裂注浆改性围岩协同控制方法,锚固件锚固稳定,提高了围岩控制的安全程度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68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383294.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E21D23/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采工作面截割路线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获取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的矢量参数,并建立支架群组参数矩阵;结合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工作面参数计算所述液压支架的姿态调整参数;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和损失函数对所述参数矩阵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对所述液压支架再次进行形态调整;实时根据所述液压支架的形态来调整综采工作面截割路线参数。通过获取单个液压支架的多种矢量参数,对支架群组的参数矩阵进行分析,经深度学习和损失函数纠正,对每组支架多矢量函数进行优化,实时根据支架的形态来调整工作面采高、起伏和平直度,降低不同设备间的不协调性,提高设备间的匹配程度,提高液压支架姿态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6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76670.0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压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包括振动传感器、安装部、内插接套和外插接套;安装部用于与辅助安装件相连,内插接套套设在振动传感器外并与安装部相连接,外插接套套设在内插接套外;内插接套的外侧设有外锥面,外插接套设有与外锥面的形状相适应的内锥面;外插接套为可伸缩结构,其能够相对于内插接套移动以径向扩张或回缩。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可获取围岩破裂及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微震信息,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微震信息分析裂缝扩展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围岩中裂缝扩展的装置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围岩中的安装孔,因而可以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32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39493.8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防护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尾部变形检测方法及检测台,该检测方法包括:测力钢带与检测台的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的凹槽,将尾部带有螺纹的锚杆安装在凹槽的斜面上的第一通孔和测力钢带的第二通孔内,在锚杆尾部上安装测力托板并采用锚杆螺母拧紧固定,并在所述锚杆尾部的轴向上粘贴多个第一应变片,采用扭矩扳手对锚杆螺母逐级施加扭矩,同时从扭矩扳手上读出每级的扭矩,采用数字接收仪读取第一应变片的数字。本发明通过第一应变片可实时读取锚杆尾部的受力状态,同时可观察锚杆尾部的变形过程,该检测方法为煤矿井下巷道用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以提高锚杆的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68032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39493.8
申请日:2012-05-07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防护技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尾部变形检测方法及检测台,该检测方法包括:测力钢带与检测台的上表面相贴合并通过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的凹槽,将尾部带有螺纹的锚杆安装在凹槽的斜面上的第一通孔和测力钢带的第二通孔内,在锚杆尾部上安装测力托板并采用锚杆螺母拧紧固定,并在所述锚杆尾部的轴向上粘贴多个第一应变片,采用扭矩扳手对锚杆螺母逐级施加扭矩,同时从扭矩扳手上读出每级的扭矩,采用数字接收仪读取第一应变片的数字。本发明通过第一应变片可实时读取锚杆尾部的受力状态,同时可观察锚杆尾部的变形过程,该检测方法为煤矿井下巷道用的锚杆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以提高锚杆的支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6877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399174.4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施工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方法,包括:巷道位置确定:在巷道煤柱侧布置多个钻孔应力计和多个微震探头,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实时监测煤柱应力变化规律和微震能量大小,通过应力变化规律和微震能量大小确定巷道的位置;巷道掘进:巷道的位置确定后,在巷道掘进时,进行预应力支护和加固;巷道回采:在巷道回采时,在巷道超前工作面布置超前防冲支架,并在巷道周围设置复合吸能防护结构。通过将巷道布置于合适位置,并采用支护、超前防冲支架以及复合吸能防护结构形成有效防冲,从而实现冲击地压巷道的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5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96282.6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双巷掘进工作面煤柱回收率与巷道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巷道分别与第一回采工作面和第一煤柱相邻的两帮斜上方的顶板压裂;回采第一回采工作面,直至采空;在第一煤柱内开挖第二巷道,其中,第二巷道将第一煤柱分隔成第一留设煤柱和第一可回收煤柱两部分;回采第一可回收煤柱和第二回采工作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双巷掘进工作面煤柱回收率与巷道稳定性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大幅提高双巷之间的煤柱回收率,而且在安全防爆的前提下将巷道超前支护段与煤柱侧高处顶板压裂,使回采工作面回采引起的支承压力大幅消减,该技术克服了传统回采工作与支护方式不能回收双巷之间煤柱与无法保证双巷围岩稳定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88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19044.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巷道工程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液压支柱及其使用方法。该单体液压支柱包括液压柱本体和卡位组件,卡位组件包括固定座、活动座以及弹性件,液压柱本体的上端与固定座的下表面可拆卸连接,活动座为下端开口的空腔壳体,活动座的顶板内侧壁设有与弹性件相适配的安装孔,安装孔偏心设置于活动座的顶板,弹性件的下端与固定座的上表面相连,弹性件的上端伸入至安装孔的内部。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单体液压支柱的顶端不能随金属横梁倾斜而导致的单体液压支柱受力不均的缺陷,单体液压支柱不易损坏,支护稳定、可靠,支护效果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