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78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58653.0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侧向穿透泥岩沟通油层的压裂工艺方法,主要解决了现有采用砂岩层段压裂工艺方法将会导致在泥岩中形成的裂缝长度不够无法将井筒与侧向含油砂岩进行有效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安装压裂井口,连接压裂管汇和车组;S2:对地面管线与闸门进行试压直至合格;S3:对目的层段进行射孔;S4:开始主压裂施工,形成人工裂缝沟通侧向油层;S5:逐段完成目标水平井剩余段全部压裂施工;S6:待所有设计目的层段完成施工后,关井,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返排。本发明水平井侧向穿透泥岩沟通油层的压裂工艺方法,能够确保井筒与油层之间形成有效油流通道,实现侧向油层的有效动用,满足侧向油层生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37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17685.9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缝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暂堵剂用量确定方法和装置,属于油藏储层压裂增产技术领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假设压后水平缝平面为圆形、暂堵剂种类单一、暂堵位置在裂缝端部、以及暂堵段塞平面为圆环,建立水平缝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暂堵剂用量的计算模型;利用Fracpro‑PT软件进行裂缝参数下的产能预测模拟,根据模拟结果确定最优裂缝半径,所述裂缝参数包括裂缝半径和裂缝导流能力;基于最优裂缝半径、暂堵段塞厚度和裂缝高度,确定暂堵剂体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量化、准确的确定暂堵剂用量及暂堵次数,实现了裂缝系统与储层的最优匹配,填补了目前的技术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013632.6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增能渗吸距离的计算方法。主要解决了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增能一体化改造设计优化中渗吸距离无法定量,导致压后产能预测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进行目标井选择,然后通过闷井时间公式确定闷井时长,最后根据闷井时间‑储层渗透率‑渗吸距离关系图版确定目标井渗吸距离。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可快速获取给定条件下目标井渗吸距离,对致密油水平井压后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775996.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储层改造技术和提高采收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井直井压裂增能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主要解决了低渗、致密储层老井地层能量不足,压裂增能一体化改造设计优化无法定量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进行目标井选择,然后通过地层压力恢复图版和最优渗吸闷井时间公式确定合理的增能液注入量和压后关井时间。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可有效恢复地层压力,进一步提高单井产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7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978396.2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33/12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纤维+支撑剂”直井多分支缝压裂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方法适用性缺少判断依据,纤维用量、纤维加入速度、纤维加入时机不确定,一切靠技术人员经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层段三向应力相对大小,判断裂缝是缝为垂直裂缝。根据施工层段裂缝是否为垂直裂缝及水平应力差,判断方法适用性。根据施工层段水平应力差、裂缝高度确定纤维用量。根据施工层段施工排量、纤维加入时的砂比确定纤维加入速度。根据施工层段确定的纤维用量及纤维加入速度,确定纤维加入时机。根据施工层段施工压力变化情况,实时调整纤维用量。本发明具有能够系统、量化、准确的确定方法适用性、纤维用量、纤维加入速度、纤维加入时机及实时调整纤维用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7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78319.7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纵向缝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重复压裂工艺增加单井控制体积有限、缝内暂堵转向易沟通相邻裂缝的问题。本发明针对裂缝方向与井筒方向一致的水平井老井,依据初次压裂施工的基础资料、基本生产资料、井下微地震监测等资料,采用老缝扩大规模与暂堵转向交替结合的方法,给出了一种纵向缝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该纵向缝水平井重复压裂工艺能够大幅度提高裂缝控制面积,同时避免了纵向缝缝内暂堵转向易沟通问题,从而提高单井产量,为水平井重复压裂提供有效的工艺措施,指导水平井“二次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55762.4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渗及致密储层直平联合压裂优化设计方法。该低渗及致密储层直平联合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区块特点,判断区块改造模式;确定周边各直井与水平井间距;判断在区块主应力方向上,水平井改造段与对应直井改造层段储层物性优差,确定各井组具体改造类型;针对井组不同改造类型,确定井组改造方式;根据井组改造方式,确定井组具体布缝设计。本发明提出的低渗及致密储层直平联合压裂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对现有井区内各直井与水平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提供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合理改造直井与水平井,有效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缝控体积,提高井区储层的开发程度,降低储量损失,提高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2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013632.6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增能渗吸距离的计算方法。主要解决了致密油水平井压裂增能一体化改造设计优化中渗吸距离无法定量,导致压后产能预测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进行目标井选择,然后通过闷井时间公式确定闷井时长,最后根据闷井时间‑储层渗透率‑渗吸距离关系图版确定目标井渗吸距离。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可快速获取给定条件下目标井渗吸距离,对致密油水平井压后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86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567160.7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与能量补充一次完成工艺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致密油水平井重复压裂与能量补充需要分两次施工从而导致整体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依据压裂施工的基础资料和水平井油藏数值模拟结果,采用双封单卡压裂管柱,对老缝注入增能液补充地层能量,新缝进行大规模压裂施工。本发明具有能实现致密油水平井一次施工既能达到重复压裂又能达到能量补充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31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78396.2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33/12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纤维+支撑剂”直井多分支缝压裂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方法适用性缺少判断依据,纤维用量、纤维加入速度、纤维加入时机不确定,一切靠技术人员经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施工层段三向应力相对大小,判断裂缝是缝为垂直裂缝。根据施工层段裂缝是否为垂直裂缝及水平应力差,判断方法适用性。根据施工层段水平应力差、裂缝高度确定纤维用量。根据施工层段施工排量、纤维加入时的砂比确定纤维加入速度。根据施工层段确定的纤维用量及纤维加入速度,确定纤维加入时机。根据施工层段施工压力变化情况,实时调整纤维用量。本发明具有能够系统、量化、准确的确定方法适用性、纤维用量、纤维加入速度、纤维加入时机及实时调整纤维用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