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7774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05069.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浙江华云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52 , C02F1/56 , C02F1/40 , C02F1/28 , C02F1/32 , C02F1/50 ,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变电站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如下:步骤一:变电站含油污水排入格栅池,通过格栅池中的格栅机拦截掉漂浮垃圾;步骤二:通过含油废水排水管道排入油坑中,并通过含油废水排水管道排至事故油池;步骤三:对事故油池中的含油污水进行初步油水分离;步骤四:初步油水分离后,通过安装在事故油池上方的带式刮油机进行处理;步骤五:隔油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排污管道排至厌氧除氮池,处理后的低浓度污水再通过排水管道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初步油水分离后,通过带式刮油机进行处理,并通过厌氧除氮池以及消毒池的处理,提高了处理的效率,达到了废水排放标准,并减少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14374.2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柔台并离网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并离网切换模拟装置分别与若干个柔性台区和若干个台区断路器连接;S2,分别采集柔性台区以及台区断路器上端的电压、相角和频率;S3,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判断是否具备并离网切换条件;S4,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并离网切换操作。解决了电力柔性直流互联系统中并离网切换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光储柔台并离网切换方法及切换模拟装置,实现柔性台区系统中并离网切换前后的监测,满足并离网切换条件后进行台区断路器的控制,实现台区失电支援转供。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09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12465.1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送变电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间隙性导线平衡挂线安装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施工准备:确定更换导线线段长度、更换导线线段区间内的铁塔数量和铁塔类型、计算导地线张力、附件安装提线力;确定挂线方案、提线方案及安装施工工具的类型和规格;S2、安装施工工具;S3、挂线和按压操作;S4、紧线操作;S5、划印和压接操作;更换导线线段区间内的具有N个耐张塔,每相邻耐张塔中间设置有一个直线塔,其中N为奇数。该方案采取改变操作顺序和紧线方式来大幅度减少工作量缩短工期,采用间隙型导线专用牵引头把铝层和钢芯压接成一个整体后通过导线滑车在地面直接紧线、高空划印、压接来减少劳动力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420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43301.6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运输机器人后桥动力传动装置,包括后桥动力总成,后桥动力总成设于无人运输机器人的底部;后桥动力总成包括差速器壳和设于差速器壳两端的主桥壳,主桥壳的一端铰接有副桥壳,主桥壳内部转动连接有主半轴,副桥壳内部转动连接有副半轴,副半轴内部活动设有万向轴,万向轴与主半轴传动连接,主桥壳上设有一端延伸至副桥壳上方的悬挂桥,悬挂桥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悬挂桥顶部的液压缸和活动设于悬挂桥内部并受液压缸驱动的驱动座。当无人运输机器人的后轮陷住时,可通过调节装置下降副桥壳和副半轴,副半轴带动其一端轮胎下降接触地面,大大增加无人运输机器人的脱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7244.X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袁慧宏 , 徐朝阳 , 楼平 , 赵崇娟 , 石宏 , 范殷伟 , 王龙 , 陈家乾 , 王璞 , 黄志华 , 杨力强 , 徐国华 , 陈军 , 余劲 , 陈超 , 韦舒天 , 丁瀚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碳排放计算数据迁移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需要在各个站点安装碳排放检测设备,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变电站即有调度数据,以碳排放监测站点数据为锚点,通过层次权重,聚合各碳排放相似评判要素,并将权重加成后的要素进行聚类分析,找出最适合的锚点数据进行碳排放预测,实现以少数典型监测站点外推多数非碳监测站点的碳排放监测,响应碳管理的同时,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0809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65654.X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模块化的双杆绝缘跨越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横梁和若干杆身,所述横梁包括两根方管,所述方管通过若干水平排列的绝缘板件固定,所述方管侧面设置有第一对穿孔,所述杆身顶端侧面设置有第二对穿孔,所述杆身顶端侧面的所述第二对穿孔通过螺栓与所述方管侧面的所述第一对穿孔固定连接,所述杆身底部与地面连接;整体结构简单,使用复合材料,重量轻,将整体安装完成后通过固定拉线拉起,实现在复杂地形中搭建跨越架。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23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255573.4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张型释放金具,包括安装基架、圆管、弹簧管、活动件、牵引绳、连杆、密封件、活动块和连接件,安装基架固定安装在耐张塔上,安装基架设有安装槽和安装腔,安装槽底部加工有气体通道,圆管通过安装槽安装在安装基架上,圆管底部与气体通道连接,活动件安装在圆管底部,密封件与圆管固定连接,连接件与密封件抵接,连接件与导线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活动件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密封件与连接件连接,安装腔加工有通孔,通孔与气体通道连接。本发明通过双耐张机构提供张力释放机制,能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有效降低导线张力,使得耐张机构的耐张性更好,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2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255573.4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张型释放金具,包括安装基架、圆管、弹簧管、活动件、牵引绳、连杆、密封件、活动块和连接件,安装基架固定安装在耐张塔上,安装基架设有安装槽和安装腔,安装槽底部加工有气体通道,圆管通过安装槽安装在安装基架上,圆管底部与气体通道连接,活动件安装在圆管底部,密封件与圆管固定连接,连接件与密封件抵接,连接件与导线连接,连杆的一端与活动件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密封件与连接件连接,安装腔加工有通孔,通孔与气体通道连接。本发明通过双耐张机构提供张力释放机制,能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有效降低导线张力,使得耐张机构的耐张性更好,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4169.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模型场景的架空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施工模拟系统,旨在解决当前在三维仿真场景下不能做出最优路径方案选择、重要交跨施工方案设计、重要交跨安全性校核和造价评估等功能,从而增加了因施工方案变更导致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浪费的技术问题,包括虚拟布置模块、施工仿真模块、虚拟场景构建模块、施工现场虚拟布置模块、动态模拟模块、碰撞检测模块、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实现在三维仿真场景下最优路径方案选择、重要交跨施工方案设计、重要交跨安全性校核、造价评估等功能;提高前期线路重要交跨设计精度和深度,从而减少因施工方案变更导致的施工周期、施工成本浪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859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50687.1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运输机器人的智能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实施模型预测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系统可以实时调整其控制参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载荷条件,从而根据仿生运输机器人的重量、质心和倾角的传感器数据,结合仿生运输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设计计算驱动力矩,调节比例阀实现对液压马达的力矩输出,通过实时控制系统参数的动态调整,保证了快速响应和高度的操作精确度,从而大幅提升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和减少了因错误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
-
-
-
-
-
-
-
-