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95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163691.1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吴健 , 万昊 , 白晓春 , 李睿 , 卢林 , 刘新 , 张智 , 周海宏 , 张欣宜 , 王少军 , 王良 , 闫立财 , 蔺小娟 , 王辰曦 , 李毅 , 薛建 , 魏昊焜 , 郭季璞 , 钱珂珂 , 赵晶轩 , 王琳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输变电工程的北斗系统干扰方向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属于输变电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北斗接收端和抗干扰模块。通过对北斗信号的信噪比进行分析,从而对北斗卫星信号的质量进行精确评估和判别。同时,通过按一定角度、方位和距离布设的北斗接收端,形成北斗信号感知的空间阵列,从不同方向采集、处理北斗信号,经综合分析后,确定是否存在信号干扰及信号干扰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164375.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万昊 , 雷磊 , 吴健 , 李睿 , 卢林 , 张智 , 郑树海 , 刘新 , 赵颖博 , 张欣宜 , 王少军 , 王良 , 刘士祥 , 闫立财 , 郭安祥 , 薛军 , 申秦蓉 , 魏昊焜 , 吕平海 , 王军娥 , 李广飞 , 樊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变电水土保持工程用微位移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前端感知模块、北斗主控模块、姿态感知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前端感知模块、姿态感知模块和通讯模块均与北斗主控模块连接。利用环境感知模块和姿态感知模块,排查外部的干扰因素,循环迭代,保证系统结算的卫星为当前时间最优的卫星,支持动态的原始观测卫星列表,该卫星列表可以来源抗扰模块监测到数据,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给出初始值,提高了定位速度和定位精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49705.5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吴健 , 董子晗 , 宋继明 , 王劲 , 郑树海 , 赵颖博 , 王少军 , 张晋 , 师一卿 , 魏淼 , 陈维 , 王良 , 万昊 , 卢鹏 , 杨大渭 , 魏刚 , 王辰曦 , 白晓春 , 吕平海 , 丁德 , 钱珂珂 , 杨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子集成芯片、水土流失在线监测装置及方法,所述光子集成芯片包括:衬底以及衬底上设置的分束合束器、第一光栅波导阵列和第二光栅波导阵列;分束合束器将导入的入射光分为等振幅的第一透射光和第一反射光;第一光栅波导阵列用于根据第一透射光通过干涉输出分立波长的光;分束合束器还用于将导入的第二反射光分为等振幅的第二透射光和第三反射光;第二光栅波导阵列用于根据导入的第三反射光通过干涉输出分立波长的光。本发明将集成光子学引入水土流失在线监测,在实时获得地表三维点云图像,并且具有无活动扫描部件,高可靠、可大规模生产,低成本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468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47871.1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吴健 , 董子晗 , 李睿 , 赵颖博 , 周海宏 , 王少军 , 张晋 , 江涛 , 师一卿 , 李旭 , 杨大渭 , 丁德 , 王良 , 白晓春 , 万昊 , 卢鹏 , 王辰曦 , 李明 , 黄海 , 樊创 , 康铎之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杂散点消除方法及系统,所述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杂散点消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预设监测空间,获取多个预设监测时刻的点云数据;将所述预设监测空间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子空间;对于每个子空间,基于所述多个预设监测时刻的点云数据进行取交集操作,获得取交集操作结果;基于所有子空间的取交集操作结果,去除异常点,获得杂散点消除后的点云数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来消除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过程中的杂散点,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点云数据,可用于水土流失情况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6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439550.8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吴健 , 孙强 , 白晓春 , 王良 , 万昊 , 张智 , 李睿 , 郑树海 , 卢林 , 周海宏 , 赵颖博 , 王少军 , 陈维 , 郭安祥 , 王辰曦 , 李毅 , 菅永峰 , 卢鹏 , 巫婷 , 姜丹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敏、超声三相融合测钎装置及方法,在测钎上集成激光器、线阵光敏元件和超声探头,设置统一的供电、信号传输系统,并将三相传感数据依照其在实地工况中的置信度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三相一体的测钎装置,线阵光敏元件的一部分部分插入土壤中,检测土壤表面位置;超声探头向土壤发射超声波,并记录发射及声波反射到探头的时间,通过声速换算从而获得土壤表面位置,测钎顶部的激光探头向土壤发射激光,并探测反射光,根据发射光与探测光之间的相位差从而获得土壤表面位置。将上述三相传感器所获得的土壤表面位置,进行卡尔曼数据融合,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土壤位置信息,实现水土流失的高精度、高可靠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46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36154.4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常栋梁 , 师一卿 , 王晓涛 , 王勇 , 王少军 , 陈青云 , 王良 , 刘子瑞 , 梁俊 , 刘晓立 , 王晟杰 , 罗迪 , 权雪洁 , 王媛 , 尤宽 , 薛倩楠 , 李强 , 代晓辉 , 陈潇一 , 万昊 , 景龑 , 王辰曦 , 杨睿 , 郭季璞 , 徐伟杰 , 叶明坤 , 康铎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在线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子集成芯片、土壤界面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衬底以及设于衬底上的分束合束器、微环谐振器以及光栅耦合器;所述分束合束器与微环谐振器相连,微环谐振器与光栅耦合器相连,其中微环谐振器为多个,每个微环谐振器中周长并不相同,多个微环谐振器按顺序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本发明通过精准的光学方法,实现土壤界面的实时监测,以确定土壤和空气界面的高度位置变化,进而监测水土流失,具备高灵敏度、非接触性和可持续性,能够有效提高水土流失监测的效率,为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01326.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魏小龙 , 王晓涛 , 吴经锋 , 陈卓 , 师一卿 , 王勇 , 王良 , 陈青云 , 刘晓立 , 罗迪 , 王少军 , 吴昊 , 白旭龙 , 田堪良 , 李旭 , 张华 , 杨倬 , 代晓辉 , 陈潇一 , 樊创 , 王媛 , 李强 , 吴子豪 , 权雪洁 , 王辰曦 , 万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废料的微生物固化鱼鳞坑及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混凝土破碎料、微生物固化菌液、胶结液和天然椰壳纤维,其中混凝土破碎料是整体混合固化后材料的“骨架”结构,增加整体材料强度、内摩擦力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物矿化作用点,大量微生物会以此为附着点生成碳酸钙晶体胶结土壤颗粒和短椰壳纤维材料。短椰壳纤维则是整体固化后材料的加筋体,它具备良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能够增强固化后材料的力学强度和抗侵蚀性能,本发明的鱼鳞坑能够兼具良好的力学强度、抗侵蚀性能、耐久性和生态环保性,使用混凝土废料和当地土为主,利用微生物菌种的矿化反应原理和天然椰壳纤维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符合节能低碳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209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61483.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王良 , 吴健 , 孙强 , 董子晗 , 魏小龙 , 赵颖博 , 梁俊 , 陈立斌 , 田堪良 , 白晓春 , 王少军 , 张晋 , 刘子瑞 , 陈琳 , 王焕郎 , 李青 , 张栋 , 陈维 , 薛倩楠 , 黄海 , 高宇 , 高峰 , 钱珂珂 , 王雅琛 , 陈青云 , 王超超
IPC: G06F18/2411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F18/214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一种监测方法,针对传统水土流失监测方法耗时耗力,无法有效应对时空变异性大和监测范围广的问题,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监测方法对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有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及相关装置,采集包括卫星遥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的多种地理空间数据,基于水土流失预测模型获取发生水土流失的概率值,进行预测。其中,水土流失预测模型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隐藏层又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卷积层、多个递归层和全连接层,能够预测水土保持情况和水土流失的发生概率,提供权威的灾情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72530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12863.0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雷磊 , 吴健 , 魏小龙 , 白晓春 , 董子晗 , 赵颖博 , 陈维 , 王良 , 王少军 , 张晋 , 江涛 , 师一卿 , 郭歌 , 刘子瑞 , 王焕郎 , 段婧靓 , 薛倩楠 , 闫可为 , 冯超宇 , 王辰曦 , 黄海 , 姜丹 , 吕平海 , 徐伟杰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T7/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土地利用类型识别方法,为了解决采用现有的主流模型自动识别输电铁塔塔基区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精度和速度都无法满足识别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输电铁塔塔基区土地利用类型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通过YOLO v7目标检测网络模型,从采集的待识别输电铁塔图像中,筛选出包含输电铁塔塔基的图像,并得到塔基区;将包含输电铁塔塔基的图像输入至改进的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模型,得到塔基像素点和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像素点;改进的DeepLabV3+语义分割网络模型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编码器中增加双注意力CBAM模块;根据塔基像素点,得到塔基的有效范围;在塔基的有效范围内,根据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像素点所占比例,得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占比。
-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6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39550.8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磊 , 吴健 , 孙强 , 白晓春 , 王良 , 万昊 , 张智 , 李睿 , 郑树海 , 卢林 , 周海宏 , 赵颖博 , 王少军 , 陈维 , 郭安祥 , 王辰曦 , 李毅 , 菅永峰 , 卢鹏 , 巫婷 , 姜丹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敏、超声三相融合测钎装置及方法,在测钎上集成激光器、线阵光敏元件和超声探头,设置统一的供电、信号传输系统,并将三相传感数据依照其在实地工况中的置信度相互融合,形成统一的三相一体的测钎装置,线阵光敏元件的一部分部分插入土壤中,检测土壤表面位置;超声探头向土壤发射超声波,并记录发射及声波反射到探头的时间,通过声速换算从而获得土壤表面位置,测钎顶部的激光探头向土壤发射激光,并探测反射光,根据发射光与探测光之间的相位差从而获得土壤表面位置。将上述三相传感器所获得的土壤表面位置,进行卡尔曼数据融合,获得更准确、可靠的土壤位置信息,实现水土流失的高精度、高可靠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