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8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92716.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B20/00 , G16B30/10 , G16B40/00 , G06F18/2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信息领域,公开了一种子宫内膜生物学年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量化评估受试者子宫内膜的生理状态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的子宫内膜样本的RNA转录组信息;将RNA转录组信息和预设的基因数据集中包含的基因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各基因的表达值数据,基于表达值数据生成特征矩阵;将特征矩阵输入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构建的年龄评估模型中进行计算,得到子宫内膜的生物学年龄评估值。该方法能够定量地评估受试者子宫内膜的生理状态,从而能够对人工辅助生殖和治疗反复着床失败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技术辅助。
-
公开(公告)号:CN115633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0633.5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01N1/02 , B01D17/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血小板血浆的分离保存液及分离方法,该分离保存液包括:2.4‑2.7g枸橼酸三钠、0.30‑0.33g枸橼酸、2.2‑2.7g葡萄糖、0.45‑0.52g重组人白蛋白、0.19‑0.22g磷酸二氢钠和100mL蒸馏水;分离方法包括:抽取血液后测血常规,记录血小板数量后,接着加入PRP的分离保存液;室温下离心;吸取上清及部分中间层白膜,室温下再次离心;弃去部分上清,保留沉淀物及血清,重悬,并复测血小板数量;本发明的分离保存液中不仅加入了枸橼酸和枸橼酸三钠,而且还采用了低速离心法,从而获得血小板浓度较高的富血小板血浆,经过临床反复验证,获得血小板的浓度比较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54545.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3 , G01N33/6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高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该生物标志物为S100A10基因或蛋白,检测S100A10基因表达水平和/或S100A10蛋白水平的试剂用于制备评估高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产品,产品可为试剂盒,检测样本为高龄RIF患者胚胎种植窗口期的子宫内膜组织,其中S100A10基因表达水平或S100A10蛋白水平降低的子宫内膜组织内膜容受性差。本发明中S100A10基因用于诊断不明原因的高龄RIF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为临床诊断RIF以及评估RIF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指标,对辅助生殖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68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307174.3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鼻咽通气道的胃肠镜咬口器,设有咬口器主体,所述咬口器主体为咬合壳体和外壳体一体化连接而成;所述咬合壳体为椭圆形筒体,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咬合槽,下方设置一压舌板,中间空心处设置有活瓣,所述活瓣中设有胃镜通道;所述活瓣侧面设有固定弹件,所述固定弹件设有两片,相对着插设在外壳体内,两片固定弹件合在一起后中间有一圆形空缺,所述圆形空缺在固定弹件张开后形成鼻咽通道,能容纳通气管通过;所述通气管由一根粗管和一根细管组成;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一吸引管通孔。本发明不仅能为因舌后坠或呼吸抑制等呼吸道梗阻患者提供氧气,减少氧气泄露,还能方便实施高流量窒息氧合技术,能改善患者氧合,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20554515U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21973999.9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4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生殖中用于精液收集优化的封闭装置,包括按摩套管、分离管、清洗管以及储精管;其中所述按摩套管前端开设有按摩管体,后端内部设有储精隔层,所述按摩管体与储精隔层相连通;所述分离管、清洗管、储精管依次与储精隔层相连通;所述分离管内设有清洗止逆瓣膜,所述清洗止逆瓣膜在闭合时将分离管内部空间分割为真空腔与分离腔,所述真空腔能够与储精隔层相连通;所述分离腔内设有精子分离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血管的仿生原理,在原有的梯度密度离心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减少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流程的无菌性,具有无菌、操作少等优点,可有效减少操作误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