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116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680238.8
申请日:2015-10-21
Applicant: 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设计发明属于一种乏燃料贮存格架跌落试验用脱钩,包括吊环(16)提拉滚套(8)和脱轴(9),使吊钩(15)倾斜,产生重物自吊钩上脱落,自由落体的动作。固定板(14)、隔套(13)、盘轴(12)、圆螺母(10)、托架板(7)、圆螺母(6)、轴(5)、隔垫(4)、开槽沉头部不脱出螺钉(2)、压盖(1)组成脱钩的支撑结构。通过实验操作,确保了产品的使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8258.6
申请日:2025-02-0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F18/27 , G06F111/08 , G06F113/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缺陷预测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方法包括从核电厂历次大修的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无损检测数据中提取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包括传热管的累积缺陷数量、初始缺陷尺寸、缺陷分布位置和缺陷增长速率;通过对特征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概率统计建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预测模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预测模型包括累积缺陷数量发展历程模型和缺陷增长速率模型;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预测模型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在未来t时刻的缺陷状态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包括新增缺陷数量、已发生缺陷位置的缺陷尺寸。本发明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缺陷进行完整的预测,既能对已有缺陷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还能对新增缺陷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710095570.7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乏燃料格架与组件地震试验中碰撞力测试装置、方法,以及调整、安装精度检查装置。乏燃料贮存格架是核燃料循环中的核心设备,在地震时乏燃料组件与格架之间发生复杂的碰撞,需要通过试验验证。试验的重点、难点是动态碰撞力的测量。测试条件苛刻、边界条件复杂,测试装置的形式、刚度、安装精度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目前无相关资料和经验借鉴。为此创新了测试方法、测量装置和配套的调整、检查装置。该装置主要思想是在主要的可能碰撞点开孔、安装力传感器短梁,将碰撞力直接传导到两只力传感器上,碰撞力为两只力传感器的合力,整体装置的刚度、边界条件与原结构一致。并设计了用于调整、检查安装间隙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27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460323.9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U型传热管流弹激励磨损分析计算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流体弹性刚度引入到传热管磨损分析中,能够在流速接近但未达到流弹性失稳时,较为准确的预测传热管的磨损情况,在设计阶段及运行服务阶段用于蒸汽发生器设计及寿命管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64023.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门启明 , 张菲茜 , 杨星 , 巢孟科 , 周全 , 应秉斌 , 林绍萱 , 矫明 , 李经怀 , 姚兆祯 , 张伟 , 刘畅 , 李晨 , 张可丰 , 张锴 , 梁星筠 , 尤岩 , 黄俊 , 侯敏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向收口的立式缠绕管式换热组件,包括:垂向设置的中心筒体,其顶部连接有连接管;缠绕管,缠绕在所述中心筒体外侧,所述缠绕管在沿所述中心筒体径向上被分为至少两层;垫条,设置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缠绕管之间和/或所述缠绕管与所述中心筒体之间和/或最外层缠绕管外侧,所述垫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缠绕管外轮廓相互配合的槽;支撑定位装置,其用于与所述中心筒体、缠绕管及垫条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所述中心筒体、缠绕管及垫条;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保证满足热工及结构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缠绕管的加工精度,增强安全性,提升换热器的力学及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76795.1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U型管道高温高压水环境试验的夹具,包括四个支撑、上载荷平台、下载荷平台、固定角块和试样夹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有部件均为对称设计,以试验机加载杆为中心对称分布,保证了在试验过程中,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是稳定且严格对中的,保证了整套夹具的稳固性,有利于试验的长时间运行,试样夹块可以随着试样上下转动,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适用于带U型弯结构的管道试样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下力学试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33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48475.9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贺小明 , 邵长磊 , 朱自强 , 景益 , 李岗 , 刘鑫 , 奚梅英 , 曹艳芳 , 黄然 , 刘建文 , 李雷 , 王志勇 , 高雷 , 党哈雷 , 刘家正 , 崔士钢 , 汤春桃 , 钱浩 , 谢永诚 , 李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内插式中子吸收装置的乏燃料贮存系统,包括具有仪表导向管的燃料组件、用于贮存所述燃料组件的乏燃料贮存格架、中子吸收装置,所述中子吸收装置插入在所述燃料组件的仪表导向管中。本发明公开的乏燃料贮存系统,该乏燃料贮存格架方案能够实现更密集的乏燃料贮存,具有更高的临界安全性以及较低的制造成本,同时可对中子吸收材料进行更换。燃料贮存腔之间的间距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170573.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3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监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内外检漏管处的温度信息,将温度信息和温度阈值比较,监测内外检漏管处的状态;获取辐照初始监测参数和辐照数据进行老化监测;获取裂纹信息,根据裂纹信息,获取裂纹拓展预测分析数据;获取超越事件分析信息,根据超越事件分析信息和临界信息,获取超限时间分析结果。能够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进行全面监测,提升了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及时发现反应堆压力容器存在的问题,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93961.1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巢孟科 , 杨星 , 门启明 , 袁舒梦 , 林绍萱 , 唐力晨 , 张伟 , 李晨 , 张菲茜 , 刘畅 , 秦炎锋 , 张可丰 , 景益 , 陈俨 , 薛国宏 , 姚彦贵 , 周全 , 张毅成 , 张锴 , 刘润发 , 应秉斌 , 李经怀 , 姚兆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岛主设备换热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涡流检查的环绕堆内组件式螺旋缠绕管换热组件,包括芯筒,其内通道为反应堆堆内组件的安装空间;螺旋缠绕管束,其为由多根无焊缝螺旋缠绕管缠绕在芯筒外围形成的多层结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螺旋缠绕管束;管箱组件,包括多个上管箱单元以及与其数量一致的多个下管箱单元,两个上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两个下管箱单元通过集水管连通为一组,一组上管箱单元仅与一组下管箱单元对应,组中的上管箱单元与组中下管箱单元一一对应且通过多根螺旋缠绕管连通;本发明既能用于供热或提供终端需要能量的无相变热交换装置,也能用于供汽或提供后端动力系统需要能量的有相变直流蒸汽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11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52035.8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损伤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导波的高温压力容器损伤定位方法,其整体流程主要由压力容器运行温度点划分、各温度点基准信号采集、归一化、滤波以及降噪处理、待监测容器导波信号采集、归一化、滤波以及降噪处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提取特征、损伤定位构成;本方案使用归一化、滤波、降噪以及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信号处理方法有效的提高了超声导波信号的信噪比,避免了干扰信号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超声导波监测方法可以实时的、在线的监测高温环境下的压力容器运行状态,更适用于在役结构的健康监测,并且该方法是一种主动的监测方法,可根据需要随时获取压力容器健康状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