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67185.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平抑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负荷波动性的多元储能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可供接入的候选储能类型、候选储能运行与响应能力参数;S2:输入原始配电网负荷功率信号,通过小波包分解技术分解并提取原始配电网负荷功率信号的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特征;S3:针对提取的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特征,配置合适的可供接入的候选储能设施类型。相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平抑配电网多时间尺度负荷波动性的多元储能配置设备。本发明能够针对配电网中不同时间尺度的负荷波动,通过小波包分解技术分解提取配电网负荷功率信号的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特征,并合理配置多类型储能设施,抑制配电网波动性,提升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33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09932.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8/2321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字化移交质量评价方法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若干移交参与方;根据各移交参与方在构建工程模型过程中确定的属性信息是否响应于移交终点,计算各移交参与方的权重;预先获取各移交参与方的历史构建结果以及对应的特征指标数据集,进行聚类分级,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基于历史数据和数据质量标签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数据质量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实时获取各移交参与方构建结果的数据质量;根据各移交参与方的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和权重,计算移交评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6086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32015.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变电站电气设备模型全工程数据流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工程模型的移交路径,所述工程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属性信息;所述移交路径包括若干数据移交节点;汇总各数据移交节点确定的属性信息,构建全流程数据表;所述全流程数据表规定各属性信息的填写者;按工程模型移交路径依次移交工程模型,各数据移交节点填写全流程数据表、编制设备编码、根据全流程数据表对工程模型进行属性赋值、以及基于设备编码构建属性信息与几何模型的关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05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53789.1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10L25/18 , G01H17/00 , G01D21/02 , G10L25/24 , G10L25/30 , G10L25/51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噪声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各变电站的历史环境数据和电气数据,构建第一样本集,其样本包含在一历史时段的环境数据、电气数据以及加速因子标签;基于第一样本集训练第一神经网络,得到训练好的加速因子预测模型;采集当前时段目标变电站的音频数据,构建第二样本集,其样本包含音频数据及对应的噪声类型标签;基于第二样本集训练第二神经网络,在过程中自适应进行样本的过采样,得到噪声设备识别模型;通过加速因子预测模型预测目标变电站当前的加速因子并计算老化状态,当老化状态达到预设值时,重新训练第二神经网络;基于当前训练得到的噪声设备识别模型进行变电站噪声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5028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25390.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热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种非能动式的蓄热体补风装置,包括内置有蓄热体的蓄热装置;还包括主风道补风管路和均流补风管路;主风道补风管路连接气源和蓄热装置的进风端,主风道补风管路上具有信号控制阀门且控制信号采集自蓄热装置的进风风量状态;均流补风管路连接气源和蓄热装置内部的各角落处,均流补风管路上具有信号控制阀门且控制信号采集自蓄热装置内部各角落处的温度和风量;本发明不需要人为介入,可克服蓄热体整体结构温差过大时长期运行易导致局部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的缺陷,并确保在风机出力不足时,不需要提供额外能源及动力便可投入并维持一段时间的送风量,其作为应急手段可有效提升原有蓄热体工作过程的安全裕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76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80665.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北京智慧能源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固体蓄热储热供汽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汽给水部分、蓄热部分、释热部分;所述蒸汽给水部分用于根据系统设计需求,向所述蓄热部分提供给定压力的供水;所述蓄热部分用于将电力转化成热能并存储于蓄热材料内,并根据用户热需求向所述释热部分提供热源;所述释热部分用于根据用户需求提供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本发明在蓄热装置内增加吸热直热管,进一步吸收蓄热材料内释热缓慢或无法充分释热的热量,传递至水,将水由液态变成汽液混合介质,不仅能增加蓄热装置的有效容量,而且提升储热释热系统整体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269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02525.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637 , H02J3/28 ,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N3/126 , G06F17/10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集群划分的分布式储能聚合规划方法,研究并展示了在给定配电系统集群划分结果情况下的配网分布式储能集群位置、配置功率以及容量的优化决策过程;首先,获取分布式储能聚合规划相关数据,包括配网参数、储能参数和配网集群划分结果;根据划分结果,构建分布式储能聚合规划指标体系;接着,根据分布式储能聚合规划相关数据和分布式储能聚合规划指标体系构建储能聚合规划双层优化模型,确定对应约束条件;最后通过遗传算法和优化求解器对所述储能聚合规划双层优化模型求解,获得储能聚合规划方案,本发明可以根据各集群的特性和需求,针对性地配置分布式储能,实现系统经济性和技术性指标的综合优化,提高集群的自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67213.8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28 , H02J3/24 , H02J15/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类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日前申报功率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力现货市场参数与多类型储能参数;构建多类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优化目标函数;添加多类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约束;最后生成多类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日前申报功率分配结果;通过多类型的储能的合作运营,在计及储能实时预运行状态以及各类设施自身约束的情况下,合理分配多类型储能参与三种电力现货市场的日前申报功率,提高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0563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09932.X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IPC: G06F16/215 , G06F18/23213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数字化移交质量评价方法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若干移交参与方;根据各移交参与方在构建工程模型过程中确定的属性信息是否响应于移交终点,计算各移交参与方的权重;预先获取各移交参与方的历史构建结果以及对应的特征指标数据集,进行聚类分级,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并基于历史数据和数据质量标签对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数据质量评估模型,通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实时获取各移交参与方构建结果的数据质量;根据各移交参与方的数据质量评估结果和权重,计算移交评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4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04682.5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能级配电网的新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组网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配电网组网技术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估体系,对不同组网方式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最优的组网方案,具体包括:新能源利用率评估模块、负荷响应速度评估模块、电网稳定性评估模块、能源传输效率模块、技术经济比选与优化模块,本发明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估体系,能够全面、精准地评估不同组网方式下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效益,其完善的评估指标,涵盖了新能源利用率、负荷响应速度、电网稳定性、能源传输效率、设备可靠性和投资回报率的多个方面,这使得对电网性能和效益的评估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