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061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961248.3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F24F2003/1682 , H01T19/04 , H01T23/00
Abstract: 提供离子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机,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外壳,其收纳基板;针状的放电电极,其从基板的表面向外壳外部延伸,由放电产生离子;以及电极保护壁,其用于在外壳的外部保护放电电极。电极保护壁具有壁部和壁部,壁部和壁部从外壳比放电电极的顶端部更突出地设置,在放电电极的两侧相互隔开间隔相对。在外壳形成开口部,开口部配置在壁部和壁部之间,使基板露出。壁部和壁部的间隔是在根部侧大于从外壳突出的壁部和壁部的顶端部侧的间隔。通过这种构成,能防止用户触碰放电电极的顶端部,能容易清扫放电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5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80002344.4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27/022 , A61L9/22 , H01J27/26 , H01T19/04 , H01T23/00
Abstract: 提供能使高浓度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广范围存在的离子发生装置。第1针状电极~第4针状电极(41~44)以各自的延伸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配置,分别通过放电产生离子。输送第1针状电极~第4针状电极(41~44)产生的离子的气体在空间(38)中流动。第1针状电极(41)和第2针状电极(42)的针尖从构成空间(38)的第1壁面(37)突出,隔开间隔在空间(38)内排列配置。第3针状电极(43)和第4针状电极(44)的针尖从构成空间(38)并与第1壁面(37)相对的第2壁面(39)突出,隔开间隔在空间(38)内排列配置。第1针状电极(41)和第4针状电极(44)产生正离子,第2针状电极(42)和第3针状电极(43)产生负离子。
-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8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12961.1
申请日:2016-02-15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H05H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H1/24
Abstract: 等离子体生成元件(1)具备:多个导电线部(20),所述多个导电线部(20)彼此并行配置;以及多个绝缘包覆部(30),所述多个绝缘包覆部(30)绝缘覆盖多个导电线部(20),多个绝缘包覆部(30)分别横跨多个导电线部(20)各自的延伸方向上的规定的长度而设置,以在相邻的绝缘包覆部(30)之间形成有可供等离子体生成的间隙(R),由此通过被多个绝缘包覆部(30)覆盖的部分的多个导电线部(20)和多个绝缘包覆部(30)构成等离子体生成部,多个导电线部(20)以及多个绝缘包覆部(30)均具有柔软性,该等离子体生成元件(1)的构成为通过在相邻的导电线(20)间部分别产生电位差,以在等离子体生成部中能够生成等离子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8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45354.6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F24F2003/1682 , H01T19/04 , H01T23/00
Abstract: 提供离子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机,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外壳(31),其收纳基板(51);针状的放电电极(42),其从基板(51)的表面(51a)向外壳(31)外部延伸,由放电产生离子;以及电极保护壁(61),其用于在外壳(31)的外部保护放电电极(42)。电极保护壁(61)具有壁部(66)和壁部(67),壁部(66)和壁部(67)从外壳(31)比放电电极(42)的顶端部更突出地设置,在放电电极(42)的两侧相互隔开间隔相对。在外壳(31)形成开口部(71),开口部(71)配置在壁部(66)和壁部(67)之间,使基板(51)露出。壁部(66)和壁部(67)的间隔是在根部侧大于从外壳(31)突出的壁部(66)和壁部(67)的顶端部侧的间隔。通过这种构成,能防止用户触碰放电电极的顶端部,能容易清扫放电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8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45878.5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在高湿度下也能够供应高浓度的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离子发生装置具备放电电极(40)和基板(50)。放电电极(40)具有前端(40a),通过放电从前端(40a)产生离子。基板(50)具有一方主表面(50a)和另一方主表面(50b)。在基板(50)上形成有从一方主表面(50a)贯通到另一方主表面(50b)的贯通孔(50h)。放电电极(40)插通贯通孔(50h)。放电电极(40)的前端(40a)从基板(50)的一方主表面(50a)突出。离子发生装置还具备模制材料(61)和封闭材料(62)。模制材料(61)相对于基板(50)仅设于另一方主表面(50b)侧,覆盖贯通孔(50h)。封闭材料(62)封闭基板(50)和放电电极(40)之间的间隙(G)。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5354.6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F24F2003/1682 , H01T19/04 , H01T23/00
Abstract: 提供离子发生装置和空气调节机,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外壳(31),其收纳基板(51);针状的放电电极(42),其从基板(51)的表面(51a)向外壳(31)外部延伸,由放电产生离子;以及电极保护壁(61),其用于在外壳(31)的外部保护放电电极(42)。电极保护壁(61)具有壁部(66)和壁部(67),壁部(66)和壁部(67)从外壳(31)比放电电极(42)的顶端部更突出地设置,在放电电极(42)的两侧相互隔开间隔相对。在外壳(31)形成开口部(71),开口部(71)配置在壁部(66)和壁部(67)之间,使基板(51)露出。壁部(66)和壁部(67)的间隔是在根部侧大于从外壳(31)突出的壁部(66)和壁部(67)的顶端部侧的间隔。通过这种构成,能防止用户触碰放电电极的顶端部,能容易清扫放电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8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5878.5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在高湿度下也能够供应高浓度的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离子发生装置具备放电电极(40)和基板(50)。放电电极(40)具有前端(40a),通过放电从前端(40a)产生离子。基板(50)具有一方主表面(50a)和另一方主表面(50b)。在基板(50)上形成有从一方主表面(50a)贯通到另一方主表面(50b)的贯通孔(50h)。放电电极(40)插通贯通孔(50h)。放电电极(40)的前端(40a)从基板(50)的一方主表面(50a)突出。离子发生装置还具备模制材料(61)和封闭材料(62)。模制材料(61)相对于基板(50)仅设于另一方主表面(50b)侧,覆盖贯通孔(50h)。封闭材料(62)封闭基板(50)和放电电极(40)之间的间隙(G)。
-
公开(公告)号:CN1136907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535133.9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放电装置。放电装置具备一对电极、产生部以及收容部。一对电极通过施加电压来放电。产生部产生电压。收容部收容一对电极的一部分和产生部。收容部具有第一配置部和第二配置部。第一配置部配置有一对电极。第二配置部与第一配置部连接,并配置有产生部。第一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宽度大于第二配置部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宽度。第一方向与沿着从第一配置部朝向第二配置部的方向的第二方向交叉。一对电极沿着第一方向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7814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80056035.4
申请日:2016-08-25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等离子体生成装置(101),具备:具有入口(3)及出口(4)的壳体(1);以及配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通过产生放电来生成等离子体的面状的放电电极(2)。壳体(1)在内部具有从入口(3)到出口(4)的非直线状的流路。该流路被配置成:在从入口(3)进入的空气朝向出口(4)而行进于所述流路的途中,所述空气多次通过放电电极(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