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0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680006217.0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 , F24F13/30 , F28D1/047 , F28D1/05366 , F28F1/32 , F28F9/00 , F28F9/002 , F28F9/0131 , F28F2215/12 , F28F2225/06 , F28F2240/00 , F28F2280/00
Abstract: 在包括热交换器和机壳的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单元中,抑制热交换器的下端处的传热翅片发生压碎,其中,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以及传热翅片,机壳具有用于放置热交换器的支承部。热交换单元(2)具有:热交换器(23),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61)和传热翅片(64);以及机壳(51),该机壳具有用于放置热交换器的支承部(52)。并且,热交换单元还具有衬垫构件(71、72、73)和防翅片压碎构件(80)。衬垫构件配置于热交换器和支承部之间。防翅片压碎构件配置于最下段传热管(61a)和衬垫构件之间,该防翅片压碎构件是刚度比传热翅片高的构件,其中,最下段传热管是多个传热管中最下侧的传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0711052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580057927.1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抑制热交换器翘曲的热交换器装配体和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隔着后方绝缘缓冲部件(86)和前方绝缘缓冲部件(87)而从前后方向利用前侧矫正部件(70)和后侧矫正部件(60)对传热翅片(21a)、扁平多孔管(21b)、折返集管(24)和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6)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夹持,其中,所述传热翅片(21a)被固定于扁平多孔管(21b),该扁平多孔管与室外热交换器(20)具有的折返集管(24)、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6)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720890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80006217.0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 , F24F13/30 , F28D1/047 , F28D1/05366 , F28F1/32 , F28F9/00 , F28F9/002 , F28F9/0131 , F28F2215/12 , F28F2225/06 , F28F2240/00 , F28F2280/00
Abstract: 在包括热交换器和机壳的空调装置的热交换单元中,抑制热交换器的下端处的传热翅片发生压碎,其中,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以及传热翅片,机壳具有用于放置热交换器的支承部。热交换单元(2)具有:热交换器(23),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传热管(61)和传热翅片(64);以及机壳(51),该机壳具有用于放置热交换器的支承部(52)。并且,热交换单元还具有衬垫构件(71、72、73)和防翅片压碎构件(80)。衬垫构件配置于热交换器和支承部之间。防翅片压碎构件配置于最下段传热管(61a)和衬垫构件之间,该防翅片压碎构件是刚度比传热翅片高的构件,其中,最下段传热管是多个传热管中最下侧的传热管。
-
公开(公告)号:CN107110521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7927.1
申请日:2015-10-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抑制热交换器翘曲的热交换器装配体和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隔着后方绝缘缓冲部件(86)和前方绝缘缓冲部件(87)而从前后方向利用前侧矫正部件(70)和后侧矫正部件(60)对传热翅片(21a)、扁平多孔管(21b)、折返集管(24)和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6)中的至少任一方进行夹持,其中,所述传热翅片(21a)被固定于扁平多孔管(21b),该扁平多孔管与室外热交换器(20)具有的折返集管(24)、出入口集管集合管(26)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5225615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924929.3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压缩机的支承结构,具有:防振橡胶,该防振橡胶存在于支承构件与压缩机的脚部之间;以及支承螺栓,该支承螺栓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防振橡胶而连接脚部和支承构件,能同时抑制输送时的振动和吸收运转时的振动。在压缩机(21)的支承结构中,在防振橡胶(70)的处于脚部(60)与支承构件(52)的上下方向之间的部分处以不与脚部(60)及支承构件(52)接触的状态设有金属制的硬度补强构件(9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