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聚四氟乙烯表面油水分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6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58336.3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聚四氟乙烯表面油水分离的方法,属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领域。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正辛烷、水和混合物纳米液滴在矩形凹坑型、栏栅型和矩形凸柱型粗糙聚四氟乙烯壁面上的润湿行为和油水分离性能。构建液滴粗糙聚四氟乙烯基底与液滴的初始模型;设置计算参数,利用Lammps软件求解运动方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使用Ovito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液滴的接触角和润湿状态,评价壁面油水分离潜力,计算油水分离效率,得到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效率的粗糙聚四氟乙烯表面。该方法从微观角度对油水润湿和分离的效果进行解释,节省了在聚四氟乙烯表面油水分离实验人力和设备成本,为油水分离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一类多金属寡聚物催化剂及其制备内酯、交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55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9942.4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多金属寡聚物催化剂及其制备内酯、交酯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方法,其核心设计是通过柔性桥链将多个金属活性中心巧妙地串联起来。这种催化剂拥有独特的链状或层状配体骨架,金属中心精确地嵌入骨架的空腔之中。得益于多金属中心的协同作用,内酯和交酯的开环聚合反应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柔性桥链的引入,不仅使得金属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距离可调,还能够根据反应单体的特性调整腔内结构,从而在单一催化体系中实现对多种内酯和交酯的高效聚合,同时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此外,通过使用Al、Mg、Zn等环境友好型金属,不仅丰富了聚酯材料的结构多样性,也显著扩展了其潜在的应用领域,为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芳香族-脂肪族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779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1490172.2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芳香族‑脂肪族聚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可生物降解的芳香族‑脂肪族聚酯共聚物兼具芳香族聚酯材料良好的硬度、聚醚材料良好的韧性、脂肪族聚酯材料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共聚物中脂肪族聚酯、芳香族聚酯和聚醚的比例可调,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30.0~200.0kg/mol,分子量分布为1.1~2.5,同时此类聚合物可生物降解,所释放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被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制备路线线高效、低能耗且无排废,是一种原子经济性路线,同时所用催化剂和原料均廉价易得,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类高活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内酯或交酯聚合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46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1458840.3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高活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内酯或交酯聚合中的应用。此类高活性催化剂为金属镁配合物,金属镁与配体骨架通过配位作用紧密结合,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使用温度范围广泛,在0~150℃均可高活性催化内酯或交酯的聚合。同时催化剂配体骨架结构多变,适配单体结构多样,可制备的聚酯种类丰富。该催化剂引发交酯或内酯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特征,所制备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可控,范围是3.0~300.0kg/mol,同时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是1.02~1.30。整体反应时间0.1~3.0h,聚合物无颜色变化,催化剂负载低,无需进一步脱除,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锌镁铝固体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2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7967.2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镁铝固体碱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碳酸二甲酯的方法。此类催化剂是以锌镁铝类水滑石在500~600℃下煅烧8~12h所得产物,锌镁铝类水滑石的结构通式为Mg2+aAl3+bZn2+c(OH‑1)d(CO32‑)(2a+3b+2c‑d)/2·(H2O)e。此类催化剂可通过调控锌镁铝三者的比例,调控催化剂表面碱性中心的分布,进而实现对催化性能的调节。同时,此类催化剂以金属氧化物构筑的层状骨架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可保证碳酸二甲酯收率在85%以上。此外,催化剂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和易与产品分离的优势,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类高活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内酯或交酯聚合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46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8840.3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高活性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内酯或交酯聚合中的应用。此类高活性催化剂为金属镁配合物,金属镁与配体骨架通过配位作用紧密结合,结构稳定,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使用温度范围广泛,在0~150℃均可高活性催化内酯或交酯的聚合。同时催化剂配体骨架结构多变,适配单体结构多样,可制备的聚酯种类丰富。该催化剂引发交酯或内酯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特征,所制备聚合物数均分子量可控,范围是3.0~300.0kg/mol,同时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是1.02~1.30。整体反应时间0.1~3.0h,聚合物无颜色变化,催化剂负载低,无需进一步脱除,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确定热力膨胀阀流通面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144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616643.3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热力膨胀阀流通面积的方法。在制冷系统的计算模型中,流通面积是热力膨胀阀计算模型的重要参数。在制冷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流通面积会随着系统工况变化而改变。本方法通过改变膨胀阀膜片上下压差而改变膨胀阀开度,同时采集不同压差下的膨胀阀进出口压力、流量;通过采集到的数据计算流通截面积,进而确定流通截面积与膜片上下压差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