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4889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90089.0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IPC: B29C69/00 , B29C39/06 , B29C39/12 , B29C39/44 , B29C39/24 , G16C20/10 , G16C20/70 , C08L5/08 , C08L5/00 , C08K5/13 , C08K7/24 , C08K3/14 , C08K9/04 , B32B9/04 , B32B27/40 , B32B27/30 , B32B27/18 , B32B27/08 , B65D65/40 , B29L7/00 , B29L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层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层材料的逐层组装制备方法,多层材料包括依次排布的CMCS/FA膜、PUL/NTW膜和PVA膜;选择对应原料,分别配置CMCS/FA溶液、PUL/NTW溶液及PVA溶液并进行存储;采用连续的不锈钢网带式输送带带动模具,采用液体浇注机将CMCS/FA溶液浇注到模具表面,形成CMCS/FA层,并进行干燥;采用液体浇注机将PUL/NTW溶液浇注到干燥后的CMCS/FA层表面,并形成PUL/NTW层,进行干燥;采用液体浇注机将PVA溶液浇注到干燥后的PUL/NTW层表面,并形成PVA层,进行干燥得到多层结构;采用连续式热压机对多层结构进行连续热压,剪裁包装得到多层材料,本发明根据不同食品包装的具体需求,设计了整个工艺过程中的优化参数,实现了对该层机械和抗菌性能等特性的精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2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41640.2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uxR蛋白结构进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方法,首先找到可用于三维结构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其次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打分及模型优化,使其合格;再通过Maestro软件虚拟筛选出与LuxR匹配度高、靶向性强的小分子化合物。本发明不仅为未找到公开晶体结构的靶蛋白进行建模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由单一建模方法构建的模型不合格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方向;此外,通过虚拟筛选技术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筛选出具有高生物活性的群体感应抑制剂,该方法极大地节省了筛选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降低了筛选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93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605674.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半导体纳米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将制备的Er/Tm/Yb‑Bi2MoO6纳米粒子置于水中超声处理至混合均匀的悬浊液,修饰于ITO导电玻璃上,马弗炉中煅烧,冷却至室温,再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将Ag2S沉积到BMO‑1/ITO电极上,再修饰纳米金离子。紧接着滴涂食源性致病菌适配体溶液,在4℃下孵化过夜。继续滴加BSA阻断非特异性,最后滴加食源性致病菌成功构建工作电极。再以铂丝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辅助电极,分别置于PBS溶液中构建三电极体系,AA作为电子供体,氙灯作为光源,成功构建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半导体纳米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检测时间短、特异性高、成本低廉、潜在的便携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85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3991.1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包装技术领域以及材料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称取α‑CD,置于烧杯中,加去离子水100ml,使其溶解形成α‑CD的水溶液。取0.26ml的BITC,再取0.26ml的无水乙醇逐滴缓慢滴加到α‑CD的水溶液中。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中在65℃下搅拌3小时,超声处理20min。将处理好的水溶液放入﹣80℃的冰箱中,待完全冰冻之后,放入到真空冻干机中真空冻干48h,即可得到干燥的α‑CD‑BITC包合物粉末。本发明所述的包合物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强,可用于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在延长产品货架期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0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82973.7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鼻和BP神经网络对发酵水产品的总生物胺进行快速预测,电子鼻的单次测量时间为60秒,运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载荷分析结合建模标准样品的总生物胺含量,并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总生物胺的预测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对样品的总生物胺进行估计。本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以及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等方法相比操作简单迅速,不需要其他实验试剂,有效避免了检测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浪费,检测效率高,是一种综合的、高效的、简单的预测方法,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发酵水产品总生物胺预测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696832.7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IPC: C07K7/08 , A61K38/10 , A61P31/04 , A61K47/42 , A23L33/18 , A23L3/3526 , A23B4/20 , A23L33/15 , A23K50/40 , A23K10/30 , A23K10/20 , A23K10/26 , A23K20/147 , A23K20/158 , A01N63/50 , A01N37/46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菱鲆抗菌肽,该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从大菱鲆内脏中鉴定了一种抗菌肽,并进行了体外化学合成,发现体外制备的大菱鲆抗菌肽细胞毒性低、低溶血性低,且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蜂房哈夫尼菌均具有高效的抗菌活性。因此,本发明的大菱鲆抗菌肽在制备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抗感染药物、农牧业发展、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洗涤化妆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0443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32271.X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催化降解岩藻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浓度为0.5~10mg/ml的岩藻多糖溶液;边加入TiO2、H2O2边搅拌;S2、在光条件下进行光催化降解;S3、于4000~10000rpm下离心5~10min,取上清液,进行透析操作得到透析后上清液;S4、蒸发得浓缩液,再真空冷冻干燥至水分质量百分含量至0.1%~1%,得到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粉末。本方法降解岩藻多糖的效率高,能在1小时内获得平均分子量低于70KDa的低分子量岩藻多糖,3小时内可以获得平均分子质量约为3kDa的低分子量岩藻多糖,其硫酸基含量为28%;而且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还有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8810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1184961.8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基呼吸砖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应用技术领域。一种砂基呼吸砖的生产方法,是将自然养护后获得的成型砖块浸泡在调湿浆料中完成吸附后经干燥、二次养护后得呼吸砖,其中,所述调湿浆料是由调湿材料、乳胶粉、悬浮剂、水按质量比为0.8:0.15:0.05:100形成的混合物。本发明中大量使用沙漠砂、粉煤灰、矿渣这些低廉材料;而且调湿材料硅藻土的总含量小于8%,利用效率高,调湿性能好。发泡剂使得砂基呼吸砖内部具有一种多孔结构,降低了砂基呼吸砖的干密度,提高其保温性能;同时与调湿材料本身的微孔结构有机地结合,使砂基呼吸砖具有一种复合的多孔系统,极大地增强其调湿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53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6076.X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IPC: C09K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钬掺杂氧化镱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利用氧化钬、氧化镱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分散剂,硼酸为助熔剂,药品研磨混合均匀,置于烘箱内烘干,经高温烧结,制得钬掺杂氧化镱荧光粉。在制备过程中控制配料比、烧结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制得发光强度不同的粉体。本发明制备的荧光粉具有合成简单、性能稳定等优点,可作为一种荧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831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11402.1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大连工业大学
IPC: C03C17/00
Abstract: 一种高硼硅玻璃的褐色着色方法,用糊精粉、NaOH、AgNO3、CuSO4、FeSO4、碳粉、锌粉、甘油和水制备着色料膏,然后涂覆在高硼硅玻璃表面,干燥后放入马弗炉中,以5~8℃/min加热至560~640℃,还原气氛下保温30~90min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到褐色高硼硅玻璃。该方法可用于仪器玻璃、平板玻璃、电真空玻璃、装饰玻璃等的表面着色。根据产品需要,既可大面积着色,也可绘制成各种图案、标识或刻度。本发明通过调整着色料膏配方及热处理工艺,解决了离子扩散着色难以获得褐色高硼硅玻璃的问题,且离子交换过程和还原呈色过程一次完成,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大批量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