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刻有金属纳米光栅的电化学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15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311030.2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1857 G01N21/31 G02B5/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刻有金属纳米光栅的电化学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目前,人们对电化学反应在分子层面上的理解还十分欠缺,获取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化学键的构型、取向,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红外振动光谱法是化学分析中获取分子层面信息最有效的技术,但是红外光在电极和电解液中会强烈衰减,使得红外光谱难以测量。本发明提供的金属纳米光栅的电化学工作电极,通过光栅对动量的补偿,可以将入射的红外光耦合成为在界面上传播的具有很强近场增强效果的表面等离激元,补偿金属电极、电解液对于红外的吸收,使得电化学界面上的场强得到一个可观的增强,以实现电化学界面上原位、实时的反应过程中分子振动光谱的获取。

    一种利用晶体的双折射补偿超短激光脉冲时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1456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32857.X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00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短脉冲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晶体的双折射补偿超短激光脉冲时延的装置。本发明设计的补偿超短激光脉冲时延的装置,由两片光轴相互垂直的双折射晶体构成,通过旋转晶体改变激光入射角,可改变不同频率的激光在其中积累的光程,从而改变相对时延。本发明装置成本低,体积小,无需分光;仅通过旋转晶体改变入射角,即可对4至12.5微米的红外波段、在飞秒级的精度上、对相对时延实现连续的补偿。实验表明加入该装置后,常用的飞秒差频系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之一)输出效率可增至160%以上。

    一种石墨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电学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31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300583.3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光学光电调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电学调控方法。本发明利用场效应对石墨烯进行电学掺杂,即利用栅极电极的场效应,为单层石墨烯注入载流子,以调节石墨烯的化学势,用于打开或者关断石墨烯中非线性光学过程的共振跃迁通道并影响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激发并调控石墨烯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增强、并有效调控石墨烯的二阶、三阶乃至更高阶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为石墨烯在非线性光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方便、可靠、有效的电学调控手段。

    一种石墨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电学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31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300583.3

    申请日:2017-05-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线性光学光电调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电学调控方法。本发明利用场效应对石墨烯进行电学掺杂,即利用栅极电极的场效应,为单层石墨烯注入载流子,以调节石墨烯的化学势,用于打开或者关断石墨烯中非线性光学过程的共振跃迁通道并影响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激发并调控石墨烯的非线性光学效应。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增强、并有效调控石墨烯的二阶、三阶乃至更高阶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为石墨烯在非线性光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方便、可靠、有效的电学调控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