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4662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53220.1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变关系的检测装置和配电系统,配电网包括变电站和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与变电站的出线电连接,该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与变电站的出线通信连接,信号发生器用于发送电力载波信号,电力载波信号用于传递检测线路编号;信号接收器,与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通信连接,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电力载波信号和配电变压器的台区编码;校检设备,与信号接收器通信连接,校检设备用于根据电力载波信号和台区编码确定线变关系。该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变关系的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4963.9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1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集约式智能巡检与就地诊断辅助决策的方法,包括S1:多模式局放传感一体化集成与应用方法;S2:红外与可见光谱融合与应用方法;包括双光谱模式下的可视化测温方法和典型变电设备温度检测与智能诊断方法;S3:移动巡检就地诊断辅助决策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变电站典型设备状态评估诊断深度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分析预警;S4:变电站集约式智能巡检与就地诊断辅助决策装备研制与试点验证;变电站集约式智能巡检与就地诊断辅助决策装备主要包括变电站典型设备智能移动巡检终端和变电站典型设备状态评估诊断学习与提升管理平台两个部分;本发明使变电站巡检工作更加方便,实现变电站典型设备例行巡检和就地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1252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232240.X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自主充换电的无人机机巢,涉及电力线路设备巡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铁塔,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无人机降落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箱,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更换电池机构,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有充电口,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远程控制器。该可实现自主充换电的无人机机巢,通过设置自动更换电池机构,当无人机电源电量低于限定值时,无人机自动查找附近充换电平台,无人机可以飞到最近的具有该平台的铁塔去,按特定的位置落在无人机降落板上,无人机自动打开电池仓,自动更换电池机构中的主电动推杆、副电动推杆和步进电机配合工作,将无人机中装有亏电无人机电池箱取出,并将亏电无人机电池箱放在箱体内的电池箱内进行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8704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127543.5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室内灭火器使用的移动装置,包括消防柜、储存瓶和由感应器、后轮组、前轮组、连杆组、下室、上盖、锂电池、电路板及底梁等组成的移动装置。该装置适于在配电房内使用,在遇到火警时通过信号采集模块向驱动模块通讯并输出驱动数据,由双轴电机驱动移动装置移动,并由双轴电机驱动移动装置转向,进而搭载消防柜向着火点方向移动,通过转向进行方向调整,则开启电磁阀使储存瓶内的灭火材料由喷嘴喷出,以达到近距离对着火点进行灭火;该移动装置不需要人员使用灭火器到着火点进行灭火,其可移动至着火点以近距离的喷射灭火材料,因而具有了良好的灭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12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3781.6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的防撞报警设备及输电杆塔的防撞报警方法。其中,该防撞报警设备,包括:感应装置、报警装置以及电源模块,其中,感应装置,用于检测经过输电杆塔的车辆与输电杆塔之间的距离;报警装置,与感应装置连接,用于在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生成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为光形式的报警信息;电源模块,与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连接,用于为感应装置和报警装置供电。本申请解决了车辆撞击输电杆塔导致输电杆塔损坏,给电力公司造成较大的损失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5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653136.6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1R31/12 , G01K11/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非介入式负荷与局部放电同步监测方法,包括S1:基于反斯托克斯快速表征算法的分布式光纤高速解调解调仪采集电缆本体表面温度;S2:基于有限元多物理场仿真方法的电力电缆热—负荷反演计算模型验证;S3:面向电缆局部放电监测的无源法布里珀罗谐振监测;S4:电力电缆负荷与局部放电综合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工程化应用;相较于常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本发明面向电力电缆暂态温度快速变化监测需求,将综合考虑电缆规格与外部环境变量,有别于传统的电缆载流量分析系统,电力电缆负荷与局部放电综合监测系统可同时监测电缆局部放电、温升与负荷特性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09002.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缆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回缩式电力检修用接线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两个防回缩机构和两个切割机构,每个防回缩机构均包括卡盘、移动组件、导向组件和多个卡爪,每个切割机构均包括U型架、伸缩组件、推动组件、传动组件、旋转组件、两个滑动座和两个切刀,通过设置防回缩机构,能实现对断开的两个电缆端部的夹紧固定,能有效的避免电缆因自身重力出现回缩的情况,同时利用移动组件能带动两侧的卡盘相互靠近,从而使得两侧的电缆能实现相互靠近,有利于实现两侧电缆的对接,以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断开的电缆进行接线作业,无需手动将两个电缆进行对接,方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23990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31830.0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房用保障电源系统,包括AC/DC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器、储能电池DC‑A、储能电池DC‑B、DC/AC模块、控制开关K1、K2、K3和发电机。本发明通过储能电池DC‑A及储能电池DC‑B的分离布置,将锂电池作为储能电池DC‑A,将铅酸电池作为储能电池DC‑B,并通过储能电池DC‑A比储能电池DC‑B的容量按倍数递减的配置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该系统的成本;其中储能电池DC‑A通过BMS防止锂电池过充而不被损坏,且其具有比铅酸电池更好的循环寿命,以提高该供电线路的有效运行期限,并减少了更换及维护工作,故而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其中发电机因最后介入系统和运行的策略,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其应用甚至长期不用,则达到有效减少其使用而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18670.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间隔棒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电缆用防舞动阻尼间隔棒,包括主框架,还包括多个摇臂、多个持线臂、多个电缆夹、多个调节机构和多个防舞动机构,每个防舞动机构均包括中心板、移动组件、两个侧板、两个第一磁铁、两个第二磁铁、两个传动组件和两个牵引组件,通过在摇臂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相斥作用,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能形成一个阻力,利用该阻力能将输电线路舞动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抵消,减少输电线路出现大幅度的舞动的情况,实现本间隔棒对电缆的有效缓冲,提高本间隔板对输电线路的减震效果,减少因线路舞动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6300.5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的电网规划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评估抽水蓄能电站的参数和运行数据;构建发电能力评估模型,并确定评价指标;将所述参数和运行数据输入所述发电能力评估模型,得到抽水蓄能电站发电能力评估值,根据所述评估值调整抽水蓄能电站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将抽水蓄能电站与风光发电相结合,并构建风‑光‑抽水蓄能双层模型,根据该模型实现发电成本最小,经济效益最大化,能够有效提高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效能、经济效益及新能源消纳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