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取向碳纳米管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474630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4938.X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取向碳纳米管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硅/取向碳纳米管纱线,由硅/取向碳纳米管薄膜加捻形成。硅/取向碳纳米管薄膜由硅-碳纳米管皮芯结构以及纯碳纳米管以相同取向一定分布排列而成,其轴向与薄膜长度方向相一致。在硅/取向碳纳米管纱线中,取向碳纳米管提供了电子的快速传输通道,而且由取向碳纳米管所构建的骨架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柔性,因此硅/取向碳纳米管纱线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保证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硅包裹在纱线中,可防止硅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脱落,同时硅材料周围均匀地被取向碳纳米管填充,可保证良好的电接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392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286431.4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取向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取向碳纳米管膜、均匀分布在取向碳纳米管膜上的纳米硅及纳米硅表面的垂直取向碳纳米管阵列组成。底部的取向碳纳米管膜提供一个具有高的强度和良好柔性的基体,保证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电极材料的整体完整性;顶部的取向碳纳米管阵列使得硅膨胀发生限定在一定范围,防止硅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脱落,同时由于多孔的特性使得电解质能够进入,加速锂离子的传输。因此,本发明复合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良好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