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5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93025.7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一次调频与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正序电网电压频率;根据所述正序电网电压频率得到正序有功电流指令;对正序有功电流指令进行调制处理,生成控制与电网相连的逆变器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电网侧电压信息,计算出对应的频率信息,然后基于设定的正序有功电流指令的计算公式获得正序有功电流指令,最终生成控制与电网相连的逆变器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器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另外,采集用户侧负荷电流信息并进行负序电流补偿,改善入网电流的三相对称度,实现配电台区的不平衡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598090.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联合建模及仿真方法,属于新能源电磁暂态建模与仿真领域,针对不同电磁暂态建模之间兼容性、通用性、可拓展差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联合建模及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新能源发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S2,建立具有Interface模型接口模块的数据转换系统;S3,在仿真时间内,在每一个仿真步长中交互一次数据,实现联合同步仿真。本申请能够基于公共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一次主电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二次控制部分的特性开展测试,同时亦可实现不同新能源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互联互通以及联合运行,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集群仿真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67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706053.8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方法及治理方法,通过在配电变压器用户侧就地接入三相四线NPC三电平拓扑结构的不平衡治理装置,一方面采集用户侧负荷电流信息并进行负序/零序电流补偿,另一方面采用网侧电压/频率信息,根据电网频率波动自主产生有功支撑,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本发明所提出的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装备与控制方案实现了对台区不平衡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电流的补偿,同时可自主响应电网频率波动,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445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910693025.7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一次调频与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正序电网电压频率;根据所述正序电网电压频率得到正序有功电流指令;对正序有功电流指令进行调制处理,生成控制与电网相连的逆变器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电网侧电压信息,计算出对应的频率信息,然后基于设定的正序有功电流指令的计算公式获得正序有功电流指令,最终生成控制与电网相连的逆变器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器参与电网的一次调频。另外,采集用户侧负荷电流信息并进行负序电流补偿,改善入网电流的三相对称度,实现配电台区的不平衡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98090.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联合建模及仿真方法,属于新能源电磁暂态建模与仿真领域,针对不同电磁暂态建模之间兼容性、通用性、可拓展差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联合建模及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搭建新能源发电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S2,建立具有Interface模型接口模块的数据转换系统;S3,在仿真时间内,在每一个仿真步长中交互一次数据,实现联合同步仿真。本申请能够基于公共的新能源发电系统一次主电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二次控制部分的特性开展测试,同时亦可实现不同新能源电磁暂态模型跨平台互联互通以及联合运行,为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集群仿真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3237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706053.8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方法及治理方法,通过在配电变压器用户侧就地接入三相四线NPC三电平拓扑结构的不平衡治理装置,一方面采集用户侧负荷电流信息并进行负序/零序电流补偿,另一方面采用网侧电压/频率信息,根据电网频率波动自主产生有功支撑,参与系统一次调频。本发明所提出的配电台区不平衡治理装备与控制方案实现了对台区不平衡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电流的补偿,同时可自主响应电网频率波动,灵活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545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74239.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控制环重塑的自同步电压源并网稳定性提升方法,属于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量并网逆变器端口电压和输出电流并计算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再分别获得端口电压的幅值和相角参考,生成端口电压参考值;然后,将端口电压作为电压调节器的反馈值;然后将端口电压参考值减去反馈值作为电压调节器的输入。电压调节器输出电流参考值,将其减去输出电流与电流控制环重塑支路输出值之和,再输入电流调节器,最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值加上电网电压前馈量得到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通过SVPWM生成驱动信号从而控制逆变器。本发明方法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提升自同步电压源在强网工况下的稳定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7780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4045.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景式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仿真架构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软件仿真器和外部装置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软件仿真器获取物理系统的状态信息数据;根据数据采集协议将所述状态信息数据发送至外部装置系统。本发明通过网络socket接口将软件仿真器和外部装置进行连接,通过UDP协议交互实现CPS仿真装置与外部装置/系统交互,实现信息-物理仿真交互,系统维护方便,仿真规模可随时增减。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32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3764.9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乌鲁木齐供电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微电网并离网无缝切换控制方法,通过控制联络线功率为指定目标值,减少暂态过渡时间,实现并网转离网模式的平滑切换;利用微电网并网同期保护装置,实现离网转并网模式的全自动可靠切换。本发明中:当并网转离网运行时,包含如下步骤:(1)能量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刷新;(2)计算获取所需的有功功率调节补偿值;(3)计算储能单元对外交换功率可调整潜力的范围;(4)联络线功率恒定控制;(5)联络线功率调节到目标值;当离网转并网切换时,包含如下步骤:S1:微电网处于离网运行模式下平稳运行;S2:能量管理系统接收到调度下发的微电网并网合闸指令;S3:同期保护装置判别并网条件;S4:完成离网转并网模式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511932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10628811.0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二次调压调频功能的同步逆变器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Uin、三相逆变器主电路、LC滤波电路和负载,还包括电流采集模块、电压采集模块、幅值检测模块、二次调压计算模块、电压‑无功下垂调节模块、积分调节模块、电压幅值计算模块、虚拟角频率计算模块、调频角频率计算模块、相位计算模块、虚拟电压合成模块、电流给定生成模块、电流环调节模块和调制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模拟电力系统二次调压/调频控制策略功能,实现了配电网及微电网同步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