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5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30066.2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安源安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74 , G06V20/10 , G06T7/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邻域光谱相似性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获取的原始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含有各波段地物反射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含有各波段地物反射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对预设分割指标进行计算,并基于预设分割阈值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得到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本发明基于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充分利用邻域地物的光谱相似性及相似性指标来对遥感影像进行分割,大大提高了分割准确度。因此,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影像分类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2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88581.9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师范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0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多尺度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评价方法,涉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领域。本方法主要包括:S1、获取待评价区域评价期基准年份与目标年份的数据;S2、对获取的数据从多尺度进行分析分类处理;S3、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评价指标或准则,构造输变电工程多尺度生态影响评价的层次结构;S4、利用S2中分类好的数据计算各单尺度评价指标的变化率;S5、对单尺度加权计算,得到多尺度生态影响综合指数模型;S6、对评估结果进行划分。本发明有利于促进对输变电工程的生态影响研究,突破多尺度整合的综合影响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分析与评价的科学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5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8022.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F18/20 , G06F18/21 , G06T17/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环境下环保风险感知用无人机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包括:路线布局模块,用于为监测区域布局无人机的监测路线;监测模块,用于控制无人机根据监测路线进行多维度环境监测,获得多维度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将多维度环境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并基于控制中心对多维度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标记及决策模块,用于基于分析结果确定潜在环保风险,并对潜在环保风险进行标记,同时,根据标记结果确定目标环保管理决策策略;有助于提高对输变电施工期所在监测区域进行无人机监测的有效性与全面性,进而为输变电施工期环保管理的环保风险感知提供了有效准确的识别与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42946.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E02D17/20 , E02D33/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蓄电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的建造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绘制各土壤表面子区域在不同环境风速下对应的颗粒物浓度随风速的浓度变化曲线,判定当前的土壤表面子区域是否为恶性生态特征子区域,通过恶性生态特征子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恶性生态影响区域,通过计算土壤颗粒结合差异表征值调整对恶性生态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的植被种植深度,进而,实现了根据边坡土壤颗粒的扬尘现象表征土壤颗粒结合力,对土壤颗粒结合力较差的沙土区域联合分析实现沙土区域的植被种植策略调整,针对边坡生态场景提升了生态修复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6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4290.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分公司
IPC: G06Q10/063 , A01G7/00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植被恢复案例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西部高寒地区的输电线路植被恢复规划方法,本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输变电站的地理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地理环境特征,并确定目标输变电站的植被信息对应的目标植被特征,通过植被恢复模型确定目标地理环境特征和目标植被特征对应的目标恢复方案特征和目标效果评估特征;其中,植被恢复模型通过多个输变电站的植被恢复案例特征构建;根据目标恢复方案特征和目标效果评估特征确定目标输变电站的目标植被恢复方案。本申请综合考虑西部高寒地区的输电线路的植被恢复地理特征等因素提高了植被恢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34423.7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4 , G06F18/2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边坡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环境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抽水蓄能电站边坡生态修复区域的水文数据;从水文数据中筛选出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集;根据评价指标集中的分类结果分别建立不同类型下的效果评估模型,得到不同类型的评估结果;计算不同类型的评估结果对影响抽水蓄能电站边坡生态修复效果程度的权重;根据权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全面、客观的抽水蓄能电站边坡生态修复效果,为生态修复提供有利依据,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1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470904.4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水土流失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测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相机安装支架、工业相机、工业镜头、电源箱、通讯箱,所述测钎共有9个,以1米的间距呈3*3矩阵排列方式分布,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两端安装在测钎的外侧,所述相机安装支架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方,所述工业相机固定安装在相机安装支架下方,所述工业镜头连接工业相机,所述电源箱固定安装在第一导轨的端部,所述通讯箱固定安装在第二导轨的端部,该监测装置通过机器视觉代替人工实现水土流失的监测,提升工作效率,所述方法规定了测钎的插入距离和监测频率等参数,对操作步骤进行明确规定,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42946.3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E02D17/20 , E02D33/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蓄电站边坡生态修复结构的建造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绘制各土壤表面子区域在不同环境风速下对应的颗粒物浓度随风速的浓度变化曲线,判定当前的土壤表面子区域是否为恶性生态特征子区域,通过恶性生态特征子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确定恶性生态影响区域,通过计算土壤颗粒结合差异表征值调整对恶性生态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的植被种植深度,进而,实现了根据边坡土壤颗粒的扬尘现象表征土壤颗粒结合力,对土壤颗粒结合力较差的沙土区域联合分析实现沙土区域的植被种植策略调整,针对边坡生态场景提升了生态修复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92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38668.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输电塔基施工余土的改良种植土,由如下原料组分组成:塔基施工余土、孔隙改良组分、养分改良组分和结构改良组分;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塔基施工余土为70%‑80%,孔隙改良组分为5%‑10%,养分改良组分为5%‑10%,结构改良组分为5%‑10%,所有原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孔隙改良组分为生物炭,比表面积在20‑60m2/g范围内;生物炭为稻壳炭、秸秆炭或竹炭的一种;养分改良组分为农林废弃物和微生物菌剂的组成物;农林废弃物为树枝、秸秆和麦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磨细粉末,粒径范围为0.1‑3mm;微生物菌剂为VT‑1000菌剂,有效活菌数≥2×108个/ml;结构改良组分为质量百分比1%‑3%的聚已烯醇或海藻酸钠溶液。还公开了对应的制备方法,改良种植土孔隙结构合理,养分稳定,便于植被恢复,抗蚀性强,防止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417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40816.6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源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边坡近自然生态监测方法、系统及设备。属于自然生态监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S100:获取抽水蓄能电站边坡的生态环境点云图;S200:对生态环境点云图进行预处理,生成样本数据集;S300:将所述样本数据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通过学习和训练神经网络,得到预测网络模型;S400:通过所述预测网络模型对当前抽水蓄能电站边坡进行预测,实现对抽水蓄能电站自然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测和评估,以抽水蓄能电站修建前的自然状态作为评价标准,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即尽量接近抽水蓄能电站修建前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修复目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