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3414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346175.8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油酸铁裂解反应,得到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将所得纳米粒子溶于正己烷中,将溶剂挥发蒸干,使纳米粒子排列组装,再经高温碳化,即得到高度有序的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最后将纳米粒子刻蚀掉,即得到高度有序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以通过控制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得到不同孔径及形貌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所得有序介孔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在载药、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5167.6
申请日:2015-0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6 , H01M4/523 , H01M4/5825 ,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匀碳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硫酸酸化特定含氮化合物(如3-氰基吡啶或氨基乙腈硫酸氢盐等),得到离子液体;再将离子液体与所需正负极材料充分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煅烧碳化,将其应用于锂电池正负极,即得到具有高导电性及容量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本发明由其特有的氰基结构实现氮掺杂,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作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包覆碳材料,能够与多种负极材料如硅、四氧化三铁、磷酸铁锂、石墨等材料复合,获得优异的电池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41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46175.8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有序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油酸铁裂解反应,得到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将所得纳米粒子溶于正己烷中,将溶剂挥发蒸干,使纳米粒子排列组装,再经高温碳化,即得到高度有序的碳包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最后将纳米粒子刻蚀掉,即得到高度有序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以通过控制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得到不同孔径及形貌的介孔碳材料。本发明所得有序介孔碳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在载药、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453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346480.7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G23/047 , C01G19/02 , C01B31/02 , C01B33/1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有序纳米颗粒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液法制得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晶颗粒,通过溶剂挥发诱导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三维有序纳米晶超晶格固体,然后将颗粒表面的有机分子高温碳化获得碳包覆的氧化物纳米颗粒超晶格,通过酸刻蚀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除掉获得高度有序的介孔碳材料,以介孔碳为模板,在其孔道中灌注合适的前驱体,最后通过水解、晶化等手段即可获得相应纳米颗粒的超晶格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以通过控制起始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45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46480.7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G23/047 , C01G19/02 , C01B31/02 , C01B33/12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有序纳米颗粒超晶格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液法制得单分散金属氧化物纳米晶颗粒,通过溶剂挥发诱导纳米颗粒自组装制备三维有序纳米晶超晶格固体,然后将颗粒表面的有机分子高温碳化获得碳包覆的氧化物纳米颗粒超晶格,通过酸刻蚀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除掉获得高度有序的介孔碳材料,以介孔碳为模板,在其孔道中灌注合适的前驱体,最后通过水解、晶化等手段即可获得相应纳米颗粒的超晶格材料。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以通过控制起始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对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形貌进行调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