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04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80062589.X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和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抑制无法正常地固定热交换器主体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热交换器(30)具备传热管(31~34)和左侧管板(37a)。左侧管板(37a)是通过钎料与传热管(31~34)接合、并用于通过管板固定螺钉将传热管(31~34)固定于外壳(10)的部件。左侧管板(37a)具有:左侧接合面(41a),在该左侧接合面配置有钎料;左侧立起部(42a),其在左侧接合面(41a)侧立起;和左侧贯通孔(43a),其用于供管板固定螺钉穿过。左侧贯通孔(43a)是如下这样的孔:所述孔在左侧立起部(42a)开口,贯通左侧管板(37a)并具有未配置钎料的内周面。

    冷冻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8296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80015802.6

    申请日:2018-02-14

    Abstract: 空调装置(100)具备:单元外壳(40);室外热交换器(15),其被容纳在单元外壳(40)内;和板部件(80)。单元外壳(40)在内部形成有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室外热交换器(15)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60),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50),其被配置于送风机室(SP1),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和总集合管(70),其与传热管(60)连接并被配置于机械室(SP2)。总集合管(70)包括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包括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表侧面(811)。板部件(80)被固定于总集合管(70),并且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隔板(46),所述隔板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9804216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780062589.X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和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能够抑制无法正常地固定热交换器主体的不良情况的发生。热交换器(30)具备传热管(31~34)和左侧管板(37a)。左侧管板(37a)是通过钎料与传热管(31~34)接合、并用于通过管板固定螺钉将传热管(31~34)固定于外壳(10)的部件。左侧管板(37a)具有:左侧接合面(41a),在该左侧接合面配置有钎料;左侧立起部(42a),其在左侧接合面(41a)侧立起;和左侧贯通孔(43a),其用于供管板固定螺钉穿过。左侧贯通孔(43a)是如下这样的孔:所述孔在左侧立起部(42a)开口,贯通左侧管板(37a)并具有未配置钎料的内周面。

    热交换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056369U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21038561.1

    申请日:2016-09-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F28D1/047 F28F1/02

    Abstract: 一种小型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400)具有翅片组(410)和扁平管组(420)。扁平管组包括第1扁平管(421)和第2扁平管(422)。第1扁平管具有至少1个第1往路部(421b)、至少1个第1折返部(421c)和至少1个第1返路部(421d)。第1往路部与多个翅片接合。第1折返部与第1往路部连续,并且位于翅片组的外侧。第1返路部与第1折返部连续,并且与多个翅片接合。第2扁平管具有至少1个第2往路部(422b)、至少1个第2折返部(422c)和至少1个第2返路部(422d)。第2往路部与多个翅片接合。第2折返部与第2往路部连续,并且位于第1折返部的外侧。第2返路部与第2折返部连续,并且与多个翅片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