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12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2431.8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子条制备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一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设置有一操作方向;装载组件、切割组件和封口组件,所述装载组件、所述切割组件和所述封口组件沿工作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工作平面上;装载驱动件和组合驱动件,所述装载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装载组件。该粒子条制备装置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对置于支撑组件上的装载组件进行驱动,实现对装载组件上粒子的装载,进一步的将组合驱动件驱动连接切割组件和封口组件,切割组件和封口组件同时对装载有粒子的粒子条进行作用,实现在对粒子条封口的同时,对粒子条上多余部分进行切割去除,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提升粒子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803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78792.1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IGF2BP3基因在治疗胶质瘤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在各类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IGF2BP3基因,检测胶质瘤的生存情况以及在共培养系统中检测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情况,表明胶质瘤中IGF2BP3的高表达可以通过m6A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分泌CSF3促进中性粒细胞炎性死亡,促进肿瘤进展,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体内实验表明,采用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抑制IGF2BP3基因,可以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并提高胶质瘤小鼠生存期,靶向抑制IGF2BP3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抑炎作用从而抑制胶质瘤生长。本发明为治疗胶质瘤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靶标,具有较高的潜在临床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94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967717.3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405 , A61P35/00 , A61P35/04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ERPINE1抑制剂在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术后抗复发转移中的用途,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建立亚致死热损伤HCCLM3皮下异种移植模型考察SERPINE1抑制剂PAI‑039在亚致死热治疗后的体内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AI‑039组显示出更小的异种移植体积,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AI‑039组的SERPINE1和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表明PAI‑039可以抑制亚致死热处理后的体内异种移植。本发明提供的SERPINE1抑制剂为微波消融术后抗肝癌复发转移提供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方案,为临床上实现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
公开(公告)号:CN11347078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56266.9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外科手术前的临床预后预测模型,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预测模型为基于外科手术前数据的Cox回归分析构建的Nomogram模型;模型包括SLR前甲胎蛋白、癌灶数目、门静脉癌栓、主瘤最大径和TACE治疗后肿瘤负荷变化5个影响关键因素。通过本发明构建的TACE+SLR治疗初始不可切除HCC的SLR术前选择预后预测模型,可筛选出能更好的从SLR中生存获益的人群,为TACE治疗后适合进行补救性肝切除的患者选择提供临床指导;还可以对准备接受补救性肝切除治疗的HCC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前精确的、个体化的长期生存预测,有利于肝癌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680342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878792.1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IGF2BP3基因在治疗胶质瘤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在各类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IGF2BP3基因,检测胶质瘤的生存情况以及在共培养系统中检测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促增殖情况,表明胶质瘤中IGF2BP3的高表达可以通过m6A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分泌CSF3促进中性粒细胞炎性死亡,促进肿瘤进展,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体内实验表明,采用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抑制IGF2BP3基因,可以抑制胶质瘤的生长,并提高胶质瘤小鼠生存期,靶向抑制IGF2BP3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抑炎作用从而抑制胶质瘤生长。本发明为治疗胶质瘤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靶标,具有较高的潜在临床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38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65611.5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F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器组合式下腔静脉支架。本发明的滤器组合式下腔静脉支架包括自扩式支架和滤器,其中,所述自扩式支架包括自扩式支架细径段和自扩式支架粗径段,所述自扩式支架细径段和自扩式支架粗径段均为金属丝编织而成的网筒状结构,所述滤器为网状结构,其两端均为锥形,中间为筒状,所述滤器可拆卸连接于自扩式支架粗径段的网筒内部。本发明的滤器组合式下腔静脉支架采用记忆合金的支架和滤器可以同时恢复形状,在置入血管后,可以减少血管内置入次数;由于本发明支架近心端细径段内径较小,可以防止滤器随血流方向移动;由于滤器不与内膜直接接触,接触部位隔着一层支架,可以显著延长置入时间,从而对血栓有更好的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0850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9194.X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5/763 , A61K31/551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溶瘤单疱病毒oHSV联合BET抑制剂JQ1在治疗恶性胶质瘤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体外实验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BET抑制剂JQ1能够促进BRD4复合体与病毒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促进HSV复制;进一步通过小鼠模型实验,在动物水平上采用oHSV重组病毒+JQ1的联合用药方案,验证了JQ1能够促进oHSV的体内治疗效果,通过联用JQ1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基础上能够促进HSV复制,增加HSV溶瘤活性,进一步杀伤肿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发明为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了一种新的联合药物方案,oHSV重组病毒联合JQ1在治疗恶性胶质瘤中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428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5173.1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nventor: 束敏峰 , 孙春鸣 , 杨国威 , 吴瑞昕 , 杨闰悦 , 陈曦 , 田若彤 , 卞莎莎 , 高洋 , 刘嵘 , 张巍 , 范卓阳 , 代玮玮 , 赵翔 , 戴灏忱 , 王翰林 , 颜志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SUN5基因在治疗胶质瘤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在细胞水平上分析和检测了NSUN5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NSUN5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低,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本发明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胶质瘤中NSUN5的上调可以通过β‑catenin/CD47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动物实验表明,通过靶向NSUN5可以起到抑制胶质瘤生长和延长胶质瘤小鼠生存期的作用,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胶质瘤免疫治疗靶标,可以通过研发针对该基因或蛋白的激动剂,为进一步探索具有转化潜力的临床小分子药物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67973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67726.2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1/7088 , A61P35/00 , A61P35/04 , C12N15/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SLC7A11基因在肝细胞癌介入栓塞术后中的应用。本发明基于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了SLC7A11为铁死亡信号通路的关键成员,并针对SLC7A11及相关信号分子通路,发现和设计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干预肝癌细胞增殖凋亡;本发明通过动物模型实验验证了小分子抑制剂(SLC7A11的shRNA)敲低SLC7A11能够抑制HC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而SLC7A11的过表达可以显著挽救METTL14在HCC缺氧条件下诱导的肿瘤抑制作用,为临床上肝癌介入栓塞术后抑制HCC的复发转移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