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1106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73953.5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细分和逐步重塑的三维骨料建模方法,属于颗粒材料建模仿真领域,具体包括:利用凸包算法在单位立方体内建立基本凸骨料;在骨料每个三角面片的每条边的中点生成新顶点,细分骨料表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骨料粒径及建立局部坐标系;确定骨料顶点的移位系数,具体由移位系数上限值、顶点作用域因子以及顶点移位浮动系数构成,分别控制骨料形状重塑整体剧烈程度,分布密集顶点的移动幅度及顶点移动幅度差异;在局部坐标系中根据移位系数移动顶点,实现参数化重塑骨料形状;通过重复执行上述基于表面细分的形状重塑过程,得到逼真度递增的骨料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70875.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物性表征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单面毛细吸水的沥青混合料水分扩散系数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对试件进行单面毛细吸水试验,通过测量吸水不同时间的试件和干燥试件的质量差,得到不同高度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吸收水分的体积;对两相邻高度的试件吸收水分体积作差,得到试件不同位置x处的体积含水率θx以及毛细吸水率S;通过体积含水率θx和毛细吸水率S得到不同体积含水率下的水分扩散系数,进而利用二次多项式拟合得到水分扩散系数和体积含水率的函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6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2017.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表征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RAP结团变化程度的试验方法,具体包括:对RAP材料进行筛分、分档处理,对每一档RAP材料的结团程度分别进行试验评价;通过燃烧法去除RAP材料中旧沥青,获得RAP内部的旧集料;通过筛分法将RAP旧集料分别过筛,得到组成结团的所有旧集料;计算RAP材料的结团率;根据目标再生级配获取RAP材料和新集料;对集料进行染色后,将其与RAP进行拌和;根据颜色区分新集料与RAP材料,从混合料中挑选出新集料;将剩余的混合料进行结团程度试验评价;计算结团破碎率指标,将拌和前后RAP材料的结团率进行对比,从而可以清晰地表征出拌和过程中RAP结团程度实际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741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08627.X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材料领域,涉及量子化学模拟确定沥青组分分子氧化活性和氧化位点的方法。首先,构建沥青各组分的分子模型;其次,通过量子化学软件计算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HOMO、LUMO、能隙带)和全局软度,评估沥青组分分子的整体氧化活性;然后,进一步计算分子的静电势、平均局部电离能和简缩福井函数,确定沥青组分分子的局部氧化位点。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对比沥青组分分子氧化活性、识别沥青组分分子氧化敏感区域,减少实验资源消耗,降低材料研发成本,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能够为沥青抗氧化设计及其他复杂多组分材料体系的氧化反应预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8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9085.1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老化动力学理论的沥青热氧‑光氧耦合老化行为时空解耦方法,包括:制备不同沥青膜厚度的沥青试样;进行沥青热氧和热氧‑光氧耦合老化作用;测试沥青老化特征指标;构建沥青热氧、光氧老化动力学方程;在时间、空间维度解耦沥青热氧‑光氧耦合老化行为;其中,不同厚度沥青膜采用四面湿膜涂膜器制备,老化作用采用加速气候老化试验设备进行模拟,老化特征指标为沥青羰基峰面积,老化动力学方程采用“快速‑恒速”两阶段动力学方程,解耦过程根据老化贡献率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计算;本发明方法的解耦过程步骤简便、理论基础完善,充分考虑老化作用时间、空间维度非均匀分布,可形成具备指导价值的解耦方法方程范式,适于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8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64094.5
申请日:2024-11-05
IPC: G06F30/27 , G01N33/42 , G06F18/2135 , G06F18/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老化高黏沥青最佳再生方案确定方法,包括:选择不同再生剂类型和掺量,制备多种再生高黏沥青;获取再生性能指标集合;基于主成分分析对再生性能指标集合进行降维;基于系统聚类分析对主成分分值点进行聚类,确定与原样高黏沥青同属相同聚类的再生高黏沥青,即为最佳再生方案。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考虑到老化沥青性能综合恢复效果的同时,较为便利地确定最佳再生剂类型和掺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308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91425.X
申请日:2024-07-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完全浸水的沥青混合料水分扩散系数测定方法,属于材料物性表征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制备沥青混合料试件,测量试件干重;将试件完全浸入水中进行浸水试验,测量不同浸水时间的试件吸水率;通过将不同浸水时间的试件吸水率带入水分扩散模型,求解得到水分扩散系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设备简单,可直接测定、计算不同温度条件下水分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扩散系数,试验操作简单易行,试验过程直观可靠,为水分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扩散行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机理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39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788661.4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型自修复高粘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基质沥青75‑80份、封闭型异氰酸酯预聚体1.5‑4.5份、SBS离聚体5‑8份和促进剂0.1‑1份。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型自修复高粘改性沥青是基于降解或断裂聚合物交联结构自我重建修复与沥青相微裂缝轻质组分自动填充修复的改性沥青材料,该改性沥青材料的综合性能提高且稳定性更好,在不增加施工成本的情况下还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应用于路面建设中,可实现路面损伤的多重协同自修复,充分保证了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材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813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93119.8
申请日:2023-06-30
IPC: C04B26/26 , C08G18/75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34 , C08G18/28 , C08F283/00 , C08F220/28 , C08F222/40 , C04B38/00 , C04B24/36 , C04B24/28 , C04B111/20 , C04B1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愈型排水沥青路面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的沥青材料技术领域。所述自愈型排水沥青路面毯由自愈性高粘高韧改性沥青和集料组成;所述自愈型高粘高韧改性沥青与集料的油石比为5~6%;所述自愈型高粘高韧改性沥青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沥青75~80份、自愈合微胶囊2~2.5份、外加剂13‑16份、微波高敏感材料1.5~2份和Diels‑Alder键动态交联网络修复剂1.5~2份。本发明制备的自愈型排水沥青路面毯在保证其良好排水降噪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多重热响应协同自愈合能力,提高沥青排水路面的路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