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装置及具有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00341454C

    公开(公告)日:2007-10-10

    申请号:CN200380103548.9

    申请日:2003-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00 A47L9/1409 A47L9/1463 A47L9/1472

    Abstract: 装填过滤器(21)的壳体由分离壳体(31)和分离壳体(41)构成。在分离壳体(31)上设有被卡止部(35),在分离壳体(41)上设有被卡止部(47)。被卡止部(35)由收容过滤装置(12)的吸尘器主体的卡止部(51)卡止,被卡止部(47)由吸尘器主体的另一个卡止部(52)卡止。此外,在上述另一个卡止部(52)上形成有突起部(56),在该另一个卡止部(52)位于对应于分离壳体(41)的被卡止部(47)的非卡止状态的位置时,与吸尘器主体的盖部(54)的内表面的推压部(55)抵接,而使盖部(54)成为打开状态。由此,可以防止装填了过滤器(21)的壳体在吸尘器主体内成为打开状态。此外,能够防止在壳体没有合适地卡止在吸尘器主体中的状态下使用电动吸尘器。

    电动吸尘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47086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217284.1

    申请日:2010-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能够有效地对尘埃或构成吸气通路的构件进行除电。所述电动吸尘器(1)包括:吸入口构件(101),具有吸入口;电动送风机(110),用于产生吸入气体;吸气通路,从吸入口构件(101)向电动送风机(110)引导吸入气体;以及离子产生元件(131)。在吸气通路内形成有送出口(135),所述送出口(135)用于向吸气通路内送出由离子产生元件(131)产生的离子。电动吸尘器(1)还包括间隔壁(140),所述间隔壁(140)配置在吸气通路的内部,覆盖吸入气体流动方向上的送出口(135)的上游。

    电动吸尘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47086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17284.1

    申请日:2010-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吸尘器,能够有效地对尘埃或构成吸气通路的构件进行除电。所述电动吸尘器(1)包括:吸入口构件(101),具有吸入口;电动送风机(110),用于产生吸入气体;吸气通路,从吸入口构件(101)向电动送风机(110)引导吸入气体;以及离子产生元件(131)。在吸气通路内形成有送出口(135),所述送出口(135)用于向吸气通路内送出由离子产生元件(131)产生的离子。电动吸尘器(1)还包括间隔壁(140),所述间隔壁(140)配置在吸气通路的内部,覆盖吸入气体流动方向上的送出口(135)的上游。

    集尘装置及具有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公开(公告)号:CN1713847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380103548.9

    申请日:2003-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L9/00 A47L9/1409 A47L9/1463 A47L9/1472

    Abstract: 装填过滤器(21)的壳体由分离壳体(31)和分离壳体(41)构成。在分离壳体(31)上设有被卡止部(35),在分离壳体(41)上设有被卡止部(47)。被卡止部(35)由收容过滤装置(12)的吸尘器主体的卡止部(51)卡止,被卡止部(47)由吸尘器主体的另一个卡止部(52)卡止。此外,在上述另一个卡止部(52)上形成有突起部(56),在该另一个卡止部(52)位于对应于分离壳体(41)的被卡止部(47)的非卡止状态的位置时,与吸尘器主体的盖部(54)的内表面的推压部(55)抵接,而使盖部(54)成为打开状态。由此,可以防止装填了过滤器(21)的壳体在吸尘器主体内成为打开状态。此外,能够防止在壳体没有合适地卡止在吸尘器主体中的状态下使用电动吸尘器。

    吸入式吸尘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85615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2822269.5

    申请日:2002-11-05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入式吸尘器,从吸入口一起吸入由电动送风机的运转产生的气流和灰尘,将吸入的气流导入集尘装置中从而收集灰尘。在吸入口上具有第1吸入口和第2吸入口,由吸入口切换装置切换使用这些吸入口。第2吸入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1吸入口的开口面积,从而可以产生高速的吸入气流。在第1吸入口和吸入口切换装置之间设有吸入通路,在第2吸入口和吸入口切换装置之间也设有吸入通路,并且将后者的吸入通路重叠配置在前者的吸入通路的上方。另外,后者的吸入通路的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成形且可以装拆的盖构成。另外,可以在吸入口上设置调节该吸入口的开口面积的开口面积调节装置。

    纵型电动吸尘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16860U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220692427.9

    申请日:2012-12-07

    Inventor: 二宫光治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纵型电动吸尘器,除吸入口体外还具备吸入软管和吸入管,用吸入软管和吸入管以稳定状态吸尘。纵型电动吸尘器(1)具备吸入口体(2)和连结吸入口体(2)的吸尘器主体(3)。吸尘器主体(3)配有集尘部(9)和电动鼓风机(10)。吸尘器主体(3)上部具备手柄(40)。吸尘器主体(3)上部配有前端具备吸入管(49)的吸入软管(47)。管支架51配有将吸入管(49)卡住为收纳状态的卡住体(63)。卡住体(63)在吸入管(49)为缩小状态时被吸入管(49)的外管(56)排斥而允许吸入管(49)插入管支架(51)规定位置,吸入管(49)不是缩小状态时阻止吸入管(49)插入管支架(51)规定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