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95354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31361.9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数字域对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方法。用以解除现有方法中只能对特定数字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限制。该方法主要包括:数字变频、采样率转换、功率调整、波形成形、相位调整和抽样并计算误差矢量幅度等步骤。该方法可以接收具有不同调制方式、不同采样率、不同能量、不同中频或者零中频的数字信号。本发明可以解除现有方法中只能对特定数字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699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97203.3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6K19/073 , G06K17/00 , G06K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RFID读写距离的方法和装置。系统由一个RFID标签和一个RFID读写器组成,读写器读写标签中的存储器时,通过对标签返回信息中CRC16的错误情况的判断,决定是否启用以及启用何种纠错码。该纠错码功能可以配置,使用上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如果读写器决定启用纠错码,则通过指令通知标签,这样在后面的通信中读写器和标签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读写器可以通过指令关闭编解码或者改变使用的纠错码种类。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节省不必要的编解码带来的功耗和时间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199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048154.7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首先进行通过标签的初始ID进行认证密钥查找,然后进行标签认证和读写器认证,双方均通过认证后,数据通信的密钥生成,在此后的通信中使用此通信密钥,下次通信时,安全认证流程对标签的认证密钥进行实时更新。本发明通过实时更新标签认证密钥以及采用密文传输信息等手段来提高RFID系统的安全性,充分保证了认证密钥的前向安全,使攻击者不可能从当前获取的密钥推算出之前通信所采用的密钥,适合于任何RFID通信协议,并能提高密钥查找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89535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010231361.9
申请日:2010-07-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数字域对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方法。用以解除现有方法中只能对特定数字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限制。该方法主要包括:数字变频、采样率转换、功率调整、波形成形、相位调整和抽样并计算误差矢量幅度等步骤。该方法可以接收具有不同调制方式、不同采样率、不同能量、不同中频或者零中频的数字信号。本发明可以解除现有方法中只能对特定数字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904653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07914.0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数字域对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方法及其实现装置。本发明方法包括:数字变频、采样率转换、功率调整、波形成形、相位调整和抽样并计算误差矢量幅度等步骤。该方法可以接收具有不同调制方式、不同采样率、不同能量、不同中频或者零中频的数字信号。本发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数字下变频器(1),小数倍采样率转换器(2),整数倍采样率转换器(3),波形成形器(4),相位延迟器(5),抽样器(6),误差矢量幅度计算单元(7);控制器(8)分别对上述7个模块进行控制;上述7个模块在控制器(8)的控制下分别完成本发明方法6个步骤的工作。本发明可以解除现有方法中只能对特定数字信号进行误差矢量幅度测量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694699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910197203.3
申请日:2009-10-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6K19/073 , G06K17/00 , G06K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RFID读写距离的方法和装置。系统由一个RFID标签和一个RFID读写器组成,读写器读写标签中的存储器时,通过对标签返回信息中CRC16的错误情况的判断,决定是否启用以及启用何种纠错码。该纠错码功能可以配置,使用上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如果读写器决定启用纠错码,则通过指令通知标签,这样在后面的通信中读写器和标签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读写器可以通过指令关闭编解码或者改变使用的纠错码种类。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节省不必要的编解码带来的功耗和时间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199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910048154.7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认证方法,首先进行通过标签的初始ID进行认证密钥查找,然后进行标签认证和读写器认证,双方均通过认证后,数据通信的密钥生成,在此后的通信中使用此通信密钥,下次通信时,安全认证流程对标签的认证密钥进行实时更新。本发明通过实时更新标签认证密钥以及采用密文传输信息等手段来提高RFI D系统的安全性,充分保证了认证密钥的前向安全,使攻击者不可能从当前获取的密钥推算出之前通信所采用的密钥,适合于任何RFID通信协议,并能提高密钥查找的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