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2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45108.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 H02J3/46 ,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端口能源调制器、能源港、能源港系统及控制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未公开多类型海上风电汇集方案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端口能源调制器包括:多个中压MMC,各中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并联,直流侧并联于中压直流母线;多个高压MMC,各高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交流侧并联,直流侧串联于中压直流母线;多个端口,端口分为高压工频交流端口、中压工频交流端口、高压直流端口、中压直流端口;调制器中央控制系统。本发明的能源调制器集成了多个中压和高压MMC,能够提供四种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端口,应用场景多样,扩展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273687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1552926.3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化校核220kV及以下变电站短路电流的方法及系统,适用于220千伏及以下电力系统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单分段接线、双母线双分段接线、单母线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等典型接线方式。本发明将限制短路电流由母线额定遮断电流精准到通过切除故障的开关支路的最大短路电流不超过其额定遮断电流,在不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挖掘电网短路电流抑制潜能,计算方法简单且易于实现,提升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60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64728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4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电网经济运行域生成方法及系统。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大多给出机组出力计划曲线,难以反应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本发明基于tLocation‑scale分布,拉丁超立方采样和K‑medoids聚类,获取典型风电出力场景及其对应概率;根据价格型需求侧响应规则,建立需求侧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运行域定义,建立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电网经济运行域生成模型,通过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本发明将经济运行域概念和电力系统调度相结合,生成机组的经济运行出力区间,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求,可定量刻画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1641.5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一次调频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根据电力系统中同步机电源占比与非同步机电源中构网型换流器占比等参数,计算出稳态频率偏差因子评估指标,根据指标衡量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的一次调频特性。稳态频率偏差因子越大,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在相同功率扰动下频率偏差越小,系统一次调频特性越好。本发明提供的一次调频特性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非同步机电源占比、非同步机电源中构网型换流器占比等因素对高比例非同步机电源接入系统稳态频率支撑能力的影响,从而指导新能源开发与并网,实施方法简单,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60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47280.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电网经济运行域生成方法及系统。目前的电力系统调度方法大多给出机组出力计划曲线,难以反应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本发明基于tLocation‑scale分布,拉丁超立方采样和K‑medoids聚类,获取典型风电出力场景及其对应概率;根据价格型需求侧响应规则,建立需求侧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运行域定义,建立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电网经济运行域生成模型,通过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本发明将经济运行域概念和电力系统调度相结合,生成机组的经济运行出力区间,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求,可定量刻画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计划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2474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19210.4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道解耦的发电机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次同步风险机组系统的数值仿真分析或者通过现场实测获取阻尼特性数据;基于通道解耦理论,计算得到系统自然通道、转子励磁通道和定子机端通道的次同步复转矩系数频率特性,进而得到各通道的相频特性和阻尼转矩系数频率特性;最后采用通道相位独立整定、阻尼结果线性叠加的整定方法,以系统综合阻尼转矩系数优化为目标,对各个附加通道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移相环节和增益环节的控制参数进行解耦整定。利用本发明设计的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可实现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的解耦整定,有助于多通道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参数的设计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994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3144.7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为提升跟网储能变流器次‑超同步稳定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网装备控制领域,针对现有控制方式在提升次‑超同步振荡抑制能力方面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出提升跟网储能变流器次‑超同步稳定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对获得的交流端口电压瞬时值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各个频次的电压分量幅值,进行标幺化,判断是否为振荡频率;采用双比例‑积分控制生成其抑制电压,并将生成后的抑制电压与跟网储能变流器的常规生成电压进行叠加,生成调制系统的参考值;采用PWM调制,产生跟网储能变流器中各IGBT的触发脉冲。本申请只利用振荡谐波电压即可灵活地对各次振荡谐波进行抑制,显著提升跟网储能变流器的次‑超同步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35550.2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跟网型变流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跟网型变流器虚拟功角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跟网型变流器的交流端口瞬时数据,基于交流端口瞬时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锁相环主动调控变量;通过abc/dq变换和PI控制,最终生成跟网型换流器的触发脉冲从而实现虚拟功角控制。通过对锁相环的控制参数进行有效的设计,使锁相环的输出能够与有功、无功的偏差进行联系,进而实现跟网变流器基于虚拟功角控制的有功‑频率、无功‑电压的主动调控功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跟网变流器,应用范围广,不需改变现有通用控制框架结构应用成本低,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0268.3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动后电力系统恢复的关键发电机组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关键发电机组确定方法包括:由广域同步相量测量单元获取电力系统中扰动后的负荷节点的电压、电流、有功数据,计算负荷等值阻抗;由能量管理系统获取电力系统的网架结构和各元件电气参数数据,并将负荷等值阻抗并入节点导纳矩阵中,形成基础节点导纳矩阵和基础节点阻抗矩阵;对基础节点阻抗矩阵进行改进,形成改进的基础节点阻抗矩阵;基于改进的基础节点阻抗矩阵,从可恢复性的角度,建立用于评估发电机组关键程度的指标,并对指标进行排序,确定关键发电机组;增发关键发电机组的无功出力,提升系统暂态电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2220.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运行风险和联络线调整的多时段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调度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基于直流联络线运行特性,建立联络线功率调整数学模型;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建立包含弃风及弃负荷的系统运行风险模型;在前述的基础上,建立计及系统运行风险的滚动优化‑实时调整模型,通过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本发明将直流联络线功率调整、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和电力系统多时段调度相结合,生成多时段滚动优化调度方案,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求,可提升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