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7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85873.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住宅建筑用双流体型光伏光热屋顶组件及其使用方法,组件包括光伏电池层、水流道层、空气流道层。水流道层贴附在光伏电池层下,由进水集管、换热支管、出水集管和吸热板组成。空气流道层位于水流道层下方,在底板均匀布置横向折流板,构成空气换热通道,空气进、出口设置在组件宽度方向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太阳能的梯级利用,可以提供电力、生活热水和热风三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另外,该组件可充分利用建筑屋顶面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自身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490029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229483.0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25/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外墙饰面层空鼓检测方法。(1)利用红外温度梯度图像查找存在缺陷的可疑位置的方法。(2)对于检测条件不佳的场合,采用激光照射对表面进行加热的辅助技术手段,放大表面温差进行缺陷的检测。(3)对于存在温度异常的可疑区域,利用升温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变化对比,进行饰面层空鼓缺陷是否存在的识别判定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建筑外立面饰面层缺陷的检测方法,在实际检测操作中可以实现远距离检测,避免人员高空危险作业,而且操作简便。在数据分析处理上不仅可以克服人为进行温度图像色彩识别带来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还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图像分析的批量处理,或进行实时的检测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326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012986.4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湿式辐射对流冷热交换器,属于暖通空调系统末端装置领域。主要由水平状态一端开口的上部集管1、水平状态一端开口的下部集管2、连接上部集管1和下部集管2的垂直状态紧密排列的辐射对流换热排管3、以及包裹在下部集管2外侧的凝水槽4组成。本发明只用一个终端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当管道外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凝结的水流进下部的凝水槽中,并最终从凝水排出管排走。
-
公开(公告)号:CN1050431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82049.X
申请日:2015-08-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8D2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相变蓄放热一体式换热器,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相变蓄放热一体式换热器内部有两组盘管,盘管A和盘管B交叉布置,每个盘管有两个接口,接口置于相变蓄放热一体式换热器上部,侧面无开口,盘管A接热源介质,盘管B接冷源介质;盘管由U型弯头焊接直管成蛇形盘管,相变蓄放热一体式换热器内部设金属框架用于支撑盘管;相变蓄放热一体式换热器内添加相变材料,相变材料与盘管直接接触,热流体通过相变材料把携带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此设计将蓄热管、放热管和相变蓄放热介质三部分隔开设计,实现同时蓄放热的功能;装置蓄热量是同体积水蓄热量的3倍以上;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加工,适合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995890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34381.8
申请日:2006-11-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然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涉及到提取直流式水源(江河水、城市污水、湖水、地下水、海水等)作为低位热源或冷却水时,一种流化床换热器技术的固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无动力的重力沉降式固液分离器、下降管、溢流管路、下降管底部构件与立式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等从直流式水源中完全分离了固体粒子,其不增加额外的能耗,实现了采用流化床换热器技术来利用直流式水源中低位能源的目的。本发明的益处与效果是不增加额外能耗,彻底解决了污杂物堵塞换热器与换热性能不好的缺点,可用于利用直流式水源进行供冷供热或冷却工业设备,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0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24994.8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24D3/18 , F23J15/02 , F28C1/02 , F28C1/16 , F28D21/00 , F28F25/02 , F28F25/06 , B01D53/50 , B01D5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和两级换热器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属于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领域。系统由烟道、余热回收塔、吸收式热泵、换热器等组成,烟气在逆流式喷淋塔内与低温喷淋水进行直接接触式换热,温度升高后的喷淋循环水通过两级板式换热器将热量传给吸收式热泵的冷端,在驱动热源的驱动下,热泵从冷端回收的热量用来加热热端的一次网回水,热网回收在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后被送回热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系统采用吸收式热泵结合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烟气排放温度可降至20‑30℃,此时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余热回收率非常高,提升了系统的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高效性和环保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25102.6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脱硫除尘和冷凝水回收一体的烟气余热回收用于低温供热的节能系统,属于热电厂锅炉烟气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领域。热电厂产生的烟气经除尘器后进入余热回收塔,余热回收塔采用逆流喷淋式直接接触式换热装置,烟气在塔内与循环水直接接触传热,烟气降温至露点温度或露点温度以下,烟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放热,达到回收烟气余热的目的。热网回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与余热回收塔流出的循环水换热后进入热网加热器进一步加热,达到运行要求后送至热网。本系统采用脱硫碱液与烟气析出的冷凝水反应,降低烟气中的SO2气体。本发明回收了热电厂的烟气余热,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增加供热面积,脱硫的同时回收冷凝水,并降低颗粒物排放,具有经济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32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2986.4
申请日:2014-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湿式辐射对流冷热交换器,属于暖通空调系统末端装置领域。主要由水平状态一端开口的上部集管1、水平状态一端开口的下部集管2、连接上部集管1和下部集管2的垂直状态紧密排列的辐射对流换热排管3、以及包裹在下部集管2外侧的凝水槽4组成。本发明只用一个终端设备即可实现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当管道外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凝结的水流进下部的凝水槽中,并最终从凝水排出管排走。
-
公开(公告)号:CN1274603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10020630.1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然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从城市污水管网中取水的力法并可以自动除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城市污水管网与自动除污装置的位能差,使污水沿污水进水管路自流到自动除污装置中;自动除污装置是由孔板过滤筒、电机、减速器、溢流口、转杆、排污管路、喷水管路、过滤筒支架、外壳、盲板、转动轴承、喷水潜水泵、污水进水管路、循环泵、污水出水管路、排水管路、排污泵组成。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未处理城市污水的能量提取中污杂物堵塞换热器和吸排水管口处的污水短路问题,可作为热泵的冷热源或冷却大型设备循环用水的冷源。广泛适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以及别墅住宅等场合,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583578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0630.1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然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从城市污水管网中取水的方法并可以自动除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城市污水管网与自动除污装置的位能差,使污水沿污水进水管路自流到自动除污装置中;自动除污装置是由孔板过滤筒、电机、减速器、溢流口、转杆、排污管路、喷水管路、过滤筒支架、外壳、盲板、转动轴承、喷水潜水泵、污水进水管路、循环泵、污水出水管路、排水管路、排污泵组成。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解决了未处理城市污水的能量提取中污杂物堵塞换热器和吸排水管口处的污水短路问题,可作为热泵的冷热源或冷却大型设备循环用水的冷源。广泛适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以及别墅住宅等场合,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