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0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68157.1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A01G22/00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提高海三棱藨草遗传多样性促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的方法,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通过提高海三棱藨草遗传多样性促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抵抗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海三棱藨草不同遗传资源种群的采集与扩繁,得到海三棱藨草球茎;S2、将步骤S1中扩繁得到的海三棱藨草球茎进行基因型的鉴定和选择;S3、将步骤S2中选择出的海三棱藨草球茎进行遗传多样性的搭配;S4、将步骤S3中进行遗传多样性搭配后的海三棱藨草球茎种植在修复区域。本发明方法中以基因型搭配的模式种植高遗传多样性海三棱藨草种群,使高遗传多样性种群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进而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0072.6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农药制备方法。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烘干、粉碎、提取物的层析提取、提取物的微波辅助提取、提取物的溶剂萃取法提取、浓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以及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本方法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有效提纯加拿大一枝黄花中用于农药制备的各种有效成分,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分离效率高且农药杀虫剂效果显著等特点,适合农用杀虫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408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668313.3
申请日:2016-08-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恢复海三棱藨草自然种群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区域的预处理:对种植区域进行翻耕,翻耕后地势落差小于5cm;海三棱藨草种子的催芽:海三棱藨草种子冷藏预处理一段时间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催芽萌发;海三棱藨草的种植:在预处理后的种植区域内播撒发芽的海三棱藨草种子;种植区域的水位控制和后期管理:播种已发芽的海三棱藨草种子时,水位不宜超过1cm;当海三棱藨草苗高为10~15cm,水位不宜超过5cm;当海三棱藨草苗高大于20cm,水位不宜超过10cm;淹水时间不宜超过2天;杂草总比例不得高于1‰,互花米草植株需及时清除。本发明通过种植土著植物海三棱藨草,使得盐沼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增加了盐沼的生物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07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610667142.2
申请日:2016-08-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三棱藨草种子(以下简称: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温层积处理:将种子放置于储藏室中,储藏室的温度低于预设门限,加水淹没种子;变温萌发:将低温层积处理步骤中得到的种子放置于培养箱中进行萌发,其中,培养箱中的温度设置成变温,培养箱中的光照设置成光暗交替。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模拟冬季低温(低温沉积)打破种子休眠,再通过模拟春季日夜温差的变化(变温条件)促进种子萌发,从而大大提高种子萌发率。另外,该方法无需配置任何溶液,操作便捷、降低了成本且无任何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7142.2
申请日:2016-08-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01C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三棱藨草种子(以下简称:种子)萌发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温层积处理:将种子放置于储藏室中,储藏室的温度低于预设门限,加水淹没种子;变温萌发:将低温层积处理步骤中得到的种子放置于培养箱中进行萌发,其中,培养箱中的温度设置成变温,培养箱中的光照设置成光暗交替。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通过模拟冬季低温(低温沉积)打破种子休眠,再通过模拟春季日夜温差的变化(变温条件)促进种子萌发,从而大大提高种子萌发率。另外,该方法无需配置任何溶液,操作便捷、降低了成本且无任何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6416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668311.4
申请日:2016-08-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IPC: A01C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采集海三棱藨草球茎苗的土钻及其使用方法。该土钻包括:手柄、与手柄连接的主杆以及设置于主杆端部的钻头;其中,钻头呈空心圆筒状,钻头的一端与主杆连接,钻头的另一端具有一开口。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土钻在海三棱藨草的自然生境,将球茎苗以土芯的形式取出。待球茎苗转运到重建区域后,再将球茎苗土芯插入到事先用同一土钻钻出的土芯洞中,即完成球茎苗的种植。移栽过程(采集和种植)操作便捷、高效,成本低;移栽后球茎苗的成活率比较高,且球茎苗采集时对自然种群的干扰较小,减少了对自然种群造成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62584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8313.3
申请日:2016-08-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恢复海三棱藨草自然种群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区域的预处理:对种植区域进行翻耕,翻耕后地势落差小于5cm;海三棱藨草种子的催芽:海三棱藨草种子冷藏预处理一段时间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催芽萌发;海三棱藨草的种植:在预处理后的种植区域内播撒发芽的海三棱藨草种子;种植区域的水位控制和后期管理:播种已发芽的海三棱藨草种子时,水位不宜超过1cm;当海三棱藨草苗高为10~15cm,水位不宜超过5cm;当海三棱藨草苗高大于20cm,水位不宜超过10cm;淹水时间不宜超过2天;杂草总比例不得高于1‰,互花米草植株需及时清除。本发明通过种植土著植物海三棱藨草,使得盐沼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增加了盐沼的生物多样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