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44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44518.0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薛国斌 , 胡安龙 , 张岳 , 魏勇 , 白永利 , 尚志鹏 , 万小花 , 平常 , 靳攀润 , 李惠庸 , 陈庆胜 , 赵旭善 , 刘魏 , 赵明亮 , 祝志芳 , 李珍 , 李敏 , 李麟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钢筋混凝土腐蚀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土木工程耐久性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采集工程所在地的温度数据及钢筋混凝土总体积、含水量和孔隙体积,构建冻融破坏指数公式;依测量的硫酸盐浓度判别产物类型,结合相关数据构建不同硫酸盐侵蚀指数公式,海洋环境下单独考虑镁离子浓度;根据氯离子浓度构建氯盐侵蚀指数公式;从研究报告提取数据构建碳化作用侵蚀指数公式;再赋予各侵蚀类型权重建立综合腐蚀性评估指数公式,依据结果即可判定侵蚀程度。通过此方法能综合考虑多种侵蚀因素,依据评估结果可有效判定侵蚀程度,为输变电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保障、防护措施制定及维护决策提供关键依据与科学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3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74012.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俱永升 , 魏勇 , 胡安龙 , 尚志鹏 , 薛国斌 , 平常 , 张岳 , 白永利 , 李惠庸 , 陈庆胜 , 万小花 , 靳攀润 , 祝志芳 , 李珍 , 赵明亮 , 赵旭善 , 刘魏 , 李敏 , 李麟鹤
IPC: G06Q10/063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Q50/06 , G06V20/1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分析电力设施所在区域的以往发生洪涝灾害时的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及平均水深,建立洪涝灾害水深预测模型,输出洪涝灾害水深;通过水文地形特征参数对平均水深值进行修正;根据平均水深精确值和洪水实时流速计算水流对电力设施的冲击力和所受的水流压力,结合电力设施的实时负载数据,计算电力设施的承载系数;基于平均水深精确值和电力设施的承载系数构建风险动态评估数学模型,得到实时的电力设施风险评分;根据实时的电力设施风险评分,输出不同的风险提示及对应的处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1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8669.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魏勇 , 尚志鹏 , 张岳 , 胡安龙 , 薛国斌 , 白永利 , 靳攀润 , 平常 , 李敏 , 李麟鹤 , 万小花 , 陈庆胜 , 李惠庸 , 赵旭善 , 刘魏 , 赵明亮 , 李珍 , 祝志芳
IPC: G06Q10/0635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洪水影响的电力设施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设施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时采集电杆高度、降雨量、地形地貌和土壤数据,并获取历史山洪影响因素和高度数据,对其进行预处理,接着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处理后的降雨量、地形和土壤数据作为训练集,山洪高度作为标签进行训练,然后将实时采集的山洪影响因素输入训练好的模型中,预测实际山洪高度,并与电杆高度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力设施的安全性,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和整体风险指数,从而为决策提供量化依据,提升电力设施的抗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1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38669.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魏勇 , 尚志鹏 , 张岳 , 胡安龙 , 薛国斌 , 白永利 , 靳攀润 , 平常 , 李敏 , 李麟鹤 , 万小花 , 陈庆胜 , 李惠庸 , 赵旭善 , 刘魏 , 赵明亮 , 李珍 , 祝志芳
IPC: G06Q10/0635 , G06N3/0499 , G06N3/08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洪水影响的电力设施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设施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时采集电杆高度、降雨量、地形地貌和土壤数据,并获取历史山洪影响因素和高度数据,对其进行预处理,接着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将处理后的降雨量、地形和土壤数据作为训练集,山洪高度作为标签进行训练,然后将实时采集的山洪影响因素输入训练好的模型中,预测实际山洪高度,并与电杆高度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判断电力设施的安全性,确定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和整体风险指数,从而为决策提供量化依据,提升电力设施的抗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32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74012.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俱永升 , 魏勇 , 胡安龙 , 尚志鹏 , 薛国斌 , 平常 , 张岳 , 白永利 , 李惠庸 , 陈庆胜 , 万小花 , 靳攀润 , 祝志芳 , 李珍 , 赵明亮 , 赵旭善 , 刘魏 , 李敏 , 李麟鹤
IPC: G06Q10/0635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Q50/06 , G06V20/10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洪涝灾害地理分析评估动态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分析电力设施所在区域的以往发生洪涝灾害时的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及平均水深,建立洪涝灾害水深预测模型,输出洪涝灾害水深;通过水文地形特征参数对平均水深值进行修正;根据平均水深精确值和洪水实时流速计算水流对电力设施的冲击力和所受的水流压力,结合电力设施的实时负载数据,计算电力设施的承载系数;基于平均水深精确值和电力设施的承载系数构建风险动态评估数学模型,得到实时的电力设施风险评分;根据实时的电力设施风险评分,输出不同的风险提示及对应的处理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