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度多层次钢-可再生植物纤维-纳米纤化纤维素减缩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56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33454.7

    申请日:2022-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尺度多层次钢‑可再生植物纤维‑纳米纤化纤维素减缩抗裂混凝土,按质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水215‑225份、水泥300‑450份、粉煤灰18‑43份、天然河砂550‑700份、连续级配碎石850‑1150份、减水剂6.0‑6.9份、钢纤维80‑90份、剑麻纤维5.5‑5.8份、纳米纤维素0.67‑0.70份;所述钢纤维的长度为1‑6cm,剑麻纤维的长度为5‑15mm。本发明钢纤维和剑麻纤维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承托骨料,纳米纤维素可以增加高密度水泥基C‑S‑H凝胶的生成,使混凝土更加致密,形成宏观‑纳观多尺度增强混凝土,从根源上解决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问题。三种纤维在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提高抗裂性能。

    一种智能化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24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337528.4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的支护方法,智能化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包括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和柔性支护结构智能监测系统,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包括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和抗震锚杆。支护方法包括:1修坡;2放样;3锚杆施工;4支护框架施工;5安装锚头、锚杆张拉、锁定;6接通监测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地震作用下,传统刚性支护结构无法释能,易发生脆性破坏,刚性支护体系中锚杆发生损伤破坏或锚固失效,震后支护体系损伤无法评估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抗震理念先进、抗震性能优异、具备自监、自检功能的智能化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种自监测式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49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23710.4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监测式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自监测式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包括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和柔性支护结构智能监测系统。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包括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和抗震锚杆。其支护方法分为以下六步:1修坡;2放样;3锚杆施工;4支护框架施工;5安装锚头、锚杆张拉、锁定;6接通监测系统。预应力恢复包括以下步骤:1锚头启封;2施加预应力;3封锚。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地震作用下,传统边坡支护结构控制变形能力差,抗震能力弱,震后支护体系损伤无法评估等问题,本发明自监测式边坡抗震柔性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抗震理念先进、抗震性能优异、具备自监、自检功能、施工方便、施工设备小型化的优点。

    用于破碎带微型桩高效施工的振动冲压设备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3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469748.8

    申请日:2020-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破碎带微型桩高效施工的振动冲压设备的施工方法,振动冲压设备包括工作平台、角度调节机构、升降导轨、水平导轨、液压动力头、施压构件、隔振器、无共振型振动箱、夹桩器。施工方法包括调整布桩位置及角度;夹持首段工字钢;开启施压构件及无共振型振动箱,使首段工字钢及抗压桩靴向下震动冲压;当首段工字钢压入土中后,升起夹桩器,将首段工字钢与第二段工字钢连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设计深度;关闭施压构件及无共振型振动箱,在孔中灌注混凝土砂浆。本发明提高在破碎岩层、碎石卵石层中的灌入能力及打桩效率。打孔、放置工字钢一次性完成,操作简单方便,极大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一种装配式框架梁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239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413733.6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梁锚索支护结构,包括装配式框架梁、预应力锚索和客土喷播面;装配式框架梁由相互连接的预制十字梁组成,预制十字梁的内部设有通长钢筋,横梁和竖梁的两端都预埋有吊钩和固定钢筋,预制十字梁中心设有锚索孔;预制十字梁之间的通长钢筋接头通过机械连接接头相互连接,在预制十字梁之间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预应力锚索通过锚索孔,由锚具固定在预制十字梁上,预制十字梁上的吊钩通过吊索与土钉相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岩石边坡支护,施工方便,预制框架梁构件可直固定在支护面层,省去脚手架安装;采用装配式框架梁,构件工厂预制,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同时现浇段模板支护可以直接固定在预制构件上,加快施工速度。

    一种微预应力管筋式土钉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197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74181.8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预应力管筋式土钉及其施工方法。一种微预应力管筋式土钉,包括花钢管、变截面钢筋、若干条连接钢筋和锚固结构;花钢管一端为锥形端头,另一端为开口端,花钢管的轴心设有变截面钢筋,连接钢筋将花钢管的开口端与变截面钢筋焊接为整体,花钢管管体表面设有出浆孔,花钢管管体外侧焊接有螺旋式钢肋,所述螺旋式钢肋紧邻锥形端头,花钢管外的变截面钢筋一端安装有钢垫板和固定螺帽,管筋式土钉施加有微预应力。变截面钢筋可提高管式土钉承载能力,同时通过螺帽对变截面钢筋施加微预应力,减小支护结构的变形。钢管采用机械旋转钻入土体,减小钢管入土难度及钢管在入土过程中的损耗,加快施工进度,增大砂浆加固体直径,提高抗拔力。

    一种拉压组合承载模式的大吨位锚索及制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834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9532.0

    申请日:2017-04-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74 E02D5/76 E02D17/04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压组合承载模式的大吨位锚索及制安方法。锚索由拉力锚固段、压力锚固段及自由段构成,拉力锚固段自上而下包括剪力销、承压板,剪力销设置在钢绞线上,承压板沿着轴线方向开有若干个钢绞线孔和注浆孔,在钢绞线孔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并固定有软钢固定键,软钢固定键上设有软钢固定键孔,钢绞线末端穿过软钢固定键孔并与软钢固定键孔紧密配合。本发明通过剪力销和承压板增加锚索与水泥砂浆的连接强度,保障了锚索与砂浆间的充分锚固,有效减小锚固段的长度,避免了传统压力型锚索中钢绞线回绕180°的固定方式造成的锚索强度15%~20%的折减。本发明承载力大,可用于大吨位锚索,广泛应用于基坑、边坡等岩土锚固工程领域。

    一种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731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127051.5

    申请日:2015-03-23

    Abstract: 一种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及方法,设置土钉或锚杆,铺设面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至覆盖面层钢筋网;安装钉下承载结构;对土钉施加微预应力用螺母锁定;喷射混凝土形成挡土面层,形成一层土钉支护;安装锚下承载结构;对锚杆施加低预应力用锚具锁定;喷射混凝土形成挡土面层,形成一层锚杆支护;重复土钉支护或锚杆支护直至基坑底部,形成土钉支护层和锚杆支护层,构成支护结构。土钉钉头的钉下承载结构克服了无法对土钉施加预应力,且钉头容易因在面层产生“刺穿”破坏的缺点;锚头部的锚下承载结构解决了槽钢屈曲破坏和锚头冲切破坏的问题;对土钉施加微预应力和对锚杆施加低预应力,克服了传统土钉和锚杆联合支护时土钉和锚杆工作不协调的缺点。

    一种用于桩锚支护体系中的连接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73787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610200683.0

    申请日:200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基础工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桩锚支护体系中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由钻孔、锚固钢筋与水泥砂浆组成,钢筋插入护壁桩上的钻孔内,灌注水泥砂浆锚固;第二部分由混凝土和预埋钢垫板组成,支模后浇注的混凝土、钢筋与钢垫板形成垫楔;第三部分是连接钢板及加劲肋。具体实施时首先进行钢筋的定位,然后凿孔、植筋、灌注水泥砂浆锚固,再将预埋钢垫板与锚固钢筋焊接,支模现浇混凝土形成垫楔,最后预埋钢垫板上焊接连接钢板及加劲肋。本发明的优点是支护体系安全可靠,造价低,工期短。由于取消了钢腰梁,节省了大量的钢材,因而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并且简化了施工工序,缩短了施工工期。

    一种锚具可回收的无腰梁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6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011010890.6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具可回收的无腰梁锚索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一种锚具可回收的无腰梁锚索支护结构,通过锚索、可回收锚具、连接支护桩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无腰梁架构的桩锚支护锚具无法拆除、难以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的难题;避免了现有桩锚支护结构中需要施工繁琐的腰梁,实现了无腰梁支护,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锚具可回收的无腰梁锚索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先装配完可回收锚具,然后将其套入锁定锚索钢绞线,并压抵采用连接套筒连接成一体的对分锚索钢绞线上,再施加预应力后锁定此种锚具大大简化了桩锚支护结构的无腰梁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