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5108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780003686.8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59 , F24F1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5)内的多条制冷剂路径中位于最下一级的制冷剂路径的管道配置为:当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跨越分别位于从鼓风机(21)送来的空气的上风一侧及下风一侧的传热管(6)间流通,并使制冷剂从位于自室内热交换器(5)的最下部算起在第二级且靠上风一侧的位置上的、出口一侧的传热管(6)中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048303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580017039.3
申请日:2005-06-1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 F24F1/0007 , F24F2001/0037 , F24F2013/0616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包括:收纳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本体外壳;以及配置在该本体外壳的顶面、吊设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顶板,顶板的板厚减薄到规定厚度以下,从支撑风扇及风扇电机的该顶板的中央部向支撑热交换器的外周部放射状延伸形成有多根补强肋,这些各补强肋之间形成为平面,通过将多根补强肋的根数及截面形状(拉伸形状)、深度、宽度等调整到最佳,从而不需形成现有技术中的多根副补强肋等。而且,也可改善顶板的刚性、强度、挠曲特性、振动特性等使其达到所需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957209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7039.3
申请日:2005-06-15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0 , F24F1/0007 , F24F2001/0037 , F24F2013/0616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包括:收纳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本体外壳;以及配置在该本体外壳的顶面、吊设风扇及风扇电机、热交换器、排水泵、开关箱等的顶板,顶板的板厚减薄到规定厚度以下,从支撑风扇及风扇电机的该顶板的中央部向支撑热交换器的外周部放射状延伸形成有多根补强肋,这些各补强肋之间形成为平面,通过将多根补强肋的根数及截面形状(拉伸形状)、深度、宽度等调整到最佳,从而不需形成现有技术中的多根副补强肋等。而且,也可改善顶板的刚性、强度、挠曲特性、振动特性等使其达到所需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5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80066888.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16 , F24F1/32 , F24F1/38 , F25B41/20 , F25B41/24 , F25B41/325 , F25B41/40 , F25B41/42 , F25B43/00
Abstract: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集管(55),能与热源侧单元(110)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第二集管(56),能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第三集管(57),能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切换单元(70),与多个利用侧单元(120)对应地设置,具有控制制冷剂的流动的多个阀(EV1、EV2、EV3);和外壳(131),收容第一、第二、第三集管(55~57)及切换单元(70),第一集管(55)的端部、第二集管(56)的端部及第三集管(57)的端部从外壳(131)向外部突出且在第一方向(Z)上排成一列地配置,切换单元(70)的多个阀(EV1、EV2、EV3)相对于第一集管(55)的端部配置于朝与第一方向(Z)及端部延伸的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离开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81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780002826.X
申请日:2007-01-26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0022 , F24F13/082 , F24F13/20 , F24F2001/0037 , F24F201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盖及包括它的空调机。保护盖(50)包括配置成同心圆状的多个环状部件(52)。在相邻的环状部件(52、52)相互间已分别搭上以放射形延伸的多个放射形部件(53)。相邻的环状部件(52、52)的间距大于在该两个环状部件(52、52)之间相邻的放射形部件(53、53)的各个间距。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1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80003678.3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22 , F24F1/0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将用来将排放泵(40)安装在隔热部件(25)上的安装支架(30)与封住布线收纳槽(26)的开放部分的盖部件(32)形成为一体。通过将安装支架(30)安装在隔热部件(25)上,来将从排放泵(40)延伸而来的布线(41)收纳并支撑在布线收纳槽(26)与盖部件(3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6985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80042824.3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32
Abstract: 空调系统(1)包括:室外单元(110);多个室内单元(120);以及对室外单元(110)与多个室内单元(120)之间的制冷剂的流路进行切换的多个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A~130D)。以使对配管长度(L1~L3)加上第一值(Ka~Kd)等后的值达到规定的上限值(Lu)以下的方式,设定所述配管长度,配管长度(L1~L3)是从室外单元(110)到与位于最下游侧的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D)连接的室内单元(120)为止的外部配管(11~13、161~163、151~153、141~143)的长度的总和,第一值(Ka~Kd)是根据连接于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30A~130D)的室内单元(120)的容量的总和而确定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450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80066888.2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16 , F24F1/32 , F24F1/38 , F25B41/20 , F25B41/24 , F25B41/325 , F25B41/40 , F25B41/42 , F25B43/00
Abstract: 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包括:第一集管(55),能与热源侧单元(110)的高低压气体连通管(13)连接;第二集管(56),能与吸入气体连通管(12)连接;第三集管(57),能与液体连通管(11)连接;切换单元(70),与多个利用侧单元(120)对应地设置,具有控制制冷剂的流动的多个阀(EV1、EV2、EV3);和外壳(131),收容第一、第二、第三集管(55~57)及切换单元(70),第一集管(55)的端部、第二集管(56)的端部及第三集管(57)的端部从外壳(131)向外部突出且在第一方向(Z)上排成一列地配置,切换单元(70)的多个阀(EV1、EV2、EV3)相对于第一集管(55)的端部配置于朝与第一方向(Z)及端部延伸的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离开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108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3686.8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59 , F24F13/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5)内的多条制冷剂路径中位于最下一级的制冷剂路径的管道配置为:当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跨越分别位于从鼓风机(21)送来的空气的上风一侧及下风一侧的传热管(6)间流通,并使制冷剂从位于自室内热交换器(5)的最下部算起在第二级且靠上风一侧的位置上的、出口一侧的传热管(6)中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375107A
公开(公告)日:2009-02-25
申请号:CN200780003678.3
申请日:2007-02-0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222 , F24F1/0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将用来将排放泵(40)安装在隔热部件(25)上的安装支架(30)与封住布线收纳槽(26)的开放部分的盖部件(32)形成为一体。通过将安装支架(30)安装在隔热部件(25)上,来将从排放泵(40)延伸而来的布线(41)收纳并支撑在布线收纳槽(26)与盖部件(32)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