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539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72471.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钠离子电池用混晶型聚阴离子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混晶型聚阴离子磷酸盐正极材料为NaFePO4,Na2FeP2O7和Na4Fe3(PO4)2P2O7中任意两相或三相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晶型无机材料。混晶后的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三种材料的优点,且性能超过了单独三种材料。该混晶型材料还包括元素掺杂改性、包覆功能单质或化合物等;该材料烧结温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2579.6
申请日:2023-12-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10/054 , H01M10/0568 , H01M4/134 , H01M4/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钠锌双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钠锌双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正极的活性材料为可脱嵌钠的可脱嵌钠的聚阴离子型铁基化合物,负极是锌或锌合金,电解液为钠盐和锌盐溶解在机溶剂中形成的具有离子导电性的溶液,隔膜为聚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聚乙烯复合隔膜。本发明电池充放电时,正极发生可逆脱嵌钠、负极发生可逆沉积溶出锌的反应,采用可脱嵌钠的聚阴离子型铁基正极材料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电池的工作电压和容量;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中避免锌负极的腐蚀,而且解决电解液中析氢、析氧反应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差的问题以及正极材料在水系电解液中溶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52225.8
申请日:2022-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基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聚苯胺包覆磷酸铁的复合材料;以聚苯胺包覆的磷酸铁为前体,加入钠盐、磷酸盐,制备得到铁基磷酸盐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中,聚苯胺包覆的磷酸铁前体的制备方法为:在含有磷酸盐和苯胺的溶液中加入三价铁盐,生成纳米尺寸的磷酸铁活性物质微粒,并促进苯胺在磷酸铁表面聚合,得到聚苯胺包覆的纳米磷酸铁。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离子电导,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磷酸铁前体的聚苯胺外壳在高温煅烧过程中能够碳化成导电碳层,一方面增强材料的电子电导,另一方面抑制高温过程中活性材料颗粒的增大,从而增强离子扩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