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36932.7

    申请日:2023-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井下注浆加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后退式连续超前注浆装置包括套管、注水管路及注浆管路;套管的一端设有封堵器,注水管路的输出端伸入套管内并与封堵器内的腔室连通;注浆管路的输出端依次穿过套管和腔室并伸出封堵器外;封堵器在膨胀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连接,封堵器在收缩状态下,封堵器的外壁面与钻孔的内壁面分离;注水管路可选择性地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或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连通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阻断;在注水管路与注浆管路的输入端阻断的情况下,注浆管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本发明保证了钻孔深部的注浆压力以及施工的效率。

    一种锚固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9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068839.8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固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冲击装置、上部固定套筒、冲击感应装置和接收装置;冲击装置可以对锚固结构施加冲击力;锚固结构包括管体和尾部预紧结构;管体设置有中空区域,用于锚固体成型;尾部预紧结构对锚固体施加预紧力;管体的管壁上预留有开孔;冲击感应装置的感应端与锚固体连接,冲击感应装置的数据传输端通过开孔与接收装置连接,用于将监测的锚固结构抗冲击性能测试数据传递至接收装置,以便接收装置根据测试数据确定锚固结构的抗冲击性能。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实现对锚固结构在抗冲击性能方面的匹配性研究,从而为冲击地压巷道支护匹配设计提供依据,为预应力转换和作用机理提供理论指导。

    锚杆支护系统吸能测试装置及吸能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86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9756.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支护系统吸能测试装置及吸能效果评价方法,上述装置包括:支撑架、冲击组件、承接组件、动载传递组件和数据监测组件。支撑架包括横梁;冲击组件连接至横梁,冲击组件包括:固定机构和冲击头;承接组件设置在冲击组件的下方;动载传递组件设置在冲击头的下方;数据监测组件包括:第一载荷传感器和第二载荷传感器,以及第一测距传感器和第二测距传感器。本发明中的装置,能够装配巷道围岩模拟结构和锚杆支护系统,并通过冲击组件对巷道围岩模拟结构施加冲击载荷,可以方便地对整个锚杆支护系统进行测试。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基于力学参数和时间差参数相关的特征分析,综合评价锚杆支护系统的吸能效果,可以实现精准的评价。

    冲击地压巷道底板缓冲减震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96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930104.8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冲击地压巷道底板缓冲减震结构及其布置方法。冲击地压巷道底板缓冲减震结构包括依次叠置的上承载层、中间填充层和下平层。其中,所述中间填充层由高刚度凸型平滑颗粒、低摩擦滑动性颗粒和可变形破坏吸能颗粒三者混合构成。该结构在静载状态下不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受到底板冲击载荷作用时中间填充层能发生快速滑移错动和压缩变形、吸收消耗部分能量,且能够起到软弱夹层衰减冲击波的作用,因此可以大大降低冲击速度和冲击性能量在底板表面的释放,避免了巷道对底板造成冲击性破坏。同时,与现有的单独支护加固措施相比较,工艺简单,便于操作。

    一种钢绞线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235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911295351.9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处理:对盘条进行酸洗、磷化处理;(2)拉拔:对盘条进行分道次拉拔,得到半成品钢丝;(3)捻制:将中心丝、外层丝进行捻股;(4)稳定化处理:给钢绞线施以20‑90kN的张力,在一定加热温度下进行稳定化处理,线速度为15‑30m/min。本发明制作的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达到1760MPa以上,最大力伸长率达到了7.6‑8.45%,与传统钢绞线伸长率3.5%相比,提高了1倍以上,将其应用于煤矿支护领域,能够大大提高煤矿矿井的安全性。

    一种钢绞线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12353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95351.9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绞线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表面处理:对盘条进行酸洗、磷化处理;(2)拉拔:对盘条进行分道次拉拔,得到半成品钢丝;(3)捻制:将中心丝、外层丝进行捻股;(4)稳定化处理:给钢绞线施以20-90kN的张力,在一定加热温度下进行稳定化处理,线速度为15-30m/min。本发明制作的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达到1760MPa以上,最大力伸长率达到了7.6-8.45%,与传统钢绞线伸长率3.5%相比,提高了1倍以上,将其应用于煤矿支护领域,能够大大提高煤矿矿井的安全性。

    孔洞充填煤样损伤及修复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579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2847.1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孔洞充填煤样损伤及修复性能测试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初始煤样和待处理煤样,其中,每个初始煤样具有第一钻孔,多个第一钻孔的尺寸相同,待处理煤样具有第二钻孔,每个第一钻孔中分别充填有不同材料类型的填充物,再分别对每个初始煤样进行单轴压缩处理,并采集每个第一钻孔的不同位置对应的不同应力类型的初始应力,再确定每种材料类型的填充物的弹性属性信息,再根据每个第一钻孔的不同位置对应的不同应力类型的初始应力和弹性属性信息,确定填充有每种材料类型的填充物的初始煤样对应的每组应力变化模型,再根据与每种材料类型填充物的初始煤样对应的每组应力变化模型,确定用于填充第二钻孔的填充物的目标材料类型。

    锚杆支护与防冲支架协同防控冲击地压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028854.5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锚杆支护与防冲支架协同防控冲击地压实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框架,用于放置岩体试样;锚杆支护,包括锚杆和紧固组件,锚杆的第一端用于与岩体试样锚固,第二端与紧固组件连接;防冲支架,包括防冲立柱,防冲立柱用于支撑岩体试样的底部;冲击发生装置,用于对岩体试样的上部产生冲击;第一测力装置,用于设置在紧固组件与岩体试样之间;第二测力装置,用于设置在防冲支架与岩体试样之间;第一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锚杆的位移;第二位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防冲立柱的位移;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岩体试样的底部;探测装置,用于检测岩体试样的内部破坏情况。可以测试锚杆支护与防冲支架的协同防冲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