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0352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4035.4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半透过型反射片(20)具有:第1光学形状层(22),其具有多个单位光学形状(30);以及第2光学形状层(23),其在第1光学形状层上从通过单位光学形状而形成的面侧层叠而成。单位光学形状具有:第1面(30a),其相对于第2光学形状层的朝向第1光学形状层的相反侧的出光侧面(23b)倾斜;以及第2面(30b),其不与所述出光侧面平行。对在半透过型反射片内行进的影像光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反射的反射层(25)被设置在第1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36220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080013876.X
申请日:2010-03-2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F21S2/00 , F21V5/04 , G02F1/1335 , G02F1/13357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11 , G02B3/005 , G02B3/0062 , G02B5/0242 , G02F1/133603 , G02F2001/133607
Abstract: 光学部件(28)具有第一光学片(30)和配置在第一光学片的出光侧的第二光学片(40)。各光学片具有主体部(32、42)和排列在主体部上的单位形状单元(35、45)。单位形状单元的高度对于单位形状单元的排列间距的比,在第一光学片小于第二光学片。
-
公开(公告)号:CN100559265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03814827.7
申请日:2003-06-27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45 , G02B3/005 , G03B21/625
Abstract: 投影荧光屏111包括全反射棱镜透镜114和安装在全反射棱镜透镜114的观众一侧的双凸透镜115。全反射棱镜透镜114在其背面(最外的入射平面)具有多个成像光入射在其上的单元棱镜113。每一个单元棱镜113都有一个对应于入射平面113a与全反射平面113b之间夹角的顶角λ,并且单元棱镜113的顶角λ随荧光屏上每一个单元棱镜的位置不同而变化。更详细地说,单元棱镜113具有从30°至45°之间连续变化的顶角λ,使得远离同心圆中心O的一侧上的顶角λ比靠近所述中心O的一侧的顶角λ大。
-
公开(公告)号:CN100504593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480000727.4
申请日:2004-03-18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 G03B2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菲涅耳透镜板的安装构造以及备有该安装构造的背面透射型显示装置,所述菲涅耳透镜板的安装构造能够以较好的平面性将制造时易于从金属模分模的薄型菲涅耳透镜板保持于背面透射型显示装置。该菲涅耳透镜板的安装构造是在入射光侧配列有具有入射面和全反射面的三角形状的棱镜、且厚度为3mm以下的菲涅耳透镜板(1)的安装构造,在入射光侧配列有具有入射面和全反射面的三角形状的棱镜,且厚度为3mm以下,并备有:装配在前述菲涅耳透镜板(1)的上边(11)上的悬挂部件(12)、支承该悬挂部件(12)的支承部件(13),其中所述全反射面对从该入射面入射的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全反射并使其向希望的方向偏转。此时,优选地,在菲涅耳透镜板(1)上装配张力施加部件(21)。
-
公开(公告)号:CN101384852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780005729.6
申请日:2007-02-1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正浩
IPC: F21S2/00 , F21S8/04 , F21V19/00 , F21V23/04 , G02F1/13357 , H01L33/00 , F21Y10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03 , G02F1/133606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的亮度不均以及颜色不均被抑制的面光源装置(50)。面光源装置(50)具备:双凸透镜片(14-1),其具有在出射侧突出的多个单位透镜(141-1);光源单元(100),具有多种发光源(101),该多种发光源(101)具有彼此不同发光波长分布。单位透镜沿着一个方向以大致固定的间隔排列。各种发光源分别沿着一个方向以大致固定的间隔排列。沿着一个方向的各种发光源的排列间隔彼此大致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0440034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02119974.4
申请日:2002-05-1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正浩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Abstract: 一种光扩散薄板或薄膜,在一维或二维方向形成了多个单位透镜,单位透镜的截面形状是近似梯形,以所述梯形的下底为进光部,上底为出光部,并且,由具有给定折射率N1的材料形成,相邻的单位透镜间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部分由具有比N1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N2并且添加了光吸收粒子的材料形成,当设梯形的上底长度为T,高度为H,梯形斜边与出光部的法线所形成的角度为θ时,具有以下所述关系:sin(90°-θ)>N2/N1;N1<1/sin2θ;0<H<T/(tan(2θ+10°)-tanθ);对进光部的面进行印花加工。提供能防止从出光面入射的外来光的反射,能得到高增益的光扩散薄板以及使用了该光扩散薄板的投影屏。
-
公开(公告)号:CN1442749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3120671.9
申请日:2003-01-2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G03B2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 , H04N5/7408
Abstract: 透射式投影屏(3)由集中从背面侧入射的投影光从观察侧射出的菲涅耳透镜片(11)单独或者由配置在背面侧的菲涅耳透镜片(11)和配置在观察侧的双凸透镜(21)组合而构成。在菲涅耳透镜片(11)的观察侧表面上形成菲涅耳透镜(12),在背面侧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面(13)。菲涅耳透镜片(11)的粗糙面(13)是具有带抗反射性的规定粗糙度的面,优选是菲涅耳透镜片(11)具有规定范围的混浊度值,最好是菲涅耳透镜片(11)的粗糙面(13)具有规定范围的光洁度。
-
公开(公告)号:CN1385754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19974.4
申请日:2002-05-14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正浩
IPC: G03B21/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21/625
Abstract: 一种光扩散薄板或薄膜,在一维或二维方向形成了多个单位透镜,单位透镜的截面形状是近似梯形,以所述梯形的下底为进光部,上底为出光部,并且,由具有给定折射率N1的材料形成,相邻的单位透镜间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部分由具有比N1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N2并且添加了光吸收粒子的材料形成,当设梯形的上底长度为T,高度为H,梯形斜边与出光部的法线所形成的角度为θ时,具有以下所述关系:sin(90°-θ)>N2/N1,N1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68473.8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面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面光源装置(20)依次具有光漫射部(50)和光反射部(70)。光漫射部(50)具有光透射性和光漫射性。以0°的入射角入射的特定波长的光在光反射部(70)的反射率为80%以上。以绝对值大于45°的入射角入射的至少一部分上述特定波长的光在光反射部(70)的反射率小于50%。
-
公开(公告)号:CN10814034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680061264.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识别辨认到存在于影像源的像素间的非像素区域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影像源(11),其出射影像光(L);透镜(12),其放大影像光(L)而向观察者侧出射;以及光学片(20),其被配置在影像源(11)和透镜(12)之间或透镜(12)的观察者侧,光学片(20)具有至少2层以上的层(21、22、23)结构,在各层之间的界面上形成有多个凸形状(21a、23a),彼此相邻的层的折射率的差(Δn)满足0.005≦Δn≦0.1,光学片(20)的半值角(α)满足0.05°≦α≦0.2°,最大亮度为1/20的光学片(20)的扩散角(β)满足β≦5×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