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08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0279388.6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IPC: H04W24/04 , H04B17/345 , H04L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远端干扰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远端干扰源的检测方法包括:操作维护与管理设备OAM确定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有受远端干扰影响的基站中的任一基站,所述受远端干扰影响的基站包括受扰站和/或施扰站;所述OAM为第一基站配置第一参考信号配置信息ID;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配置信息ID用于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时频信息,从而,所述第一基站在满足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条件下,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配置信息ID,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时频信息上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118008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79388.6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IPC: H04W24/04 , H04B17/345 , H04L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远端干扰源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远端干扰源的检测方法包括:操作维护与管理设备OAM确定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为所有受远端干扰影响的基站中的任一基站,所述受远端干扰影响的基站包括受扰站和/或施扰站;所述OAM为第一基站配置第一参考信号配置信息ID;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配置信息ID用于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序列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时频信息,从而,所述第一基站在满足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条件下,基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配置信息ID,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的时频信息上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082434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611220839.1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IPC: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检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接收远端发送的信号,并按照设定的周期,检测接收的信号分配得到的频段内包含的各个PRB的干扰功率,其中,PRB至少包括空闲PRB;在每一个周期内,检测到各个PRB的干扰功率之后,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接收的信号分配得到的频段内每一种指定频段内包含的PRB的干扰功率的均值,以及接收的信号分配得到的频段内所有空闲PRB的干扰功率的均值,分别达到各自对应的预设功率门限时,判定出现设定类型的干扰,并统计设定类型的干扰的已出现次数;确定设定类型的干扰的已出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门限时,判定出现远端干扰。这样,降低了检测的复杂度和检测的实施难度,避免了误检和漏检,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以及检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574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32100.3
申请日:2017-03-07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征序列的优选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算法生成多个特征序列,按预设数量将所述多个特征序列组织为多个特征序列组;针对各个特征序列组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特征序列,分别生成特征序列对偶;计算所述特征序列对偶的最大相关峰值,用于评估特征序列对偶的两个特征序列之间的互相关性强弱;根据所有特征序列组中的每个特征序列对偶的最大相关峰值确定最优特征序列组。经过优选后的特征序列组,可以有效地降低接收侧基站检测特征序列的误检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39224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510076245.7
申请日:2015-02-12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协作小区的下行CoMP传输方法。当下行CoMP UE存在多个协作小区且多个协作小区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下行CoMP传输方式时,分别根据多个协作小区的下行CoMP传输方式的组合是否属于预设的下行CoMP传输方式高/低优先级组合集中的其中一种下行CoMP传输方式组合,并根据判断结果采用高优先级组合集中的其中一种下行CoMP传输方式组合或是在对低优先级组合集中的下行CoMP传输方式组合进行调整后进行下行CoMP传输。从而在提升小区边缘用户性能的同时使得小区平均吞吐量不会降低,提升了下行CoMP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09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0431643.7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IPC: H04W24/08 , H04W28/06 , H04B17/345 , H04L5/0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遍历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配置远端干扰管理参考信号RIM‑RS检测周期结构;基于RIM‑RS检测周期结构,完成对RIM‑RS的遍历检测;其中,RIM‑RS检测周期结构具体为包括监测周期、检测周期和检测时机周期的多层级周期结构,其中,一个监测周期内包含一个监测窗口,一个监测窗口包含多个检测周期,一个检测周期包含多个检测时机周期,一个检测时机周期包含一个检测窗口。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常灵活和通用的检测周期结构,可以实现DRX机制和PN判定准则,匹配系统帧结构,基于检测周期结构来实现RIM‑RS遍历检测功能,检测结果可靠性高,虚检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2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10058146.4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远端干扰检测算法复杂度高、检测不实时以及受扰站和施扰站的中心频点和带宽必须完全相同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确定存在远端干扰;在特殊时隙中发送专用参考信号序列。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检测方法包括:确定发送专用参考信号序列的时频资源;在所述时频资源发送专用参考信号序列,其中,所述时频资源包括:时域上的下行无线帧的特殊时隙和频域上的将基站可用最大频率带宽进行划分得到的频率子带;通过检测所述专用参考信号序列来识别远端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73964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610327582.3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小区的载波动态调整方法,包括:当目标小小区的干扰信息大于预设干扰上门限,且负荷信息低于预设负荷下门限时,删除目标小小区的工作载波集中的第一载波;第一载波为目标小小区与其邻区之间的重叠载波;当目标小小区的干扰信息大于预设干扰上门限,且负荷信息高于预设负荷工作门限时,删除目标小小区的各个邻区的工作载波集中的第二载波;第二载波为各个邻区与目标小小区之间的重叠载波;当目标小小区的负荷信息高于预设负荷上门限时,对目标小小区的工作载波集增加载波。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相邻小小区的负荷信息和干扰信息,动态调整小小区的载波资源分配,使各小小区之间的载波尽量错开,从而降低小小区之间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701853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610059552.9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对干扰源定位的成功率以及准确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包括:在当前受扰小区获取干扰源的下行子帧数据;通过多种检测算法对所述下行子帧数据进行检测,确定多组施扰小区中的每一施扰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以及每一施扰小区与受扰小区之间的距离,其中,每一种检测算法确定一组施扰小区中的每一施扰小区的PCI,以及每一施扰小区与受扰小区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多组施扰小区中的每一施扰小区的PCI,以及每一施扰小区与受扰小区之间的距离,确定干扰源小区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24344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1220839.1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先国
IPC: H04W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扰检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接收远端发送的信号,并按照设定的周期,检测接收的信号分配得到的频段内包含的各个PRB的干扰功率,其中,PRB至少包括空闲PRB;在每一个周期内,检测到各个PRB的干扰功率之后,执行以下步骤:确定接收的信号分配得到的频段内每一种指定频段内包含的PRB的干扰功率的均值,以及接收的信号分配得到的频段内所有空闲PRB的干扰功率的均值,分别达到各自对应的预设功率门限时,判定出现设定类型的干扰,并统计设定类型的干扰的已出现次数;确定设定类型的干扰的已出现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门限时,判定出现远端干扰。这样,降低了检测的复杂度和检测的实施难度,避免了误检和漏检,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以及检测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