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457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180014255.8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84 H02M2001/0032 Y02B70/16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助于实现与负载变动对应的电气特性的开关电源电路。电路(3a)具有电抗器(L1)、二极管(D11)和开关元件(S1)。电抗器(L1)和二极管(D11)在电源线(LH1)上相互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1)设置在电抗器(L1)和二极管(D11)之间的点与电源线(LL)之间。电路(3b)具有电抗器(L2)、二极管(D21)和开关元件(S2)。电抗器(L2)和二极管(D21)在电源线(LH2)上相互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2)设置在电抗器(L2)和二极管(D21)之间的点与电源线(LL)之间。电抗器(L1、L2)、开关元件(S1、S2)和二极管(D11、D2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特性相互不同。

    开关电源电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40407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080051217.5

    申请日:2010-10-29

    Abstract: 本发明是可消除反向电压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主晶体管(S1)及从晶体管(S2)均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对从晶体管(S2)反向并联连接有从二极管(D21)。主晶体管(S1)在流过主电抗器(L1)的电流达到零时导通,经过第1期间后变成非导通。从晶体管(S2)将由主晶体管(S1)导通的时刻起经过了比到下一次导通为止的期间要短的一定期间作为一个条件而导通,在经过比第1期间要短的第2期间后变成非导通。

    开关电源电路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4040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080051217.5

    申请日:2010-10-29

    Abstract: 本发明是可消除反向电压的功率因数改善电路。主晶体管(S1)及从晶体管(S2)均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对从晶体管(S2)反向并联连接有从二极管(D21)。主晶体管(S1)在流过主电抗器(L1)的电流达到零时导通,经过第1期间后变成非导通。从晶体管(S2)将由主晶体管(S1)导通的时刻起经过了比到下一次导通为止的期间要短的一定期间作为一个条件而导通,在经过比第1期间要短的第2期间后变成非导通。

    开关电源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457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80014255.8

    申请日:2011-0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1584 H02M2001/0032 Y02B70/16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助于实现与负载变动对应的电气特性的开关电源电路。电路(3a)具有电抗器(L1)、二极管(D11)和开关元件(S1)。电抗器(L1)和二极管(D11)在电源线(LH1)上相互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1)设置在电抗器(L1)和二极管(D11)之间的点与电源线(LL)之间。电路(3b)具有电抗器(L2)、二极管(D21)和开关元件(S2)。电抗器(L2)和二极管(D21)在电源线(LH2)上相互串联连接。开关元件(S2)设置在电抗器(L2)和二极管(D21)之间的点与电源线(LL)之间。电抗器(L1、L2)、开关元件(S1、S2)和二极管(D11、D2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特性相互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