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1161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07407.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G16B40/00 , G16H5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免疫浸润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免疫基因预后模型,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模型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特定的22个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可用于评估肿瘤内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提高对肝癌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能力;可用于判断患者术后总体生存风险,指导术后治疗策略的制定,相应的微阵列芯片试剂盒可实现检测的标准化和便捷化。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免疫基因预后模型可增加肝细胞癌TNM分期系统对术后3年和5年总体生存时间的预测准确性以及临床净收益。本发明作为客观、准确评估肝细胞癌肿瘤免疫状态和预后不良风险的分子标志物,可实现肝细胞癌免疫治疗精准实施和预后准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96859.9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大细胞穿透能力的新型靶向BCL9/β‑catenin复合体的先导肽hsBCL9Z96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还提供了所述先导肽联合第二治疗剂如PD‑L1抗体在肿瘤特别是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60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02637.4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45/00 , A61K31/713 , A61K35/76 , A61P35/00 , A61P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铁蛋白受体1在治疗肝癌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转铁蛋白受体1抑制剂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转铁蛋白受体1抑制剂抑制转铁蛋白受体1基因的转录,或抑制转铁蛋白受体1的生物学功能。所述转铁蛋白受体1抑制剂是siRNA。转铁蛋白受体1抑制剂的药物的剂型包括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针剂或缓释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产生转铁蛋白受体1RNA干扰片段的慢病毒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90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224281.0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巯基氧化酶1激动剂和索拉菲尼联合在制备治疗肝癌细胞中的应用,其中,氢巯基氧化酶1激动剂包括过表达氢巯基氧化酶1的慢病毒和重组氢巯基氧化酶1蛋白,首先构建过表达氢巯基氧化酶1的慢病毒,然后转染靶细胞,氢巯基氧化酶1激动剂的剂型包括口服制剂、针剂或缓释制剂等;本发明同时使用过表达QSOX1慢病毒和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作用,QSOX1不仅能抑制肝癌细胞活力,还能更加明显地减少GSH含量,增加细胞内游离亚铁离子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从而促进细胞铁死亡;故过表达QSOX1慢病毒联合索拉非尼能够协同促进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5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996250.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将小鼠肝脏经电转染方法转染癌基因质粒产生自发肿瘤的小鼠模型及其活性功能组织。本发明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Myc‑AKT融合基因质粒和p53基因向导RNA质粒,通过肝脏原位电转染的方法将质粒转染入肝脏细胞,常规饲养,得到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的小鼠模型。本发明构建方法简单易行,成瘤率可高达90%,可用于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发生的机制研究和混合型肝癌药物筛选。本发明的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型肝癌小鼠模型的构建过程简单易行、成瘤率高、易于推广;可大批构建并具有异质性低的特点,构建的小鼠模型适用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药物筛选。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2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68058.9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74 , G16B20/00 , G16B40/00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PS3A分子在预测肿瘤内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水平及预测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RPS3A表达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分子标志物反映肿瘤内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情况,指导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管理,即有助于评估肝细胞癌免疫特征和预后风险,推动肝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同时,本发明基于RPS3A分子构建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的TNM和BCLC分期,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能够使肝癌患者获得更多的临床净收益,可应用于临床准确判断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98323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668058.9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74 , G16B20/00 , G16B40/00 , G16H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PS3A分子在预测肿瘤内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水平及预测模型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检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肿瘤组织中RPS3A表达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分子标志物反映肿瘤内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情况,指导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管理,即有助于评估肝细胞癌免疫特征和预后风险,推动肝癌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同时,本发明基于RPS3A分子构建Nomogram预后预测模型,相比于传统的TNM和BCLC分期,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和准确度,能够使肝癌患者获得更多的临床净收益,可应用于临床准确判断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9173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299526.9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K39/395 , A61K38/21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抗PD‑1抗体与IFN‑α联合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抗肿瘤作用为抑制癌症进展,本发明通过实验证明抗PD‑1抗体与IFN‑α联合具有治疗肝癌的作用,可以用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331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16173.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30 , G16B25/00 , G16B30/00 , G16B40/00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肝细胞癌术后风险评估模型的方法,该模型包含10个代谢相关基因计算项,以每个基因表达水平经相应系数加权后的总和作为风险评分,可判断患者术后总体生存不良的风险,并反映肿瘤代谢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299499.5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0 , G01N33/533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CD27+CD8+T细胞作为标志物在制备癌症治疗疗效预测试剂盒中的用途,癌症组织中CD27+CD8+T细胞在CD8+T细胞中的比例高于正常对照指示抗PD‑1抗体和IFN‑α的联合治疗、抗PD‑1综合治疗的疗效良好。本发明还提供了CD27和/或CD8作为标志物在制备癌症预后预测试剂盒中的用途,所述CD27和/或CD8的高表达指示癌症预后良好。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抗PD‑1抗体和IFN‑α的联合治疗、抗PD‑1综合治疗癌症的疗效预测试剂盒,用于手术切除后癌症患者预后预测试剂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