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182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92602.3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相式高含固餐厨垃圾及城市剩余污泥厌氧处理技术,它使用水解酸化设备和产甲烷设备,在水解酸化设备里实现高固餐厨垃圾厌氧水解发酵产乙醇,在产甲烷设备里实现餐厨垃圾水解产物耦合城市剩余污泥共发酵高效产甲烷。其工序包括以下过程:控制餐厨垃圾及城市剩余污泥含固率为20-22%,将餐厨垃圾加入至水解酸化设备,控制水解酸化设备pH在4.0-5.0之间,实现餐厨垃圾定向水解产乙醇;将水解酸化设备产物不经任何处理直接补给至产甲烷设备,同时补给等量含固率为10%的城市剩余污泥,实现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共发酵高效产甲烷。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3607.8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M5/00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方法,步骤如下:确定加载车辆信息和待测桥梁信息,布设传感器采集响应;制定现场测试中的加载车道;按照制定加载车道移动加载,采集加载过程的响应信息;从加载数据中获取最不利活载布置,识别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更新主梁的最不利活载效应,评定每片主梁的承载能力。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装配式多梁桥承载能力快速评估,能够定量评估每片主梁的承载能力,避免了成本高昂且封闭交通的桥梁荷载试验,符合目前装配式多梁桥承载能力集群化评估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7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84453.X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随机车致响应监测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步骤如下:从有限元中获取随机车致响应;从实际监测响应数据中提取随机车致响应;基于随机车致响应的有限元模型修正。该方法将已知概率特征的随机车流荷载作为已知静态负载,通过减小实际响应概率特征和有限元预测响应概率特征的误差,能够很好地实现基于静力响应监测数据有限元模型修正,避免封桥荷载试验带来的不便和成本。基于有限元提取影响面加载随机车流的加载方式,能够提高基于随机车流和静态响应监测数据统计特征的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效率。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任意能够获取长期随机车流和响应监测数据的桥梁,具有较高的普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164831.2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防伪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一种或多种荧光材料的溶液;(2)配置高分子聚合物的溶液;(3)将配置的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和配置的荧光染料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均匀溶液待用;(4)将步骤(3)得到的均匀溶液与高分子聚合物的不良溶剂混合,即可使高分子颗粒包封荧光染料,得到荧光防伪材料;本发明制备的荧光防伪材料具有颗粒小且均匀、抗干扰能力强、加密效果好等优点,并可以通过添加干扰物,进一步提高加密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2306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706390.2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态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将溶解有锂盐的离子液体与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混合浸润形成的固态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该固态的离子凝胶复合材料在用作电解质时可以同时保证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以及离子传输能力。本发明的固态离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表现出较好的柔性和机械性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该电解质与合适的正极进行配合使用时,使正极活性物质发挥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具有优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3902.3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北京建筑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8/2433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公开一种大跨度铁路桥梁大吨位支座服役寿命动态预测方法,步骤如下:基于大吨位支座复杂滑移与主梁变形之间的传动机制解析公式,在线计算各种监测情况下的大吨位支座滑移数据;用首班检测列车信息及对应的滑移数据,在线识别并动态更新大跨度铁路桥梁支座滑移影响系数集;通过将不断变化的铁路交通流加载到系数集上来快算车致支座滑移行为,并叠加监测到的长期温度效应来重构完整支座滑移的长期磨损过程;用时变可靠度理论分析非稳态磨损过程实现对大吨位支座服役寿命动态预测。本发明的大吨位支座服役寿命动态预测方法为大跨度铁路桥梁运维和寿命延长提供了合理的指导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6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6820.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时变车辆荷载和桥梁模型的钢箱梁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步骤如下:对考虑时空分布的时变疲劳车辆荷载建模,包括随机车流特征模型和车流量长期趋势模型;基于随机车致响应的多尺度模型修正与校准,包括基于子结构‑精细单元组合建模和基于随机车致响应概率特征的桥梁输入输出关系重构;通过荷载加载于校准的桥梁模型获取疲劳荷载效应,基于时变可靠度实现钢箱梁疲劳寿命动态预测。本发明能够考虑已服役时段的疲劳累积损伤,并基于长期监测校准荷载模型和桥梁加载模型,让钢箱梁疲劳性能长期动态评估成为可能,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工程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40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80935.6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湾区特大桥养护技术中心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程结构监测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数据均衡的桥梁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及装置。基于目前网络训练过程中由于数据不均衡而导致对异常数据无法进行准确识别的问题,计算正常数据与异常数据的比例,考虑数据不均衡是否带来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均衡调整。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缓解数据不均衡问题,避免所选目标桥梁数据集因某类数据图像过多如正常数据,使得模型对数据图像较少的其他类数据如异常数据识别准确率偏低的问题,经该方法进行判定后,检测模型目标桥梁数据集中数据图像较少的其他类数据如异常数据,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04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93786.0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1B32/921 , C01B32/184 , C01G39/06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离子液体加入基底分散液中,在分散液中引入金属源和硫源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的材料经洗涤、真空干燥、煅烧后,得到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金属硫化物/MXene复合材料或金属硫化物/石墨烯/Mxene复合材料。离子液体起氧化石墨烯层和MXene层的稳定剂及诱导二维金属硫化物层层地自组装在石墨烯和MXene纳米大片层上的结构导向剂的作用。本发明缓解了金属硫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量堆聚、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的缺点,在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同时该方法简单可靠、工艺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81821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92595.7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炭强化高含固餐厨垃圾和城市剩余污泥共发酵装置,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将餐厨垃圾粉碎后,与剩余污泥同时加入共发酵装置,同时随剩余污泥加入由秸秆高温煅烧后生成的生物炭。通过生物炭强化水解酸化功能电活性微生物与产甲烷菌之间的种间电子传递促进餐厨垃圾和城市剩余污泥厌氧共发酵产甲烷。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能够保证餐厨垃圾和城市剩余污泥在高含固率条件下充分厌氧发酵,获得甲烷组分含量较高的生物气,并同时对秸秆等农业废物进行了有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