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99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10769734.6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CN)
IPC: G06F9/4401 , G06F11/14 , G06F11/20 , G06F8/7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启动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第一Flash芯片以及第二Flash芯片,第二Flash芯片为禁止写操作的状态,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在处理器通过第一Flash芯片启动失败时,复位处理器,控制第二Flash芯片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用于通过第二Flash芯片启动,并在启动后根据第二Flash芯片内的引导程序对第一Flash芯片进行修复;在第一Flash芯片修复后,可编程逻辑器件用于控制第一Flash芯片连接处理器,并复位处理器。本申请可以基于未经更改的原始数据保证处理器的正常启动,并实现优先选用第一Flash芯片保证处理器的正常启动。
-
公开(公告)号:CN10230714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237518.3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毅宏
IPC: H04L12/7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报文转发的可靠性。本方法中,源节点板确定待转发报文所要到达的目的节点板,根据预先保存的源节点板与目的节点板之间的路径的状态信息,选择一条源节点板与目的节点板之间的处于通路状态的路径,并确定选择的路径所对应的与源节点板相连的交换板;将待转发报文发送给确定的交换板,该交换板将待转发报文转发出去。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报文转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96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311733.8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毅宏
IPC: G06F13/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注册总线的操作方法集;注册设备的操作方法集,所述设备的操作方法集包括,所述总线上挂接的各个设备对应的操作方法集;生成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中包括需访问设备的信息;获取所述需访问设备的内部控制信息和接口总线参数;根据所述接口总线参数调用所述需访问设备的设备操作方法集;根据所述接口总线参数调用所述需访问设备的总线操作方法集;采用所述需访问设备的内部控制信息,接口总线参数,以及,对应的设备操作方法集和总线操作方法集,处理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处理结果。本申请可以提高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可维护性、可调试性以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966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11733.8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毅宏
IPC: G06F13/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注册总线的操作方法集;注册设备的操作方法集,所述设备的操作方法集包括,所述总线上挂接的各个设备对应的操作方法集;生成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中包括需访问设备的信息;获取所述需访问设备的内部控制信息和接口总线参数;根据所述接口总线参数调用所述需访问设备的设备操作方法集;根据所述接口总线参数调用所述需访问设备的总线操作方法集;采用所述需访问设备的内部控制信息,接口总线参数,以及,对应的设备操作方法集和总线操作方法集,处理所述数据处理请求,返回处理结果。本申请可以提高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可维护性、可调试性以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07141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37518.3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毅宏
IPC: H04L12/5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报文转发的可靠性。本方法中,源节点板确定待转发报文所要到达的目的节点板,根据预先保存的源节点板与目的节点板之间的路径的状态信息,选择一条源节点板与目的节点板之间的处于通路状态的路径,并确定选择的路径所对应的与源节点板相连的交换板;将待转发报文发送给确定的交换板,该交换板将待转发报文转发出去。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报文转发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429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26526.3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毅宏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通过通用公共无线接口接收同相和正交数据,将接收到的同相和正交数据存储在预先设置的目标缓存区中,并周期性地从目标缓存区中搬移预设长度的同相和正交数据至系统二级缓存中;其中,目标缓存区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内部的缓存空间之外的缓存空间,目标缓存区可容纳的最大数据量,以及预设长度表示的数据量均大于通用公共无线接口内部的缓存空间可容纳的最大数据量。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抢占L2总线失败的几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BBU CPRI数据溢出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0186088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910081953.4
申请日:2009-04-09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IMA E1链路混线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发送端通过第一链路向通信对端侧发送用于检测混线情况的测试信号,该测试信号中至少包含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一链路的第一标识;接着,发送端接收通信对端侧通过第二链路返回的响应信号,该响应信号中至少包含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二标识,以及所述通信对端侧接收到的用于唯一标识某一链路的第三标识;最后,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三标识进行比较,并在获知两者不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发生混线。这样,便有效地避免了误判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混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和一种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860889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910081953.4
申请日:2009-04-09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IMA E1链路混线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发送端通过第一链路向通信对端侧发送用于检测混线情况的测试信号,该测试信号中至少包含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一链路的第一标识;接着,发送端接收通信对端侧通过第二链路返回的响应信号,该响应信号中至少包含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链路的第二标识,以及所述通信对端侧接收到的用于唯一标识某一链路的第三标识;最后,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三标识进行比较,并在获知两者不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第一链路与第二链路发生混线。这样,便有效地避免了误判情况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混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同时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和一种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815174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510860073.2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毅宏
IPC: G06F15/1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及节点控制器,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一节点发送的访问某一数据的访问请求时,根据访问请求获取待访问数据的数据属性;第一节点控制器根据该待访问数据的数据属性确定该访问请求的处理方式:当该待访问数据为私有数据时,第一节点控制器向第一节点所在处理器的存储控制器发送访问该数据的访问请求,以请求存储控制器协助完成该数据的访问过程;当该待访问数据为共享数据时,第一节点控制器向第一节点的主节点发送访问该数据的访问请求,以请求第一节点的主节点协助完成该数据的访问过程。本发明对于异构多核处理器能够有效节省不必要的处理过程,提高数据访问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0114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2613.7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13/40 , H04L12/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3/4022 , H04L47/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apidIo系统链路聚合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RapidIo交换器在接收到RapidIo报文时,根据预设的交换路由映射关系,确定目的终端标识对应的交换聚合组,根据预设的交换聚合组负载分担类型,从交换聚合组中,确定当前使用的交换物理端口,并通过当前使用的交换物理端口,向目的终端发送RapidIo报文,其中,RapidIo报文中至少包括目的终端标识,交换聚合组表示多个交换物理端口的集合,这样,将多个交换物理端口聚合在一起,实现了RapidIo系统链路聚合,并根据负载分担类型,确定从哪一个交换物理端口发送RapidIo报文,实现了交换物理端口之间的负载分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