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补焊的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340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052949.X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补焊的前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缺陷确定、缺陷粗打磨、无损探伤、对称打磨:缺陷全部打磨后,将尺寸大于等于15cm的缺陷所对称的位置进行相同程度的打磨,与缺陷形成对称的焊槽;待焊区精磨:精磨后的焊槽正面为椭圆形面,将焊槽边界外30mm以内的部分进行精磨;待焊区的清洁:清除待焊区及焊槽边界外30mm内因打磨、无损检测残留的杂质、油污。本发明方法确保补焊后焊接应力分布均匀,对称的残余应力可以限制变形的发生;另一方面,本发明方法引入较少杂质元素、补焊区无焊接缺陷,从而改善补焊焊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二次缺陷的产生,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补焊的成功率。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补焊的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3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52949.X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补焊的前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缺陷确定、缺陷粗打磨、无损探伤、对称打磨:缺陷全部打磨后,将尺寸大于等于15cm的缺陷所对称的位置进行相同程度的打磨,与缺陷形成对称的焊槽;待焊区精磨:精磨后的焊槽正面为椭圆形面,将焊槽边界外30mm以内的部分进行精磨;待焊区的清洁:清除待焊区及焊槽边界外30mm内因打磨、无损检测残留的杂质、油污。本发明方法确保补焊后焊接应力分布均匀,对称的参与应力可以限制变形的发生;另一方面,本发明方法引入较少杂质元素、补焊区无焊接缺陷,从而改善补焊焊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二次缺陷的产生,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补焊的成功率。

    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的补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08058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52954.0

    申请日:2017-0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0026 B23K9/02 B23K9/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铸造核泵壳体的补焊方法,具体步骤为:缺陷检测及处理、焊槽处理;焊条150℃下烘烤,保温备用;待焊区预热;对待焊区进行补焊,补焊按照逐层逐道进行;补焊效果确认:对泵体补焊区用射线探伤,确认补焊效果,确保无焊接缺陷;固溶处理:对补焊后的工件进行固溶处理。本发明对称的弧形焊槽及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确保试样不会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对焊槽形状及弧度及焊前热处理确保补焊后应力大小及分布合理;对焊槽表面粗糙度的控制及清洁、以及对焊条的烘烤处理可以控制杂质元素含量,确保焊缝无明显缺陷;对核泵泵体相应区域进行焊后固溶处理可以提高核泵补焊区奥氏体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