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1404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449780.9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58 , C01B25/45 , H01M4/62 , H01M4/136 , H01M4/139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硼掺杂磷酸锰锂/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是将含硼化合物与锂源、锰源、磷源、硼源和碳源化合物通过球磨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下一次煅烧而成,获得硼掺杂磷酸锰锂材料,其通式为LiMnP1-xBxO4-δ/C。硼掺杂显著地提高了磷酸锰锂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71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610147248.6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化学镀法制备超低温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膜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复合负极膜。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膜与PC基电解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有效地避免了PC的分解和石墨结构的剥离,其在PC基电解液中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都比较良好,可作为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膜。另外,本发明方法的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成本低,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281965A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810038217.6
申请日:2008-05-2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48 , H01M4/04 , C01D15/00 , C01G1/02 , C04B35/622 , C04B35/6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为在锰位上由铬进行取代的Li[NixCoyMn1-x-y-zCrz]O2。该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锂离子脱嵌和嵌入可逆性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容量高。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本发明操作性强,成本较其它方法低,重现性好,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0383037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610027441.6
申请日:2006-06-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混合煅烧法制备碳材料/纳米硅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碳材料/纳米硅复合材料。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碳材料/纳米硅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结构,平均粒径小于1毫米。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过程中,由于纳米硅粒子固定在碳材料的表面,并与表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力,避免了大量纳米粒子之间的团聚效应,同时由于碳材料具有稳定的结构,使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可逆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方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且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070366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710041166.8
申请日:2007-05-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44 , C08F220/14 , C08F220/44 , C08L33/20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通过溶液聚合法,在纳米二氧化锡粒子表面进行丙烯腈和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有机无机复合聚合物。该复合聚合物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离子电导率和机械性能。且本发明操作性强,所得的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986429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47247.1
申请日:2006-12-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G51/00 , C01D13/00 , C04B35/628 ,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碳包覆的LiCoO2方法和由此得到的碳包覆的LiCoO2及其应用。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碳包覆的LiCoO2颗粒均匀,锂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3个数量级。另外,本发明方法的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且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949563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17594.X
申请日:2006-10-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由常规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亚铁锂混合组成,锂离子电池由常规工艺制备获得。本发明安全性能高的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简单,很容易实现,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所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耐过充性能等优点。该种锂离子电池可以作为各种小的电子器件和大的电动工具的动力电源。
-
公开(公告)号:CN1885594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26694.1
申请日:2006-05-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超低温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得到的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包括对商品化石墨粉的氧化处理,敏化处理、活化处理,然后在其表面进行化学镀包覆。由本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与PC基电解液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有效地避免了PC的分解和石墨结构的剥离,其在PC基电解液中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良好,可作为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另外,本发明方法的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成本低,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710734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27376.2
申请日:2005-06-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含锂化合物将碳负极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由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改性碳负极材料具有完全均一的表面结构,制成锂离子电池负极后,与负极集流体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另外,本发明方法的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且所得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55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2448.1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该类聚合物电解质由无纺布与其它高分子材料复合后得到的复合物和液体电解质组成。其他高分子材料包括聚醚、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偏氟乙烯(PVDF)的均聚物、共聚物或共混物。复合物中加入液体电解质后得到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该凝胶电解质不但具有无纺布机械强度大、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而且电导率高,电化学窗口宽,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高,可用于大容量、高功率、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