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52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761862.6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HVDC的输送能力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MMC接入电网的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并将MMC‑HVDC的参数输入所述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确定所述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的静态稳定指标为临界值时的交流系统短路比,作为临界短路比;确定所述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的交流调制比等于交流调制比阈值时的交流系统短路比,作为边界短路比;分别计算所述临界短路比和所述边界短路比对应的MMC‑HVDC的输送功率,得到第一输送功率和第二输送功率;将所述第一输送功率和所述第二输送功率中的较小值确定为所述MMC‑HVDC的输送能力极限值。本发明实现了准确确定矢量控制方式下MMC‑HVDC的输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58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79025.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当受端电网发生故障后将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母线的电压测量值大于第一电压设定阈值时,计算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站的有功电流补偿量和无功电流补偿量,获得补偿后的有功电流指令值和补偿后的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第一有功电流指令值和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对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站进行控制,通过合理修正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有功、无功电流指令值,提高了交流故障下柔性直流系统的无功支持能力与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当电压测量值不大于第一电压设定阈值时,设置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站的有功电流指令值为故障电流限值,无功电流指令值为0,抑制了柔性直流故障下的过流,实现故障安全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2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5674.7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06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UPFC配置优化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目标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信息和运行参数进行分析,以构建关键通道线路集;对待配置UPFC接入不同关键通道线路后的电网潮流分布进行模拟,基于电网潮流分布的模拟结果计算关键通道线路的负载率;根据负载率计算加权潮流熵,将加权潮流熵最小的关键通道线路作为待配置UPFC的最优接入线路;对预设故障场景下目标电力系统的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计算关键通道线路的功率转移支撑强度;建立UPFC并网容量优化模型,对UPFC并网容量优化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待配置UPFC的最优容量。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广泛用于对地区电网潮流分布进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515558.3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电网分布式动态无功补偿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交直流电网数据、无功补偿预配置数据和电网分区结果,得到各区域的暂态电压数据;确定基于轨迹灵敏度的单区域电压稳定性优化指标、基于VIF的抑制换相失败优化指标和FACTS装置经济性指标;确定单区域优化指标;根据电网分区结果,得到各区域边界优化指标;根据单区域优化指标和各区域边界优化指标,确定交直流电网多区域分布式优化指标;根据交直流电网多区域分布式优化指标通过PBFT共识机制,确定各区域优化指标值;根据各区域优化指标值,确定交直流电网分布式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解决动态无功补偿优化等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52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61862.6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HVDC的输送能力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MMC接入电网的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并将MMC‑HVDC的参数输入所述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确定所述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的静态稳定指标为临界值时的交流系统短路比,作为临界短路比;确定所述交直流互换系统模型的交流调制比等于交流调制比阈值时的交流系统短路比,作为边界短路比;分别计算所述临界短路比和所述边界短路比对应的MMC‑HVDC的输送功率,得到第一输送功率和第二输送功率;将所述第一输送功率和所述第二输送功率中的较小值确定为所述MMC‑HVDC的输送能力极限值。本发明实现了准确确定矢量控制方式下MMC‑HVDC的输送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1935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79025.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补偿控制方法及系统,当受端电网发生故障后将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母线的电压测量值大于第一电压设定阈值时,计算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站的有功电流补偿量和无功电流补偿量,获得补偿后的有功电流指令值和补偿后的无功电流指令值,根据第一有功电流指令值和第一无功电流指令值对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站进行控制,通过合理修正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有功、无功电流指令值,提高了交流故障下柔性直流系统的无功支持能力与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当电压测量值不大于第一电压设定阈值时,设置柔性直流故障侧换流站的有功电流指令值为故障电流限值,无功电流指令值为0,抑制了柔性直流故障下的过流,实现故障安全穿越。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515558.3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电网分布式动态无功补偿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交直流电网数据、无功补偿预配置数据和电网分区结果,得到各区域的暂态电压数据;确定基于轨迹灵敏度的单区域电压稳定性优化指标、基于VIF的抑制换相失败优化指标和FACTS装置经济性指标;确定单区域优化指标;根据电网分区结果,得到各区域边界优化指标;根据单区域优化指标和各区域边界优化指标,确定交直流电网多区域分布式优化指标;根据交直流电网多区域分布式优化指标通过PBFT共识机制,确定各区域优化指标值;根据各区域优化指标值,确定交直流电网分布式动态无功补偿优化配置方案。本发明能够解决动态无功补偿优化等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835855.6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6 , H02J3/48 , H02J3/36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交直流调节装置配置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构建面向提升输电通道传输能力的多层级输电通道综合评价体系以及配置方案集合,再在多层输电通道综合评价体系下,计算每一个配置方案对应的底层指标值,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基于所述判断矩阵,计算获取每一底层指标的权重,由此对不同配置方案进行优越性评价,选择优越性评价结果最好的配置方案作为柔性交直流调节装置配置方案。该方法通过相关于静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及经济效益性的多维评估,由此可以获取综合最优的配置方案,从而可以全面提升输电通道传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13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36735.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类型储能电力系统最小惯量需求的评估方法,首先,结合火电、风电和光伏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建立包含电化学储能和飞轮储能的电力系统频率响应闭环传递函数;然后,基于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闭环传递函数,分别利用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得到电力系统遭遇扰动后的初始频率变化率和稳态频率偏差;再根据初始频率变化率和稳态频率偏差,分别基于初始频率变化率安全约束和最大频率偏差安全约束得到电力系统最小惯量需求的评估值;最后比较两个评估值的大小,较大值即为最小惯量需求评估值;本发明基于传统系统频率响应模型,融入了多类型储能和新能源机组,更贴合现代新型电力系统对最小惯量需求评估的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462042.7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 H02J3/46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36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新能源全局消纳能力以及投资收益的地区电网柔性互联规划方法,首先构建地区电网柔性互联装置选址定容和新能源消纳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待规划互联线路位置‑容量集合;其次,构建地区电网柔性互联双层规划模型,上层决策互联装置选址定容方案,下层评估柔性装置建设后的系统新能源消纳能力,决策新能源并网接入量;最后,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确定目标规划方案。本发明考虑地区电网间柔性互联新技术,通过节点拓扑联系度、邻居节点中心支持力和节点抗脆弱性新的指标确定跨区互联线路的选型、选址和定容方案,克服了传统地区电网规划方法无法直接源荷匹配的问题,提升地区电网间新能源灵活消纳和资源互济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