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7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0092.6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壳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载用电流互感器壳体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端部设置呈向上弯曲状;壳体机构,所述于壳体机构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所述壳体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其中,所述壳体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端的线圈缠绕组件;通过设置的线圈缠绕组件可以对缠绕的线圈形成导向定位的作用,使得缠绕线圈可以沿着水平置入槽与倾斜槽的配合下均匀缠绕的效果,且在侧连接栓带动边角防护架向外部壳表面贴合,使得边角防护架对位于水平置入槽内部的缠绕线圈起到辅助定位效果,降低了缠绕线圈复位松动的情况,保障了测量过程中得到的数值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296286.8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优化运行方法领域,尤其涉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的蜂巢状配电网优化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多微电网构成的蜂巢状配电网拓扑结构,构建多微电网之间的电能交换机制;在多微电网交易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以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和碳排放为目标的优化运行模型;建立计及多微电网构成的蜂巢状配电网运行的约束条件模型;构建蜂巢状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的求解方法及流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实现蜂巢状配电网中多微电网之间的优化运行,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4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09481.5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蜂巢状配电网相关领域,它涉及一种多类型资源协同的蜂巢状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方法,故障前阶段,以加权失电量期望最小为目标建立移动储能模型,以应对故障后供电恢复,根据不同类型分布式资源故障后的响应特征,将故障后阶段分为紧急功率支撑和负荷快速恢复两个过程,构建蜂巢状配电网故障后多时段恢复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建立移动储能模型和灵活的配电网恢复优化模型,系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进行故障后的供电恢复,提升了配电网的故障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7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390684.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Inventor: 彭家琦 , 冶海平 , 方保民 , 王兴顺 , 芈书亮 , 马育林 , 艾斌 , 李寿 , 朱明慧 , 罗津 , 者成斌 , 犹洲 , 毛文英 , 马世旭 , 马志彬 , 马正龙 , 韩学渊 , 李国威 , 王刚 , 李健春 , 何海宁 , 赵亚萍 , 杜良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网电能质量扰动源的定位方法,通过步骤S1‑S5,利用在发生电能质量问题时故障点和非故障点的电压与电流相关性程度的不同,采集发生电能质量问题时各监测点的统一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在对其进行离散化小波变换和去噪、取绝对值以及取最大值的基础上获取统一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小波变换包络序列,再对包络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各监测点统一电能质量扰动小波变换包络信号熵权信息处理,并依据熵权值与统一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序列相关度的关系来判断各监测点之间统一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包络序列相关程度最低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造成统一电能质量问题的扰动源的定位,并提高定位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03728.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变压器设备状态评估及预警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采集多模态数据,并对多模态数据预处理;对预处理后多模态数据进行融合,获得融合特征向量;基于融合特征向量,获取主变压器健康指数;基于主变压器健康指数,通过量子关联分析评估主变压器健康状态;基于主变压器健康状态,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主变压器健康趋势,获取预警信号;基于预警信号,通过主变压器历史工况数据,分析主变压器故障,制定维护策略。本发明通过多模态数据融合和量子关联分析,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健康状态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故障,提升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47793.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蜂巢配电网的分布式储能能量管理方法,采用分层协调控制的概念,构建分布式储能系统能量管理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为分布式储能系统多目标能量优化管理策略,应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分布式储能能量进行优化计算,下层在多目标的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变系数下垂控制策略,本发明合理分配储能系统所需的输出功率给各个储能单元,从而避免了储能单元过充或过放而缩短其使用寿命的问题。通过对各储能单元功率的合理调节,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得以维持,进而提升电网的稳定持续供电能力,同时提高蜂巢配电网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8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56896.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壳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载用电流互感器壳体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的端部设置呈向上弯曲状;壳体机构,所述于壳体机构安装于安装座的上端,所述壳体机构位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其中,所述壳体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上端的线圈缠绕组件;通过设置的线圈缠绕组件可以对缠绕的线圈形成导向定位的作用,使得缠绕线圈可以沿着水平置入槽与倾斜槽的配合下均匀缠绕的效果,且在侧连接栓带动边角防护架向外部壳表面贴合,使得边角防护架对位于水平置入槽内部的缠绕线圈起到辅助定位效果,降低了缠绕线圈复位松动的情况,保障了测量过程中得到的数值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24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388496.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Inventor: 彭家琦 , 冶海平 , 方保民 , 王兴顺 , 芈书亮 , 马育林 , 艾斌 , 李寿 , 罗津 , 者成斌 , 朱明慧 , 犹洲 , 毛文英 , 马志彬 , 马正龙 , 马世旭 , 杜良 , 何海宁 , 赵亚萍 , 韩学渊 , 李国威 , 王刚 , 李健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缓冲箱,缓冲箱顶面设置有升降箱,所述缓冲箱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本发明通过检测箱内电能质量检测仪配合两侧的放置箱,可以实地对电能质量的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与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或瞬态过电压、电压谐波、电压暂降、中断、暂升以及供电连续性等各项数据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的电能质量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在户外操作较为不便的问题,能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临时或定期的监测,通过内置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查看、分析和导出,保证了检测时的便捷性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8878.6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IPC: H02J3/32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126 , H02J3/46 , H02J3/06 , H02J3/02 , H02J3/48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蓄电池储能的蜂巢状配电网动态网络重构策略,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储能电池数学模型,包括充电和放电模型以及荷电状态和充放电功率约束;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考虑网络拓扑约束、节点电压约束、支路电流约束和潮流平衡约束,建立网络重构的上层优化模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考虑储能充放电的功率约束,建立下层优化模型,制定充放电策略;利用嵌入最小化函数的遗传算法求解两层优化模型。本发明的实施,可以实现蜂巢状配电网通过储能系统进行重构,对于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