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768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978582.9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IPC: C12Q1/6883 , C12N1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3 , C12Q2600/158 , C12Q2600/178
Abstract: 一种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记物用途,所述的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试剂盒,含有检测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试剂,试剂包括上游引物序列和下游引物序列,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发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外泌体TC0101441,并且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内异症女性,因此,循环外泌体TC0101441可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978582.9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IPC: C12Q1/6883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作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标记物用途,所述的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试剂盒,含有检测循环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TC0101441的试剂,试剂包括上游引物序列和下游引物序列,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发现内异症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外泌体TC0101441,并且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内异症女性,因此,循环外泌体TC0101441可成为内异症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315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315344.X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IPC: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血清外泌体aHIF作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或者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效果的标记物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血清外泌体aHIF作为标记分子在制备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或者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效果的试剂盒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或者上皮性卵巢癌预后效果的试剂盒,含有检测血清外泌体aHIF的试剂。通过实验证明,外泌体aHIF可以成为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肿瘤诊断和上皮性卵巢癌预后预测的新型非侵入性标志物。
-
公开(公告)号:CN171316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27972.0
申请日:2005-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G06F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主处理多事务传输要求的DMA控制器及数据传输方法。DMA控制器同时连接在系统总线和设备总线上,与片内处理器和片内存储器和系统的数据通信模块相连,从而为数据通信模块与存储器之间提供数据通路。所有的事务传输请求由处理器以传输描述符的形式写到存储器中并相互连接成链表,DMA控制器自主地从存储器中读入这些传输描述符,并安排各个事务传输。通过这样动态安排传输请求的数据传输方法,使设备总线上的各个传输通信模块能够同步进行传输,而不需要处理器来经常加以控制,节省了处理器资源,提高了系统芯片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9231123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22701435.1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背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引流管专用背心。主要包括前襟、后襟、圆形小孔以及透明卡袋;所述前襟与所述后襟一体成型;所述前襟为开衫结构;左侧与右侧的前襟表面上各开设圆形小孔,所述圆形小孔中设有卡设部,其适于固定引流管;两个所述圆形小孔下方设置有透明卡袋。相比现有技术中,引流管固定易滑脱和混乱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妥善地固定导管,便于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20424133U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21674041.X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G1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治疗车,包括车身框架、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车身框架上的功能区平台与物品放置平台,所述功能区平台上一侧还安装有并排的若干输液架,所述功能区平台上加工有相互隔开的若干子功能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护理治疗的功能分区,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等。
-
公开(公告)号:CN220110008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1524142.9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G12/00 , A47G5/00 , G09F13/22 , F21V23/04 , H05B47/115 , H05B47/11 , H05B47/16 , F21W13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夜间病房护理及照明隔离帘系统,包括隔离帘(1)、导轨(2)、指示灯牌(3)、照明灯(4)、第一感应器(5)和第二感应器(6);所述的隔离帘(1)滑动连接于导轨(2),隔离帘(1)上设置指示灯牌(3),第一感应器(5)设置在房门(7)门口位置,第一感应器(5)与指示灯牌(3)电连接,第二感应器(6)设置在导轨(2)上,第二感应器(6)与照明灯(4)电连接,照明灯(4)设置在隔离帘(1)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目前夜间病房护理时,由于环境可视度差、开强照明灯会影响患者休息、造成医护人员巡视观察、操作不便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