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7610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045529.1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数据包处理方法及基站,包括:确定半持续调度队列的缓存数据为空,且在当前传输时间间隔上存在半持续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资源;将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构造成终端不递交重排序实体的格式,和/或,不更新该半持续调度队列维护的传输序列号计数;将处理后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半持续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资源上发送给终端。对于支持高速分组接入增强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的基站,在下行半持续调度队列或逻辑信道无缓存数据,但在当前传输时间间隔上又存在半持续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资源的情况下,本发明给出了该种情况下基站的处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076103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45529.1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持续调度的数据包处理方法及基站,包括:确定半持续调度队列的缓存数据为空,且在当前传输时间间隔上存在半持续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资源;将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构造成终端不递交重排序实体的格式,和/或,不更新该半持续调度队列维护的传输序列号计数;将处理后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在半持续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资源上发送给终端。对于支持高速分组接入增强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的基站,在下行半持续调度队列或逻辑信道无缓存数据,但在当前传输时间间隔上又存在半持续高速下行共享物理信道资源的情况下,本发明给出了该种情况下基站的处理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958089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10243931.0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H04W2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6/22 , H04B17/391 , H04L25/02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仿真的方法和设备,用以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体现信道的时变特性,并且能够体现出传输模式和检测算法等算法的处理增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确定进行仿真的场景对应的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的对应关系,其中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动态预仿真确定的;根据确定的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确定静态仿真得到的静态指标值对应的动态指标值。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兼顾系统仿真的效率和仿真性能,通过仿真流程的简化,在仿真性能损失很小的前提下,效率方面能够获得巨大地提升,并且能够以静态仿真的效率获得动态仿真的评估性能,从而在保证性能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8712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231661.5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姝杰
IPC: H04W7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组网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在进行下行资源分配时,宏基站判断当前子帧的类型;若是Un子帧,宏基站根据第一CQI修正结果,确定归属于该宏基站的中继和MUE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出的优先级,分别为归属于该宏基站的中继和MUE分配资源,该第一CQI修正结果是该宏基站分别对在Un子帧上接收到的MUE和中继上报的CQI进行修正得到的结果;若是Uu子帧,宏基站根据第二CQI修正结果,确定归属于该宏基站的MUE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出的优先级,为每个MUE分配资源,该第二CQI修正结果是该宏基站分别对在Uu子帧上接收到的MUE上报的CQI进行修正得到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2752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077528.X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业务容量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系统业务容量的方法,没有区分不同类型的接入用户容量,使得确定的系统业务容量准确率比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根据各个业务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下行资源需求量,确定系统可容纳的下行总用户数;以及根据各个业务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上行资源需求量,确定系统可容纳的上行总用户数;根据系统可容纳的上行总用户数和系统可容纳的下行总用户数,确定系统用户容量。由于确定系统业务容量中,区分不同类型的接入用户容量,从而提高了确定的系统业务容量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068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9432.9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长期演进LTE系统性能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地物类型与配置参数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当前地物类型所对应的配置参数组合,并对确定出的配置参数组合进行初始化;针对LTE系统中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每个子帧,进行以下操作:根据初始化后的配置参数组合对LTE系统中的所有用户的位置和相应的计时器进行更新;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且当前评估下行链路时,执行设置的下行评估流程;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且当前评估上行链路时,执行设置的上行评估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068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069432.9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长期演进LTE系统性能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预先设置的地物类型与配置参数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当前地物类型所对应的配置参数组合,并对确定出的配置参数组合进行初始化;针对LTE系统中的每个无线帧中的每个子帧,进行以下操作:根据初始化后的配置参数组合对LTE系统中的所有用户的位置和相应的计时器进行更新;在当前子帧为下行子帧且当前评估下行链路时,执行设置的下行评估流程;在当前子帧为上行子帧且当前评估上行链路时,执行设置的上行评估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295808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243931.0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H04W2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16/22 , H04B17/391 , H04L25/02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行仿真的方法和设备,用以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体现信道的时变特性,并且能够体现出传输模式和检测算法等算法的处理增益。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确定进行仿真的场景对应的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的对应关系,其中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的对应关系是通过动态预仿真确定的;根据确定的动态指标值和静态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确定静态仿真得到的静态指标值对应的动态指标值。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兼顾系统仿真的效率和仿真性能,通过仿真流程的简化,在仿真性能损失很小的前提下,效率方面能够获得巨大地提升,并且能够以静态仿真的效率获得动态仿真的评估性能,从而在保证性能可靠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评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469928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410715451.3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姝杰
IPC: H04W5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5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网络侦听的空口同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同步精度,降低微小区对邻区的干扰。该方法为:微小区获取所有邻小区的PCI消息,根据预设的小区层级和静默子帧的第一映射关系,在针对所有小区层级配置的静默子帧上保持静默,并搜索邻小区的CRS,筛选出CRS的SINR不小于预设的第一同步质量要求门限值的邻小区,进一步地,选取其中层级最高且层级不低于M‑1的邻小区作为自身的同步源小区,记录同步源小区的PCI,以及对应同步源小区的小区层级配置自身的小区层级。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同步精度,降低微小区对邻区的干扰,从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干扰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327511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10077389.0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业务容量的方法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确定系统业务容量的方法中,没有区分不同类型的接入用户容量,使得确定的系统业务容量准确率比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针对一个业务,根据该业务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下行资源需求量,确定该业务的下行等效在线容量,以及根据该业务在一个无线帧内的上行资源需求量,确定该业务的上行等效用户容量;根据该业务的下行等效在线容量和该业务的上行等效用户容量,确定该业务的系统背景用户容量。由于确定系统业务容量中,区分不同类型的接入用户容量,从而提高了确定的系统业务容量的准确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